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助CSSCI,统计了2000—2009年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划分为六大热点板块:资源建设与共享、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知识产权与法律、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总结出数字图书馆十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信息资源建设越来越注重特色资源的建设;信息服务更关注个性化服务和高端服务的研究;知识产权研究回归到普通研究领域;数字图书馆与最新信息技术同步发展;未来的数字图书馆极有可能在云计算环境下重构。图5。表1。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建设现状、少儿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筛选和采购,以及少儿数字图书馆借助多维平台提供的线上和线下服务,并对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支撑平台资源及服务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少儿数字资源服务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数据时代,网络学术资源建设快速发展,大有取代数字图书馆之势。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要有大数据思维:在资源建设方面,要拓展资源范畴,增加资源整合的广度,加强资源组织加工的深度;在技术应用方面,重视语义技术,加强聚类技术的应用,广泛应用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检索技术与水平;在服务方面,丰富数字图书馆服务产品,服务模式由被动、等待、共性化转向积极主动、自动推送和个性化。未来数字图书馆要跳出传统资源建设的框架,树立全方位服务的理念,提供全资源服务,拓展服务方式和传播形式,数字图书馆馆员应该立志成为数据分析家。  相似文献   

4.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主要包括数字资源建设机制、数字图书馆服务导向机制、数字图书馆运行机制、数字图书馆管理机制四方面.建立以资源建设为基点,以服务应用为中心,以运行管理为手段,以制度规范为保障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机制,可以使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从规范控制和管理上得到统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资源与服务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重点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创新服务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开展涉及许多知识产权问题。探讨了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传播中的各种知识产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资源和服务的整合浅谈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迪 《图书馆杂志》2007,26(8):51-54
本文在综述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整合的现状,提出了在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和服务建设过程中急需突破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探讨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中著作权保护问题,并就著作权制度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信息资源建设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宏观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年娣 《图书馆杂志》2003,22(10):40-43
本文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技术需求三个方面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宏观需求分析,将数字图书馆定位于国家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的主体,建设数字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探索不同的模式,并指出信息技术的进步将决定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数字图书馆的四要素: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发布与服务以及数字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方面分析高等教育保障体系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