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处赣东北的江南古城上饶,自古以“书院之乡”而闻名于世.上饶市区的南屏山北麓,“钟山峙于后、灵山揖于前”,北环信水、西带丰溪的信江书院旁,有一所赓续斯文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在弘扬国学传统、打造特色课程取得丰硕成果的上饶三小.虽是初冬天气,该校协助信州区教育局举办的一场邀请各中小学教师参与、历时一天半的国学研讨活动,却让上饶市信州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这个冬天有了别样的风味. 一 2013年11月23日下午,信州区机关大院的会议中心座无虚席,来自上饶市各所小学及初中的校长、教导主任与语文教师近四百人齐聚一堂,等候着一场国学盛宴.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好几种涉及白鹿洞书院及其前身庐山国学的书籍和文章,有《中国书院史话》、《中国教育史话》等等。拜读之后,感到其中对白鹿洞书院及其前身庐山国学史实的阐述尚有若干不敢苟同的地方,今择其尤者简述于后,并以求正。一、有关南唐庐山国学的性质及其职官等问题。首先是关于庐山国学的性质。《中国书院史话》说:“作为讲学授徒作育人才的书院,始于南唐昇元四年建立的白鹿洞学馆,  相似文献   

3.
樊利华 《陕西教育》2009,(6):125-12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开始萌芽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它集学田、藏书、奉祀及关注时事为一体。我国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众多的书院中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淳熙年间,白鹿洞书院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在白鹿洞书院的形成过程中李渤与朱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五代到现在白鹿洞书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宋初四书院     
书院为我国古代藏书与讲学之所。始于唐,盛于宋。宋初著名书院有“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唐李渤兄弟曾在此隐居读书,且养白鹿其间,故名之,南唐时建学馆,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庠。石鼓书院因建于湖南衡州石鼓山而得名。后唐李宽在此筑屋读书,宋太宗年间李士真在此建书院,授徒讲学。  相似文献   

5.
当今,利用古代书院之地、之名、之精神开展国学教育的机构和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种国学教育书院化的倾向。但滥用书院之名开展国学教育在宗旨、方式和机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社会上的国学书院要克服功利思想,更加规范化,充分发挥"书院是国学教育的形式,国学是书院教育的内容"的结构功能;中小学国学教育应以诵读经典为主要方式,增加国学教育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和做人的本领,发挥国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并在经典诵读之外强调践行书院精神;在一些大学,书院制是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国学研究院则致力于专门的国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应在体制和目标上加以整合,通过开设国学通识教育科目和采用书院式研讨,将国学教育融汇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领域、全过程,并共同担负起为各级各类国学教育机构养成优良师资的责任,使大学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相似文献   

6.
浙江五峰书院是我国知名书院,在当前国学、浙学研究背景下,具有很大市场开发潜力。书院应以“千年书院,浙东事功文化圣城”为基本主题,以“以书院传统为尊,以浙东学术为韵,以人为本,以游为上”为策划理念,遵循“重点驱动,热点带动,新品促动、整体联动”的总体思路来开发。  相似文献   

7.
马一浮为中国现代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创始人之一,1939年夏,马先生于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办“复性书院”,导引人群“复性”,书院之施设是马一浮先生学术思想的一次集中阐释。笔者拟就“复性”思想与现代西方文明之间的整合试作一商榷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育英学校积极开发国学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人格品性的养成,从而实现修身课程目标。2013年,气势恢宏、富蕴汉风的仿古建筑--育英学校“西翠国学书院”建成,标志着学校的国学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书院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面向全体师生,普及人文知识,提高国学素养,努力将“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点滴细微之处,并力图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脉源泉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赵宋占有江南以后,白鹿洞学馆。已是民间人士所创之书院,而决非“国学”,“国库”。宋初白鹿洞书院生徒人数决不可能有数千人,无论从地域环境以及经费来源讲都可作证,白鹿洞书院在北宋时经历了三次兴废,事实如此  相似文献   

10.
一白鹿洞书院的史实诸问题来信说到白鹿洞书院的史实问题,就我所知,简复如后:(一)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或称白鹿洞书堂)曾三起三落。大约是开宝九年,即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至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江州地方人士于庐山国学的旧址建学馆,聚徒讲学。这是白鹿洞书院的开始。所以目前所能看到的白鹿洞书院志书均称:白鹿洞于“宋初是置书院”。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将此事奏告朝廷,并请求赐书。太宗批准了他的请求,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驿送至洞”。这次兴起至太平兴国五年或七年就衰落了。为什么说五年或七年呢?因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讲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洞主明起将南唐庐山国学留下的学田献给当局,自己  相似文献   

11.
白鹿洞书院为古今传诵名院,清王昶《天下书院总志·序》且誉之为"天下书院之首"。但其兴起,由初创而至鼎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倾注了无数人的精力。庐山国学为其前身。此一前期工程不仅为书院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而且为书院积累了丰富教育经验,书院诸多特点皆形成于或孕育于此时。书院经过国学阶段的不断运用、实践、推广、发展,终至完备。就此而言,庐山国学不愧为转型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道南书院、龙城书院为常州地区奠定了“高扬的文化风骨和坚实的学术底蕴”,钱名山先生创办的寄园则在民国初年传统文化严重滑坡的时代背景下,为常州乃至中华文脉的继承、延续作出了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读书种子”。常州寄园与章太炎先生的苏州国学讲习会、唐文治先生的无锡国专,并称“民国时期江南三大书院”,三足鼎立,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3.
偶读北大学报所载孟繁清同志《元代学田》一文,得益非浅。但亦有令人不敢苟同之处。孟文称:“学田之设,始于北宋”。窃以为不然。孟文宣称,学田自宋仁宗乾兴元年所赐之兖州州学田始。据考证,早于乾兴元年(公元一○二二年)之前八十二年,即南唐升元四年(公元九四○年),庐山国学已置有田亩,“以给诸生”。陈舜俞《庐山记》称:“白鹿洞……南唐升元中,因洞建学置田,亦以给诸生,学者大集”。朱熹《申修白鹿洞书院状》称:“南唐之时因建书院,买田以给生徒,立师以掌教导,号为国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人教育》2008,(1):F0003
吉林炎黄国学书院是经吉林省委、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外向型多功能的文化事业单位。书院始终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始终赋予国学至高无上的地位,揽括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国学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演化,以及对当今的借鉴意义。书院秉承“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精神,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原则下,大力提倡学术自由精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特别注意新颖、科学的观点,大胆)中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的观照下,力争为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爷院以国学应用研究为主要特色,吸取传统国学研究精髓,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论,立足本土,学兼中西,以此为指导思想,大量联络国内各种年轻人才,同时把触角伸向海外,  相似文献   

15.
杨穆 《教育》2012,(36):31-33
请把手伸过来吧让我牵你走过这一片红尘因为我们不是相逢中的过客……这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丽水市弘济书院院长潘正亮写的一首小诗。"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怀揣对经典国学的尊重和热爱而来。他们来自30个不同家庭,每周六风雨无阻,前往书院上课。参加授课的名师学者全是‘以传播国学为己任’的义工,连院长也从没有一分钱报酬。书院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公益性的教育机构’,不向家长收一分钱。书院的经典国学带给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它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哲学思想(主要为宋明理学)的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下面就书院制对古信州(今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贵溪等七县)文化发展的影响略陈管见,从中也许可以窥见书院制对文化发展影响之一斑。一古信州书院的基本特点书院是一种新型的封建教育机构,它是在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情况下兴起的,是“古里塾乡校之遗制也”。书院大多是在政府支持卞由民间出资办起来的,带有私学的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南中文承百代化古育今古老校训源远流长清嘉庆年间,广东布政司、国学大师康基田为深圳市南头中学的前身凤网书院题写门联,上题“有猷、有为、有守”。2006年学校百年校庆前夕,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欣然为南中题写“三有”校诽。南中“三有”校训有猷、有为、有守源自《尚书》。“猷”是智慧、谋略之意,“有猷”即以智谋规划人生,以理想实现超越;“为”是作为、行为之意,“有为”即是一个坚忍勤奋的行动过程,一种乐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行为方式;“守”是操守、镇守之意,“有守”,就是能守住原则,守住责任,守住精神家园。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吉林炎黄国学书院是经吉林省委、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外向型多功能的文化事业单位。 书院始终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始终赋予国学至高无上的地位,揽括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国学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演化,以及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吉林炎黄国学书院是经吉林省委、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外向型多功能的文化事业单位。书院始终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始终赋予国学至高无上的地  相似文献   

20.
《少年读者》2009,(1):F0004-F0004
中山路小学创始于清朝时期的朝阳书院。学校弘扬书院文化,将德育与国学融合,以国学经典支撑道德建设,以育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让千年文明凝聚的经典走进了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