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天都市报是一张市民生活报。创刊初期,以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为主,服务于市民生活。近年来,随着版面不断扩张,内容日益丰富,办报风格与新闻艺术日臻成熟。其中一个较突出的方面,就是楚天都市报越来越注重思想性的多方体现,除通过标题制作、编者按语、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编排来表达政治思想观点外,更在多个版面开设有小言论栏目,通过言论来表达报纸的观点与意图。  相似文献   

2.
"视觉新闻"这一专栏充分体现了《楚天都市报》在新闻选择上以及版面设置上的"市民性",同时该栏目注重报道的平衡性,善于利用现场图片让新闻增值。  相似文献   

3.
一、《楚天都市报》的改版及其他相关信息 【信息一】自2004年4月起,《楚天都市报》的常规新闻版面由24版增至32版,专副刊基本不变。新增加的新闻版面体现了下列意图: 1.加大对国内外、省内外重大时事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楚天都市报》设有一个不固定的“特别报道”版面,其前身为“大特写”,意在针对一段时期内国内外的热点新闻事件和热门  相似文献   

4.
《楚天都市报》市民生活化的定位特点,为新闻摄影发挥其独特优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以往一些报纸新闻摄影风格相比,都市新闻摄影的可选题材更广泛,报道手法更多样。以下仅就《楚天都市报》新闻摄影取材、摄影观念以及新的图片报道形式等问题,略作探讨。一、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市民生活服务于办报方针和整体新闻报道的需要,是摄影记者基本的工作职责。从都市报的定位出发,摄影工作要搞好眼务。理所当然地要把采拍重点和摄影视觉更多地放在广大市民身  相似文献   

5.
陈娜 《新闻世界》2010,(10):40-41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国内都市报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2009年初,《楚天都市报》开设"楚天时评"专版,受到读者的喜爱。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的时评特性,主要有表现问题的时新性、反映问题的针对性、评论思维的批判性、观点表达的贴近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时评的评论精神体现在张扬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构建言论广场、宣泄不良情绪、弘扬社会正气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楚天都市报》从2007年4月3日开始了新一轮改版。这不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版式调整,而是对报纸现有理念、版面、新闻操作手段等的一次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7.
余才奇 《新闻前哨》2011,(12):49-51
严谨校对设计人生1997年元月创刊起,楚天都市报版面组和校对组先后曾隶属于都市报编委办、都市报总编室管辖。2007年,版面组和校对组合并归一,成立出版部,主要承担都市报新闻美术版式和新闻校对工作。出版部在历届编委会的指导下,经15年打磨,逐渐形成政治把关能力较强、版面设计不断追求创新,工作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精诚团结、  相似文献   

8.
《楚天都市报》作为武汉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长期以来,以其贴近性的新闻报道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楚天都市报》的"跑腿"栏目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以民为本的报道精神、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给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帮助,充分反映出了《楚天都市报》的百姓情怀。本文选择了2017年2月3日到5月18日的"跑腿"栏目内容,用具体案例和统计数据对报道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1日,有关公文的消息,在武汉几家报纸上占了相当大的分量。先来看看《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头版头条登的都是“武汉市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试行)”的消息。楚天都市报的标题是:(主题)公共突发事件,让百姓早知道(副题)武汉颁发市府令保障市民知情权。金报的标题花了更多心思,新闻要素更全:(肩题)7月1日起,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守护”江城(主题)发生重特大事件,市长任总指挥(副题)信息  相似文献   

10.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1.
奥运报道《楚天都市报》较早动手作了准备,一方面在日常新闻版中开设奥运栏目,让版面预热,让编辑热身,让读者关注;另一方面,开始购买奥运资料,贮备了逾千张图片,加强与网站的联系,以最大限度充实报道内容。 奥运会开幕当天,《楚天都市报》的8个版“金色奥运特刊”与读者见面。特刊分为A、B两大板块,分别侧重于新闻和服务。编辑思路和版面风格体现在版面的分配中:  相似文献   

12.
程世寿 《新闻前哨》2005,(10):16-17
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把新闻记者比作社会这艘航船的“守望人”。这个比喻道出了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楚天都市报第二版开辟的专栏言论《楚天夜话》(作者曲直吟),既为“守望人”的社会责任作了现实注释,也为提升市民类报刊专栏言论的品位引领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2,(3):7
缘事而发因势利导张勤耘在2012年第2期《新闻实践》撰文指出:传统观念中,主题报道、宣传典型似乎是党报的任务,市民生活报就是搞些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以吸引眼球、占领市场。这种观念,其实是对市民生活报的误读。楚天都市报通过几年探索,逐渐走出一条都市报转型的路子。1.彰显都市报的时代担当。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基本内涵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责任与  相似文献   

14.
孙佩玲 《新闻实践》2011,(10):62-64
与新媒体相比,报纸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性、权威性,而报纸的权威性又突出体现在时政新闻报道上。为了提升权威性,都市报也纷纷扩充版面加强时政新闻的报道。都市报确立主流地位的必争领域 定位“市民生活报”的都市报素以其内容可读性、形式多样性、叙事平民性、版面活泼性的特点而广受百姓喜爱,也曾因此创造了报业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新闻评论版面是报纸的重要版面,言论的水平决定着一家报纸的地位。目前,在全国各地发行突出的报纸中,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无一不重视新闻评论版面的制作。  相似文献   

16.
郭颖 《今传媒》2012,(5):34-35
随着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和分散化,出现了"空巢老人"这一名词,这标志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进入一个新阶段。公共新闻的理念要求传媒人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公共生活。文章通过对《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日报》网络版在2011全年报道的内容分析、讨论不同类型报纸中空巢老人新闻的比例及其特点,肯定了大众传媒在报道空巢老人这一议题上的探索与成绩,也指出了由于社会关注程度的不足以及缺乏年龄分层的敏感,空巢新闻的数量、版面编排、议题设置、写作角度与方法等方面均显薄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作用,协同各方力量,营造和谐老龄化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言论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释放环境,沿海地区的一些省级党报、都市报高举报纸言论这面旗帜,在保留原有的专栏言论外,纷纷开辟时评专版,扩大“言论场”,引导和深化新闻舆论。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不少地市报言论却出现退化和弱化的问题。其表现特征为:在形式上,一是传统的言论专栏被缩减甚至被切掉,或被其他非言论专栏所取代。鲜有新的言论专栏;二是版面上的言论数量严重不足,时有时无,成为“深宫闺秀”难见其面,报纸上一片沉寂。  相似文献   

18.
黄俊华 《新闻前哨》2005,(12):15-17
都市报地方版,顾名思义,是指都市类报纸创办的、以刊登特定地区新闻和信息为主的版面或报纸。 在国内创办地方版的都市报中,四川《华西都市报》是最早釆取行动的。1996年,《华西都市报》专门开辟两个《重庆版》,全部刊登重庆本地新闻信息。随后,其它城市的都市报纷纷效仿,相继推出自己的“地方版”。 从地方版的报纸形态来看,一部分是有独立刊号、脱离母报独立存在的,如《燕赵都市报》的《冀东版》和《都市时讯》;一部分是采编相对独立,但没有独立刊号、依附主报一起发行的,如《楚天都市报》的四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纸,都是立足都市服务于市民大众的生活类报纸。服务新闻越来越受到各家都市报的高度重视。都市报如何打好这张服务牌?这是值得都市报的服务新闻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6)
想都市读者所想精心经营社会新闻齐宇强晚报与都市报的读者是广大市民,市民特别关心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因此,只有刊登质量高而又数量可观的社会新闻,才会使晚报和都市报办得让市民爱不释手。社会新闻,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一定新闻价值、包含一定偶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