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限明信片的特征,就是邮票、明信片和邮戳三要素和谐一致的结合,形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集邮品。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在邮票和明信片配好后,能否盖好一枚恰当的邮戳,是一枚极限明信片成败的关键。一、风景日戳与其它邮政日戳制作极限明信片的优劣比较极限明信片上盖销的邮戳常用的有三种类型:纪念邮戳、风景日戳和邮政文字日戳。从“极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用邮票和照片来记录我经历的事情和看到的景观,将自己拍的照片印成明信片,贴上相关邮票,加盖原地邮局邮戳。  相似文献   

3.
黄明心同志在本刊63期谈起在法国没有盖得铁塔邮戳的事。在他赴法的前一年,我也到过巴黎,并在铁塔上找到邮局。当营业员听说我是来自中国的集邮爱好者,就主动送了我一张印有铁塔邮资图的明信片,并为加盖铁塔风景戳和有“集邮品”字样的方形指示戳(图①)。我同时另外寄发了明信片,也以同样的风景戳销票。去年9月又接友人从铁塔邮局寄来的明信片,见到风景戳已改换式样。主图缩小,周围加了12个五角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15日在西班牙通过的最新版FIP专题类展品评审规则及其指导要点将专题素材分成七大类别:邮资票品类、邮政特权类(即减免资邮品)、邮戳类、签条副戳类、画稿印样类、错变体类和印花类。其中的“邮戳类”,就包含了我们收藏和研究的对象——风景邮戳。本文现以曾在伦敦2000世界邮展(8框·大镀金奖)和南京2001全国邮展(8框·金奖)获奖的专题邮集《风》为例,一起来看看风景邮戳在专题展品中的运用。(右为这部展品在南京邮展上使用的纲要)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的前身是《北京集邮》,1985年第4期《北京集邮》奏响了风景日戳序曲,该期第26页刊载的杨慧琳先生《重视极限明信片邮戳的选择》一,提出了极限片的邮戳应以邮政日戳(包括风景日戳)为最佳选择,这是较早提倡用风景日戳制作邮品的章,因而特别引人注目。第29页刊载的杨耀增先生《借鉴、择善而从》一,首先介绍了台湾省邮政部门镌刻和使用风景日戳的情况,又联系大陆实际谈到:“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全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大量的游客,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录·纪念邮戳、风景日戳卷(1950-1990)》,由许庆发、余长贵、王晋枫编著。该书为人民邮电出版社首次出版的邮戳专著,收录全国纪念邮戳、集邮专用纪念邮戳、风景日戳1100余枚和其他重大活动、外展纪念戳及不能更换字钉的风景戳200余枚。书中还附有风景日戳名称、笔画索引和首次辑录的邮电部有关邮政日戳的规定。该书于1992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字数282千字,每戳皆附图,印数平装17500册,精装300册。  相似文献   

7.
风景邮戳是风景名胜所在地邮局启用的、刻有相应景观图案的邮政日戳,它既有普通日戳盖销邮票功能,又有纪念和宣传的作用。大力开发风景邮戳很有必要,收集研究风景邮戳是集邮的一项内容。 我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  相似文献   

8.
每逢邮资票品发行,不少地方邮政都会启用相关邮戳,而风景日戳启用首日,也有一些地方邮政部门为此启用纪念邮戳或宣传邮戳。1993年9月25日,邮电部发行JF40《上海杨浦大桥建成》邮资封,上海市邮政局启用“杨浦大桥”风景日戳,并刻用“上海杨浦大桥风景邮戳启用首日纪念”邮戳(图1)。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的为风景日戳启用而刻用的纪念邮戳,增加了风景日戳收集者的收集对象。  相似文献   

9.
正1955年9月,邮电部发行了以漓江等风景为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一套6枚,按发行顺序来分,这是邮电部发行的第8套美术明信片,俗称"美8片"。明信片的正面为横式(图1),规格为140mm×90mm,文字、线条均为棕色印刷,明信片的中央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图名印在左下角处,右上角处印有"贴邮票处"文字及虚线方框,中央印有由文字和线段组成的垂直分割线,相关的文字是"右边写收件人及寄件人姓名地址"。  相似文献   

10.
杨波 《集邮博览》2014,(1):46-49
1955年9月,邮电部发行了以漓江等风景为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一套6枚,按发行顺序来分,这是邮电部发行的第8套美术明信片,俗称"美8片"。明信片的正面为横式(图1),规格为140mm×90mm,文字、线条均为棕色印刷,明信片的中央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图名印在左下角处,右上角处印有"贴邮票处"文字及虚线方框,中央印有由文字和线段组成的垂直分割线,相关的文字是"右边写收件人及寄件人姓名地址"。  相似文献   

11.
一些极限集邮爱好者带着邮票去旅游,对着邮票找景点,把邮票画面所表现的景点用相机拍摄下来,同时把自己的形象也拍进照片,加洗成与明信片一样大小的规格,贴上邮票,盖上景点所在地(原地)的邮政日戳或者风景日戳,一枚彰显个性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12.
1917年12月29日发自直隶北京,1918年1月2日到达江苏南通(通州),由书画篆刻名家陈衡恪亲笔画马并刻生肖印“戊午”,隶书“恭贺新年”(图见封二),寄给他的岳母范老太太的一张普通邮资明信片。这应是我国较早的一张贺年明信片了。 这张民国邮政明信片印绿色帆船1分邮资图。1917年中邮资调整,补贴半分邮票1枚,符合外埠明信片邮资。明信片销有邮戳6个。3个为“直隶北京六年十二月廿九”,其中两个销票。1个为“六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1日,由全国邮戳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群众性集邮团体--中国邮戳研究会成立,同时印制"马踏飞燕"邮资明信片加印片一枚。该片由江苏省邮政广告有限公司发行,编号为2004(1003)- 0051,印量为2500枚。中国邮戳研究会以专门研究中国邮戳为宗旨,注重邮戳史的整理, 让更多的邮戳爱好者关心中国邮戳, 尤其注重对早期的老戳、火车邮戳、风景邮戳及内部邮戳等进行探寻,并  相似文献   

14.
这里指的是包括新邮发行首日纪念戳在内的纪念邮戳,千禧年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一、日本邮政部门使用的纪念邮戳、特种邮戳制作规范,文字和图案刻制精细,各戳使用有严格的日期和范围规定。以圆形戳居多,也有异形戳。以前有两种首日纪念戳,一种称和文戳,既完全是日文,在国内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风光     
为配合《黑龙江风光》邮资明信片的发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邮政局启用10种风景邮戳,日期固定,戳上刻有序号。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背景我国风景日戳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旅游集邮事业的发展而起步的。1985年邮电部邮政总局规定将风景日戳列为邮政日戳的三大类八种邮戳之一,属特种日戳,以后发展迅速,成为戳记类集邮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风景日戳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风景特征——由自然或人文景观组成的风景图案;日戳性质——设字钉槽,戳具上表示日期、时点的数字可以更换;邮政范畴——风景地邮政刻制,省级邮政主管局审批。三要素齐全,才能称风景日戳。我国每年有大量的风景图案邮戳出现,其中很多虽然具备了风景的特征要素,但许多都不是风景日戳。因为衡量风景日戳的标准就是  相似文献   

18.
有关风景日戳的正式出版物,现仅见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录·纪念邮戳、风景日截卷·》(以下简称《风景日截图录》)。此书对指导风景日戳的收集和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被誉为收集风景日戳者必备的工具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新戳启用日益增多,此书今已不能满足需要。 《风景日戳图录》收录1986年至1990年底各地风景日戳540种,附录1986年以前和1986年以后无风景名称的风景日戳15种,不能更换日期字钉的风景日戳76种。但是,90年代以来,我国风景日戳迅猛发展,平均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为配合申城重大活动,特刻制使用了27个纪念邮戳和3个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20.
一看到“博览”2011年第11期第38页登出的“千里走单骑”极限片。不禁连呼可惜。制作极限明信片,规则是要求将邮戳清晰、端正地盖在邮票和明信片的骑缝处即可。但这枚极限片在骑缝处一连销了3个纪念戳还不罢休。又在空白处补盖了一个日戳。制成了一个画蛇添足的等外品,可谓好食材未烧成好菜肴,可惜了那么一枚赠品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