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因而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做到这一点,解题指导不失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作为其一种形式,教师先向学生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问题及其解答,然后对解答过程提出若干值得深思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要求他们对题解进行反思.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文献的能力,而且将大大地提高他们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教学方式创新,转变单一的阅读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完成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原则。主题阅读是围绕固定的主题、展开多篇文章对比阅读的形式,教师可以尝试将该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本文对此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应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在上机实践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地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提高学生学好课程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整本书阅读,既是新问题,也是老问题。过去,教师会布置学生读整本书。但一般是自由式的管理,缺乏相应的有效指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作为语文学习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说明整本书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永久的、基本的任务,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课程要求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学生,它预示着思维、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知识的积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是有密切关系的。即素养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俞雯 《语文学习》2020,(4):29-33
在语文项目学习中,教师重在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并将任务分解形成任务群,引导学生围绕任务进行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6.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法,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吸收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强调阅读的目的、阅读活动的真实性,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阅读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步阅读教学法”通过粗读、细读、精读三个步骤来完成阅读任务。它符合学生探索新知的心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自我探索解决问题,推理想象、发散思维.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现以《狐狸和乌鸦》为例谈谈自己在“三步阅读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近期有幸观摩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型公开课.授课教师课前依据学情针对性地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下称任务单),要求学生课前看书完成任务单.课上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完成任务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任务单上事先设计好的例题,引导、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分析问题,学生在有所想法后准确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最终解决问题.本文作一简单阐述,以供同行们交流探讨.一、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9.
岳银萍 《考试周刊》2024,(12):34-38
任务型阅读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着重于任务的设置和完成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任务设计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性有待提升等。文章通过分析任务型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从任务设置、学生参与度、教师引导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问题式教学教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新课程的要求下,我校提出的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式教学法已初见成效。问题式教学主要是把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或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引领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把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主线,围绕着问题展开,围绕着问题来思考,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过程,贯穿学习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以当前的人才需求标准来说,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越来越被教育者们关注,职业学校的机械教学主要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主,但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考核标准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能力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研究平台,任务驱动教学就是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做到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这非常符合当代人才的培养标准,也能够让职校中的技术型人才在质量上有更大程度的提高,本文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校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习作为一个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是离不开合作的,因此,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音乐教育中。这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教师、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初中音乐教育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现状,基于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意义,探讨其应用策略,推动初中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取教学工作单和学习手册配套学习,工作单围绕项目设置任务,学习手册根据任务编排知识,给出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支撑和学习指导。学习过程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过程评价,允许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修正、提高过程成绩,目标是实现习得知识的增加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在进行生物学学习时也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笔者认为,阅读并不仅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更是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质疑,以质疑来促进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知识建构的能力。1教材阅读的提问指导生物学学习的阅读活动主要是针对教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学案来阅读教材,尝试完成学案上安排的任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  相似文献   

15.
任务驱动型课堂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它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融入在每个任务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显然,在任务驱动型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设置是教学关键。一、任务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与引导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任务型阅读教学可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通过任务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过程,理解阅读材料,分析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一、确立阅读目标,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  相似文献   

17.
刘淑玲 《考试周刊》2012,(80):65-65
数学作业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完成时,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形成技能,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指定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习题。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又称“应用题”,是把含有某些数学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通过设问给学生解答,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的一种常见题型,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数学思维、数学理解与数学运算等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难度相对较高的题型。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不同问题选用适当的数学思想方法巧解妙答,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解题。文章以举例论证的方式,探究几种常见的、实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吴军 《考试周刊》2011,(9):95-95
任务型阅读阅读教学能够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倡导运用任务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化解其中的阅读学习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方法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满足他们的英语阅读学习发展需要。这种任务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技能。  相似文献   

20.
任务驱动的心理课堂中,学生由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互动式体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每个人都能根据任务的完成过程及结果有感知、有思考、有创造,从而全面认识自我、获得个人积极成长、提升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