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所谓新闻背景,通常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多数情形下,新闻是不可能不写背景的.尤其是经济新闻,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交代必要的背景,就很难显示出它应有的新闻价值.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就会使经济新闻增值生色,给人以厚重感.据笔者研究,经济新闻背景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大书特书,可是在经济报道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亲和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由于常规思维的束缚,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写作中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素质等,造成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形成枯燥乏味或大同小异的思路,表现又呆板,缺乏吸引力,受众不欢迎;其二、缺乏深度,缺乏诱导力。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广大受众对一般性的经济报道已深感不满足,他们希望了解经济报道中深层次的东西,希望知道经济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经济事件进程中各种矛盾的撞击…  相似文献   

6.
谈谈当前经济新闻的作用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经济新闻的社会作用 从 1998年起,我国从经济短缺转为过剩,同时,为消除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凸现,老百姓开始关注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了。这一年,《人民日报》开设了财税金融专版,首次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刊登股市K线图。此后,各家报纸开始在这一领域争夺读者,纷纷创办各种名目的金融证券专版或附属周报。同时,各广播电视台也纷纷开设金融证券的专题节目。 为了理解这种现象,首先需要提出一个我们…  相似文献   

7.
让经济新闻充满魅力!越来越多的读者发出这样的呼唤。有读者曾感慨地说:如果看经济新闻能像看社会新闻一样轻松,像看小说一样有趣就好了。当然,经济新闻不同于小说,但是,新闻的重要、及时、新鲜、真实等特性往往比小说更能吸引读者、震动读者,这就是新闻特有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学会运用新闻这一优势,认真研究经济,研究生活,研究读者,在经济新闻的判  相似文献   

8.
9.
10.
在电子媒体、纸介媒体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新闻界的同行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叹:如今想挖到一条独家新闻是越来越难了。而这种感受同样也验证了传媒专家的研究结论:在财经类媒体的新闻来源中,有90%是共享信息,只有10%的信息暂时是独家的,并且还在缩小。因此,目前的新闻竞争已经不再是信息源垄断状态下的不公平竞争,而是在同一报道题目下能否按照明确的、细分的市场定位提供差别化产品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过去的经济新闻采写模式能够适应计划经济时期的要求,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党报经济新闻读者的构成、需求的侧重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报经济新闻的采写模式应当实现宏观和微观、硬化和软化、人与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探讨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或经济活动与百姓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多地关注经济生活,更多地关注经济活动,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搞好经济报道,越来越显得紧迫。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日益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承担着反映这一深刻变化的历史责任,经济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反映现实经济生活,在新闻传播的舞台上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把,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结合起来的新闻品种,有人称之为社会经济新闻。这是一种边缘性新闻文体,它类似于新闻调查和新闻分析,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报道,它是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切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帮助读者了解某种经济现象,或某一经济领域的形势、成就与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发展历程简略回顾   1、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局限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新闻形成了的一定的新闻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其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计划经济体制究竟给经济新闻带来了哪些局限性呢?“其突出的表现:一是经济报道的单一性;报道以生产为中心,偏重生产对流通、消费的决定作用,忽视流通、消费对生产的能动的反作用,总之,对市场的作用、功能很少触及。产品、产值、利润是经济新闻的‘晴雨表’,车间——工厂——生产是经济新闻的‘循环圈’。这种单一性造成经济新闻的枯燥…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周勇  张红梅 《新闻界》2008,(6):191-192
本文对就如何写活经济新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采写经济新闻难,经济报道出精品更难。认为搞经济报道,接触到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和乏味的事例,找不着“亮点”,不容易写出精品力作。其实,经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消费领域、流通市场等大量的经济宣传中,闪烁着无数的“精品亮点”。关键是我们是否沉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去观察它、发现它,并能按精品的要求把它“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