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阳失陷的原因及其对战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失陷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有蒋介石对敌情判断失误而导致战略部署上的失当、敌强我弱、战争的残酷给衡阳守军坚守衡阳造成极大的困难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衡阳失陷不仅使坚持了47天之久的衡阳保卫战的成果荡然无存,而且使广西门户洞开、陷前来解围的国民党军队于险境,对整个战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在配合衡阳保卫战中,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先后派出五个军自西向东,力图击破日军对衡阳的围攻,粉碎日军攻占衡阳的企图.虽然各解围部队做了最大努力,付出了重大伤亡,并且攻至衡阳火车西站、鸡窝山等地,离衡阳城只有一步之遥,但终于由于对敌情判断的失误、兵力部署失当、指挥系统紊乱、守城部队与解围部队缺乏配合,解围之战功败垂成,衡阳陷落.  相似文献   

3.
抗战结束之初,国共双方实力悬殊,国民党占绝对优势,但是在内战中却被中国共产党击败。国民党军事失败的原因很多,包括农村土地问题被搁置,军队的逐级私有与派系斗争造成了军事上的内耗与贻误,国民党及其政府的腐败导致民心丧失,中共秘密战线的策反工作瓦解了国民党军队的斗志等几个方面。国民党失去了民众的拥护,也就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其军事失败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的军队是国民党军队.这种制度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军队继承发扬了“一战”时政工的优良传统并取得很大成绩,相反,国民党军队的政工制度虽仍存在,但它的作用却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试图就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政工的产生演变和作用等情况作一些述评.“一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卓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除在正面战场进行正规战外,还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国民党军队的敌后游击战在配合正面战场,扰袭日军后方,牵制、消耗敌人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由于国民党对敌后游击战的战略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战略战术、根据地建设、技战术素质及政治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敌后游击战的要求,加上其军队自身的腐败,导致战斗力愈益下降、游击区不断缩小,作用日趋降低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内部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如:士兵惰性滋生;官员腐败贪污;军队欺压百姓等。这些问题对战争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包括胡长青在内的部分将军,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整饬军纪、思想宣传、伤员优抚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纪松弛的局面,利于正面战场作战,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张鑫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1):113-116
蜀汉政权在三国时代一直积贫、积弱,原因众多,但内部派系斗争绵亘不断却是历来史家所极少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刘备草创军事集团之始,以关羽、张飞为代表的元老派便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发生龃龉;蜀汉政权建立之后,内部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元老派、荆州派、益州派相互争权;刘备与诸葛亮相继去世后,新旧派系实力随即发生消长,内耗不断直至蜀汉政权灭亡。  相似文献   

8.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后期国民党战场上最大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在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遭到了惨败。本文主要从抗战中后期国民党的政治军事方针、国民党军队战役的具体指挥、军队的战斗力、军民关系等方面探讨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事当局派出大量军队在沦陷区开展游击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遭到失败。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失败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阶级本质是根本原因。阶级本质决定了国民党军队脱离民众、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战术错误,最终导致国民党的游击战失败。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在华北战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最大一次进攻,国民党守军在此役中遭到惨败,对战役的认识不足与准备不周是致败的直接原因,作战部队的派系存在和保存实力的行为是致败的重要原因,推行消极抗战与片面抗战的路线是致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     
基督教 Christianity 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稣为救世主.分为许多派系,包括天主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正教)、新教(在中国通称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各派系内部又常分成一些派别或宗派.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     
基督教 Christianity 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稣为救世主.分为许多派系,包括天主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正教)、新教(在中国通称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各派系内部又常分成一些派别或宗派.  相似文献   

13.
抗战前十年,国民党政权下县长与县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最明显、最主要的是党政冲突。这些冲突掺杂着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地方实力派的"拥势自重"、军队对县政的侵凌以及私人龃龉而呈现出复杂的样态。进一步看,这些复杂性直接决定了县级权力格局的特点。总体而言,县长挟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县政权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清党后,由于废除了党代表制度,军队政治部与党部之间由于职权不明,导致纠纷不断,政工的衰落导致军队各级政训部门遭裁撤,政治训练工作由军队党部兼办;三十年代重建后的军队政工机构由复兴社控制,军队党部因工作无效被撤销,政工部门兼办党务.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兼具政工、党工、特工三重性质,它对官兵及民众进行政治训练的功能在逐渐减弱,对军事将领进行监督的功能占据主导.军队政工系统在实现人事与思想统一的同时,逐渐成为蒋介石进行派系斗争、军事独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第五章太岳区全境解放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太岳区的进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由董钊指挥,从太阳渡黄河进入山西,占领了茅津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因为战略判断失误、吏治及军队腐败、派系争斗内耗等原因而战败.甲午海战对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和崛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付勇  潘家德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36-137
台儿庄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增强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关于台儿庄战役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李宗仁体恤部属、向蒋介石要指挥权及对不同的军队采取不同的命令方式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要着重解开人口“城市内部二元”及“城乡二元”结构.当前,衡阳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明确衡阳人口城镇化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分析衡阳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探讨衡阳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对衡阳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军事奖励制度是军队实施奖励工作的规程,是维护军队纪律的重要手段,是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军队(以下简称台军)的奖励制度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台军奖励制度从国民党军队建军之初就开始建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争考验,期间还受到日军和美军奖励制度的一定影响.随着国民党败退逃台至今,该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其比较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位伟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干奇百怪。其实,在很多企业内部又何尝不是如此,并且愈是规模庞大、部门林立、人员臃肿的企业,企业内部派系化就愈发严重,派系“矛盾”也更为激烈。企业内部派系“矛盾”就如腐蚀剂,时刻腐蚀着企业团队的整体战斗力,久而久之,甚至会丧失战斗力。作为企业的老总,如果经常有员工在自己面前打其他员工的“小报告”,甚至以“他不走人我走人”相威胁,是否对此既憎恶又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