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论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跨界融合改革路径,包括借助循证教育理念寻找教学跨界融合改革的新生点、突显教学知识的跨界融合、提升教师教学技术融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聂辉  卿芸 《教育教学论坛》2023,(29):117-120
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新时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目标;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三融一改”提升改造,即“学科融合、专业融合、课程融合,积极推动交叉融合发展,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艺术设计专业”;阐述了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及成效,在工作室课程体系、特色课程、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展开研究,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共生体系,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革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术设计专业跨界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前经济发展与设计的变革,也顺应我国创新设计产业发展的需求。当今艺术设计专业跨界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是:整体设计的洞察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应基于此素质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设置,以主题为主的课题训练模式,跨专业领域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跨界实践教学平台等,在此改革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接轨密切,非常适合学生创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创业素质,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起来,开设艺术设计岗位应用课程,积极寻找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将艺术设计项目流程引入创业教育中,搭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教学与实践平台,为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发达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艺术设计凭借自身优势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作为社会市场与艺术设计的一个供应环节,应依据市场需求,建构合理、多元化的培养教育机制,走与社会经济市场相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吴鹏 《文教资料》2012,(4):90-9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对艺术设计专业要求的提升,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深入探讨了艺术设计及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作用和重要性,对现阶段如何开展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为进一步促进创新思维与艺术设计教育相互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面对新形势,运用跨界理念提升高职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技能,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市场的需要,是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跨越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系与学系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与技能型兼具的教师。本文重点分析运用跨界理念艺术设计教师提升专业技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持续性发展,我国教育能力不断提升,高校教育方式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来满足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室内设计与人们的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教学在高校中的定位和应用对高等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角度,融合生态环保技术教学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理念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室内设计融合生态环保技术教学整改措施,为环境艺术专业建设及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进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加快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改革,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建立有本专业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18,(5):78-81
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对于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工程教育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其跨界融合的形态突出表现为学科专业的跨界融合、产教跨界融合、校校跨界融合、国际合作等。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跨界融合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增强跨界融合自觉性,创新机制体制增强跨界融合动力,完善培育体系提升跨界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1):118-121
新文科建设强调专业基础的融通性,是跨界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新文科建设倡导跨界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教育模式跨界互补、知识体系跨界融合、人才培养跨界合作。生命发展观下的道德养成教育、多元智能观下的知识结构优化、行动导向观下的综合能力培养,是跨界理念下新文科知识产权培养的三个主要维度。新文科知识产权人才跨界培养的路径主要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设置文理兼容、通专结合课程体系,与实务界合作加强师资建设,专业课程与数字技术课程相融合,促进合作交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知识产权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于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渐增。本文主要以跨学科融合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为研究内容,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以艺术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和互动为切入点,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形式、专业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创新策略及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致力于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在与企业的融合中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文章拟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探究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即提高师资水平,合作研发重大项目;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两者相互融合,在实践中合作互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首饰设计方向)设立已十多年,在专业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诸多成果.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进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期,如何保证我校艺术设计专业(首饰设计方向)的教学质量并完善其学科优势,已成为本专业办学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要融合并依托珠宝学院的学科定位,提高首饰设计艺术、制作工艺等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艺术设计专业广告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了广告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并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结合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挖掘了广告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以及专业课教师实现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跨界发展的知识融合和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基于企业跨界举办高职院校,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跨界发展决策支持研究多个视角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性情境框架,即基于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决策支持的知识融合模式,主要包括智能和同构融合模式,推断、关联、配置和共享融合模式,自适融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跨界发展决策支持的知识融合过程,并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决策支持为例进行了知识融合模式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更强调专业基础的融通性,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跨界融合理念。新文科背景下编辑出版教育的跨界思维,主要表现为跨文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跨学科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技术界培养学生的“全媒”素质,跨组织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跨思维界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课程思政”,专业课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互补协作,构建文理交融的“全人”教育体系,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构成了跨界融合理念下编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中国制造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已经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必须整体性地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实现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而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的关键与核心就是专业课堂的跨界合作问题。通过对目前高职专业"跨界合作"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采用"双师双生"的项目式教学实践来构建高职专业"跨界合作"教学模式,对新常态下高职学生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方案,为推动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综合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对丰富课程改革思路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特征,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跨界人才的模型建构,探讨了联盟、基地、项目、团队、平台五个核心要素有序推进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教学机制在五个要素点相互支撑、流动与共享中的匹配关系,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产教融合以及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