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形态从世界本体、万物演化、生存智慧、认知形态、行事谋略及精神境界等方面奠定了中国道家哲学的基础。对"道"的认知和把握超越一般知识标准和认知形态,因此,《老子》一书经常用比喻的方式来揭示和表达对道的论述。美国学者艾兰(Sarah Allan),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一书中指出:"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水是最具创造活力的隐喻。包括‘道’在内的中国哲学的许多核心  相似文献   

2.
老子与孔子     
老子与孔子[美]A.J.巴姆蔡方鹿译朱小丰校通过把老子哲学与孔子的哲学加以比较,可以更充分地掌握《道德经》的重要意义。两家哲学不仅属于中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哲学之列,是所有中国后来产生的哲学思想的基础,而且也是人类最早形成的哲学之一,它们表达的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3.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赋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思想通过与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变化互补,成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建构者。老子作为道家之鼻祖,对道家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子的《道德经》(又名《老子》)蕴涵着颇为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本文拟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略陈管见。一、“道”的物质实体存在性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字本来是人生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从这一意义引申为“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4.
老子思想的当代意义焦树安《老子》在中国哲学中,是仅次于《周易》,为历代解释和阐发最多的一部古籍。《论语》文字口语化,歧义不多;《老子》洋洋五千言,是一部“哲学诗”。历代研究《老子》者甚多,著名的注解就有数十家。从汉时河上公的《老子注》、严遵的《老子指...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在世界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生著述颇丰,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里,他提到了中国的孔子和老子.值得注意的是,他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描述为一种道德教训,认为其中并没有什么真理性的东西.但对于道家哲学特别是老子则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竭力发挥其中的辩证法因素,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6.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思想家对其论述极多.而《老子》中对"道"的讨论,可以说是首开先河.陈鼓应认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关注的问题多停留在人伦物理的层面上,到老聃的出现才将思想视野从'物'的世界提升到'道'的领域"(陈鼓应:《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但正如《老子》书中所言: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本书所引用《老子》原文均以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为准.),人们对于道既看不见、听不见又摸不着.  相似文献   

7.
试论庄子的价值哲学刘兴邦庄子的价值哲学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最具理论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价值哲学形态。庄子在继承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既有别于老子,又有别于儒家的价值思想体系。"道"是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它是自然的本体,又是人格...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把辩证法思想运用于政治、军事、社会管理之中,形成了老子的管理哲学。以道治国是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的管理思想是以道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对立统一的管理思想则是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老子与兵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一部道家的哲学名,是没有争论的。但是,《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我国学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作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主要论点:《老子》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如在战争论、战略论、战术论中;《老子》中所阐发的战争论,提出的一系列的军事谋略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因而作断定老子对于中国兵学有开山之功不为过;所以,《老子》既是哲学名,也应是一部兵书。  相似文献   

10.
高培华 《寻根》2012,(4):12-17
《易》即《易经》,又称《周易》,其中“八卦”之八个“数”和“象”,是人类最早的八个数字和八种物质概念,存有原始先民的思想轨迹;其中卦爻辞,记录有三代渔猎、畜牧、农业等生产情况,婚嫁等风俗习惯;《易传》十篇,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因此可以说《易》在一定程度上堪称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渊薮。  相似文献   

11.
老子家乡 仙城鹿邑张景志,周西华老子出生在“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从现存史料看,最早记述老子生地的是司马迁。《吏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也载:延熹“八年(16...  相似文献   

12.
正"执古之道,御今之有"(《道德经》十四章),是老子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是他由史而哲的逻辑自觉。武占江著《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及特色》指出:"作为哲学突破时期的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老子的这种过程、事件哲学与早期阴阳学说是相通的,它们都是一种二分法,探讨事物的对立、转化。"老子的执御之说,也是他实证逻辑的思辩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直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汉娜说:“要有爱这个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哲学,这种哲学讲求无为而治,从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主张人的归隐避世。这种哲学成为选择归隐的中国仕人自我心灵麻痹和遮蔽的良药。一个个清癯而又孤傲的形象出现在了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廊中。可是问题是如果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如你如我,在还没有真正揭开世界的面纱之前我们就已经被这种哲学思想蒙蔽,那么这具躯体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何在。最具讽刺的是,凡是提出过归隐避世思想的中国诗人、文人,都曾有过一番彻骨的与生命与世界搏斗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5月下旬,中国楚文化和新本《老子》首次在美国达慕思大学召开的为期7天的《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交流和研讨。这次会的中。心议题是交流和研讨近年在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区——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纪山楚墓群中部店一号楚墓发掘的楚墓竹简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及其新本《老子》是湖北荆门市博物馆主编,该馆馆长刘祖信,副馆长王传富和荆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彭浩主笔编写,中国文物出版社近期出版。此次国际专题研讨会上,中国楚文化学会会员、湖北省楚文化学会理事、副研究员、湖北荆门市博物馆馆长刘祖信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吴光兴 《中国文化》2004,(21):135-144
方东美(1899-1977)长期在中央大学、台湾大学等校从事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教学,同时,又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他兼通中西哲学,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并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对原始儒家的研究,成一家之言,在现代儒学学术史与现代哲学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本文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中道论罗炽老子以其道德论而成为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其所著《老子》亦因之成为千古不朽的哲理诗。《老子》是一部箴言录,其八十一章不相连属。全书以"中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论,作为先秦哲学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圆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7.
由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三人所著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其中有一节即“评黑格尔论老子”。侯外庐在充分肯定黑格尔对老子思想的认识的确有形式真理的闪光之处同时,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精透入骨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思想文化的现代价值问题陈春晨我们此次老子思想研讨会的主旨是:探讨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有现代价值。比如,2500年前产生的儒学,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演变发展,人们仍然喜欢读《论语》、《孟子》和《荀子》等书,...  相似文献   

19.
1983年,这一年冯友兰先生与金岳霖先生都到了八十八岁,冯先生题联一付,贺金先生寿,这上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下联是“论高白马道超青牛”。“米”字可分解为八十八,故八十八岁有称为“米寿”的。“茶”字可分解为廿和八十八,故一百○八岁称为“茶寿”。上联表示祝贺,并以茶寿相期;下联是指金先生的学问。公孙龙著有《白马论》,“论高白马”是说金先生逻辑分析的水平高于公孙龙。青牛指老子,金先生有《论道》一书,这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的一部著名形上学著作,“道超青牛”是推称金先生此书可与《老子》相媲美。  相似文献   

20.
刘洁 《华夏文化》2008,(3):26-28
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劝善思想贯穿于自身的哲学理论中,并与中国儒家文化和佛教外来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善”、“恶”观,影响着儒释道三教在善恶伦理观方面的发展。但道教的“善”、“恶”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伦理观念,道教已经将“善”、“恶”提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去思考。《道德经》第二十章就提出“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的问题。《太上感应篇》作为现存最早的劝善书,其中也包含了深刻的道教劝善思想,将深邃的哲学思想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以便在民间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