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法·拿破仑) “看10来岁的孩子,你可以逆料20年后中国的未来!”(鲁迅) 现在我们的孩子如何呢?《中国妇女报》曾对某省3市4县17所中小学生的820份调查问卷表明,50%的学生不知道祖国生日的年月日,48%的小学生、42%的中学生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被害人数,87%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脑筋急转弯     
一个小孩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的多吗?”“是的。”父亲答道。“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詹姆士·瓦特。”“那为什么詹姆士·瓦特的父亲没有发明蒸汽机呢?”谁知道的多欢乐魔方爸爸:“怎么搞的,大白天还开着灯?”儿子:“这灯是你早晨上班前忘记关了。”爸爸:“你发现了,为什么不关上?”儿子:“你不是经常教育我要用事实说服人吗?”用事实说服人有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学生桌下发现纸条。老师:“这是你的吗?”学生:“不是。”老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学生:“真的不是。”老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学生:“…  相似文献   

3.
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0)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而著名。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一个农妇。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绘画。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佛罗伦萨学绘画,从师于安德里亚·罗奇。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没有教他如何创作绘画作品。他只是要达·芬奇画鸡蛋。达·芬奇画了几天鸡蛋后,有点不耐烦了。他对老师说:“你为什么不教我新东西呢?”老师回答道:“别以为画鸡蛋是件简单的事情哦。”达·芬奇说:“每天画鸡蛋真是很枯燥啊!”老师回答道:“你看,…  相似文献   

4.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367页,例举《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诛?”解释说:“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这种说法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无所不容”。从此书序言得知,通论部分系南开大学马汉麟先生负责编写的。参看1960年人民教  相似文献   

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一些教学参考资料译作:“(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种译法颇可商榷。按:在唐朝以前,“朝代”是由“代”表示的,“世”与“代”有所区别。《周礼·秋官·大行人》中有“世相朝也”一句,郑玄注曰:“父死子立曰‘世’。”《左传·昭公七年》“从政三世”,也是“祖孙  相似文献   

6.
在古汉语中,介词常插入“所·动”式中间构成“所·介·动”式,例如(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所”与介词“以”、动词“兴隆”构成“所·介·动”式)(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使楚》)(“所”与介词“与”、动词“熙”构成“所·介·动”式)(3)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为出。(《荀子·议兵》)(“所”与介词“为”、动词“出”构成“所·介·动”式)  相似文献   

7.
不做庖丁     
邹细萍 《师道》2002,(1):44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描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响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与高超,令人叹为观止。难怪连文惠君也赞不绝口:“(?),善哉!技盖至此乎?”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否应像庖丁一样,用一把“牛刀”,把课文分解得“目无全牛”、面目全非呢?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席琴(以下简称“席”):在世人心目中,列夫·托尔斯泰(以下简称“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以《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不朽著作而蜚声文坛。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托尔斯泰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巨大的文学成就似乎掩盖了他在教育领域所做出的出色成绩。王新炎(以下简称“王”):这多少有些遗憾。特别是读了你推荐给我的《托尔斯泰论教育》这本书之后,更是觉得遗憾;  相似文献   

9.
高高的个子,清瘦的脸庞,谦逊的笑容,眼镜片后露出热情执著的光芒。他制作的“直线电流相互作用演示仪”“运动合成演示仪”“水波干涉波源发生器”三项科技小发明,近日获得了国家专利,中国知识产权专利局为他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就是湖北竹溪县一中高二(2)班学生徐达。从·小·就··爱探·究·徐达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一位高中教师,从事物理教学已有20多年了。小时候,父亲做物理实验时认真专注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小徐达。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爱探究,喜欢手工制作,善思好动。玩具车为什么能跑?布娃娃为什么会哭?小徐达…  相似文献   

10.
视 传道、授业、解惑十培能、导创 点 (“:”前为期数,后为页码) 省教育厅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安东(9:17) 教育忧道亦忧贫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指向 不能让学生学“作秀” 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 管理创新:集聚思想的火种 顾冠华(l:l) 王军(2:1) 陈敬朴(3:l) 吴非(4:l) 丁昌桂(5:l) 殷广平(6:1) 谋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江苏教育 管理是什么? 石缝间的生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判断力 张炳华 新课程:回归文化的逻辑 南京((30条》给我们的启示 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 ,除开和现代汉语一致的“时间名词作状语”的情况以外 ,普通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名词状语可以用来表示比喻 ,如 :“豕人立而啼。”(人 :像人一样 /《左传·庄公八年》) ;可以表示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如 :“失期 ,法皆斩。”(法 :依照法律 /《史记·陈涉世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 /《列子·汤问》) ;可以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面 :当面 /《战国策·齐策》) ;可以用来表示方位 ,如 :“陈良……北学于中国。”(北 :向北 /《孟子·滕文公上…  相似文献   

1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齐晋(?)之战》篇,有“吾子忍之”句。注云:“吾子,尊称,比子更亲热些。”查《辞源》于“吾子”条下注(二)“相亲爱之词”。并引两条书证:①《管子·中匡》:“吾子犹如是乎?”②《孟子·告子下》:“吾子过矣!”另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在《公孙丑上》“或问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句下注云:“吾子,亲密的对称敬辞”。古籍中称“子”,一般表敬称。如,“苟子之不欲。”(《论语·颜渊》),“非子  相似文献   

13.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以下凡引自该篇均不注)他死在哪一年呢?他是在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后死的。梁怀王又死在何时?《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说是汉文帝十一年(前169)。《汉书·文章纪》说得更具体,是这年“夏六月”。将这个时间推进“岁余”,如果“岁余”是一年零三个月,就到了汉文帝十  相似文献   

14.
答读者问     
问:今年的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和《教參》、均说唐诗人岑参是江陵人?樵摹洞呛!?文学分册)和《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均“南阳人”。而武大编《唐诗选注》和武汉教育学院编的《中国古代学作品选》又把二说并存,到底岑參是哪儿人呢? (周德旗) 答: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卷四·集部·岑嘉州集八卷:“参·南阳人·为文本曾孙”。查《  相似文献   

15.
偶像基地     
“性别”:男“出生地”:美国“生日”:1928年11月18日“父亲”(动画人物创造者):沃尔特·迪士尼“女朋友”:明妮鼠“外甥”:莫蒂和弗蒂“宠物”:普路托——一只大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米老鼠吧!可是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动画人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与研究醉人的绿惊人的变一一王烈丁耀庭(1.3)《结婚现场会》的细节描写~·……苏顺刚(1 .4)《警察和赞美诗》的艺术特色“·…蒋兆祥(1.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 ”’…””.”’‘’‘””’二’二“·····……刘松梧(1.10)《听潮》教学两题·”······“·”·……傅德眠(1.11)举事征义借贺为戒·”····~··一钮伟国(1,13)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设计 ‘:..‘’“’”’二’二’二“·“·“··…”:.…李新梯(1.9) 《天山景物记》组织材料的特点…刘德辉(1.16)答读者问”·“·······”·…  相似文献   

17.
游艺转盘     
牙齿不疼了父亲带着小女儿到医院拔牙,回家途中父亲问女儿:“牙齿还疼不疼?”女儿答:“我不知道啊,牙齿留在牙医那里呢!”只弹黑键平平:老师,可以让我弹你的钢琴吗?老师: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先把手洗干净。平平:不用洗,我只弹黑键。·绕口令·拔萝卜八个胖小孩儿拔萝卜,你拔,我也拔,看谁拔得多,看拔得个儿大。你拔得不多个儿不小,我拔得不少个儿不大。一个萝卜一个坑,算算多少用车拉。一个加两,两加三,七十二个加十八。拿个算盘打一打,一百差两,九十八。·谜语·1.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猜生活物品)2.独木造高楼,没…  相似文献   

18.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中的“氓”是什么人?什么样的人在当时称为“氓”呢?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分歧较大.《说文解字》:“氓,民也.从民,亡声,读若盲.”许慎认为“氓”是个形声字,指的是“民”.《辞源》:流亡之民.《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孟子·滕文公》上:‘(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把“氓”看作是流亡之民.  相似文献   

19.
优秀设计《落花生》是一篇“老”课文。尽管我曾多次执教过这篇课文,但我深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教是为学服务的,面对新的孩子,我决定从调查他们的学习需要入手,不但让他们在课前查阅作者和其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还开展了“最佳问题手”竞赛,让他们提出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还真行,归纳起来,主要提了以下颇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直接把笔名取为“落花生”,而叫“落华生”?·为什么父亲要将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为什么课文要把“议花生”当作重点来写?·为什么父亲要一边吃花生一边让孩子去体会…  相似文献   

20.
《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自入选教材以来,不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少不了它,可以说是传统篇目了。我教授它已有三遍了,每次都觉着文中“父亲”这个称呼有点别扭,但每年教材还是这么写,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父亲”这个称呼是不得体呢?还是另有深意?“父亲”这个词,表明的只是血缘关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父亲。”它是书面语,按照惯例是不能用于欧也妮称呼她父亲的口语中的。前几天,读李梵的《词语春秋》,其中有一篇《人前人后不相同——亲属称谓的面称与背称》,就把“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