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2月8日,24岁的云南农民李乔明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受伤,被民警送至当地医院救治,于2月12日凌晨医治无效死亡.当地公安机关给出的解释是,李乔明在看守所的天井里和狱友玩一种叫"瞎子摸鱼"(又称"躲猫猫")的游戏时,不慎头部撞墙导致受伤并最终死亡.此种解释一经公布,引来社会各方舆论一片哗然,迅速轰动全国.对于死者死亡原因,死者家属表示质疑和不满.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躲猫猫”来自于云南省晋宁县警方一次不成功的危机公关。如果换作10年前,官方拥有最终解释权、调查权和处理权,“躲猫猫”致人死亡的解释说不定就过关了。但是,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躲猫猫”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网民认为是一个“荒谬”的理由。果然,“躲猫猫”根本不是事件的终点,而是重新调查的起点。2月27日,云南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检察机关的调查结论:晋宁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荞明系因同监室在押人员殴打、拳击头部后撞击墙面,导致受伤死亡。  相似文献   

3.
“躲猫猫”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的教训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28日下午,轰动一时的“躲猫猫”事件,终于揭开了谜底:云南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经调查认定,此前宣布因玩“躲猫猫”碰墙致死的李荞明,系因被同监室在押人员殴打、拳击头部后撞击墙面,导致受伤、死亡。从2月8日李荞明被打成重伤到2月28日事情真相大白,短短20天里,晋宁政法机关、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先后进行了包括4次新闻发布会(一次网络新闻发布会、两次宣告性新闻发布会、一次变种的新闻发布会)在内的一系列新闻发布活动。  相似文献   

4.
云南"躲猫猫"事件之后,媒体又报道了两起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死亡的案件: 2008年12月24日,河北省顺平县东五里岗村29岁的村民翟军保,因涉嫌盗窃被顺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今年1月3日被执行逮捕,羁押在顺平县看守所。2月16日,翟军保死亡。据法医学鉴定书显示,翟军保死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5.
从"躲猫猫"事件谈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青年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半个月后受伤致死,当地警方称其放风时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在墙上受伤导致死亡。这一解释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躲猫猫”迅速成为一网络走红流行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网络舆论聚焦。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组成调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均由网民代表担任。这种公开征集网民参与调查来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做法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虽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但毋庸置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事件回放】2009年1月29日,云南省24岁的青年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并关押:11天后。李荞明因重伤入院;2月13日,医院称李重度颅脑损伤身亡;同日,警方称其因为在玩“躲猫猫”游戏时被狱友踢打,不小心撞墙而死:其家属表示怀疑。这则新闻被《云南信息报》报道后,顿时引起亿万网民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发生的“躲猫猫死”“洗澡死”“喝水死”等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把看守所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9年以来,针对“躲猫猫”等事件暴露出的监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对看守所以及监狱全面清查。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躲猫猫"来自于云南省晋宁县警方一次不成功的危机公关.如果换作10年前,官方拥有最终解释权、调查权和处理权,"躲猫猫"致人死亡的解释说不定就过关了.但是,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躲猫猫"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网民认为是一个"荒谬"的理由.果然,"躲猫猫"根本不是事件的终点,而是重新调查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离奇死亡何时休近两年来,媒体接连曝出多起当事人在看守所或者劳教所内非正常死亡的消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其中,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内发生的躲猫猫事件、河南省开封市劳教所发生的冲凉死事  相似文献   

10.
从“躲猫猫”事件结果看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躲猫猫”等系列看守所非正常死亡案件引起了网民的普遍关注.网络舆论监督对于案件详情的水落石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反映了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强化,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2月,一个被称为"躲猫猫"的事件拉开了网络重磅新闻序幕。从事件发生的2月12日到真相公布的2月27日,仅半个月的时间里,新闻传播速度之快,舆论影响之大,充分展现了网络新媒体空前强大的影响力。几年来,网络事件掀起受众一轮又一轮的参与高潮,再次证明网络新媒体的存在,对传统媒体形成了重大挑战。传统新闻,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刊载、播发的消息与报道。网络新媒体,顾名思义,则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或信息载体(商业网站)刊载的新闻报道。它突破了传  相似文献   

12.
2009年,"躲猫猫"事件引起轰动,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在押人员的离奇死亡,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不同表现,引发人们对网络议程设置的思考.传统传播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指通过大众媒介制造议题从而形成或影响舆论的一种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功能伴随着时代的跫音,不断彰显出更多的作为。不知从哪天起。它又受到了反腐机构的青睐,被列入舆论监督的一个新途径。2009年2月1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针对“躲猫猫”事件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委员会,对“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在"躲猫猫"事件中,网民的巨大力量得以再次彰显.网络所承载的民意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成为调节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躲猫猫"事件的剖析,揭示了公共领域的网络化表现,详细阐述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截至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亿多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三四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网民.从山西疫苗事件,瓮安事件、"躲猫猫"事件、石首事件等重大网络舆情危机看,网络媒体,草根记者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公权力能否经受住网络舆情"放大器"的检验,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通过"躲猫猫"的流行个案,分析了"躲猫猫"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认为网民通过赋予"躲猫猫"以新的所指,对权力进行话语的抵抗.当它成为一个流行的话语符号,又能够往其他领域扩展,典型的表现便是被市场所收编.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言论空间的匮乏和当代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蔡葵 《大观周刊》2012,(39):58-58
透过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躲猫猫”事件理性的反思:检察机炎派驻看守所检察室的监督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专门的法律监督.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与被监督的看守所之间的关系,在生活、福利等方面完全脱离联系,时间长了就很容易被同化,  相似文献   

18.
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发生后,“躲猫猫”一词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面对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调侃、质疑、愤怒的声音,云南省委宣传部提出“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于2月19日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4名,作为“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成员参与调查并公布了报名电话等参与渠道。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做客云南网回应此举时表示:今后凡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组成网民和普通群众参与的网民调查委员会,增加重大事件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发生在云南的"躲猫猫事件",诱发了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从以往政府与网民的简单对抗向政府与网民的主动协商转变的新特点,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网络舆论引导体系的逐步完善,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吴碧琦 《新闻世界》2013,(9):142-143
“虐猫事件”“切糕事件”“躲猫猫事件”“表哥事件”……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百万点击率”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现代网民在社会发展与监督中日益增强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道奇观。本文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