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⒈解题注意点⑴“剪”就是从图形整体到部分,要注意剪去的图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⑵“拼”就是从图形部分到整体,看准要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⑶要注意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⒉举例 ·趣味数学·答案图形推理———图形的剪拼:⒈⑴④⑵④⑶③⑷⑤⒉⑴②⑵③⑶②图形推理——图形的剪拼!上海市@朱鹏程  相似文献   

2.
认识图形     
辨一辨填一填()个()个()个()个游戏活动游戏方法:1.请把左边这幅画剪成一些你学过的图形形状,打乱后再拼组起来。2.家长画一幅画并剪成几块不同的图形形状让孩子拼;孩子也可画一幅画并剪成数块让家长拼。家长和孩子比一比,看谁拼得好、拼得快。认识图形@蒋秋英  相似文献   

3.
[理解]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关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4.
美丽数学思维数学快乐数学请给图形宝宝们的脸添画完整后,再认认分别是哪6种图形的脸,并给它们涂色化妆吧!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各方格中的图形都只画好了一半,请把另一半也画出来再涂上同样的颜色,并说说各是什么图形,好吗?珠珠们在一起拼成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请用彩笔边连边数各有几颗珠珠,好吗?请用圆形塑料片、纽扣、钱币、豆子等,仿照下面的样子也来拼一拼吧!数抽象,形直观,从图形入手,和宝宝一起手脑并用,在玩图形中感知图形美,亲近美丽数学。以数学思维为切入点,与日常生活、社会环境、儿童…  相似文献   

5.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关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已学过的简单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第二课时益智器具:四巧板一、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方式,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图形与几何世界中图形面积的计算策略。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空间想象力,识图分析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拼图游戏、设计组合图形,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组合图形的"美"与图形变换的"妙",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四巧板木质器具、练习纸、草坪图卡、花瓶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小学二、三年级的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9.
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90、91页例6、例7.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揭示目标 课件出示一幅拼组图形(配上轻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一看这幅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设计出一幅更好看的图形吗?这节课咱们就研究图形的拼组,充分发挥你们自己的聪明才智,拼出各种漂亮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图案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通过对图案的观察,让学生发现数学图形的美,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于二、三年级学生的教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教学目标: 一、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种常见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两种图形。二、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求积计算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对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般采用分割、移拼、翻转、化整为零、组零为整等方法,变不规则图形为基本图形,达到化难为易,简算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图形剪拼是一种常见的几何活动,“剪”就是将整体的图形分解为各个部分;而“拼”则是把若干分散的图形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图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剪拼作为一种直观思维或动作思维,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图形剪拼的一些教学功能.1发挥直观功能,激发数学思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性认识,即需要借助于直观来达到对抽象对象的把握.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力推崇直观,他认为:“一切…  相似文献   

14.
图形变换是数学中的常见问题,经常出现在智力竞赛和数学游戏中,下面两个剪与拼的问题就属于此类,解题时不能单凭猜测和尝试,需要一点数学知识、经验和机智。  相似文献   

15.
一、做数学 在教学新世纪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感知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分散这一教学难点呢?教师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下图: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平面组合图形的求积,一般是把一个组合图形变成几个基本图形,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分割,用这种方法,图形位置不发生移动,分割后的图形也比较明显。这是小学数学组合图形求积的常用计算方法。二是割补,就是把一个组合图形分割拼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根据已知条件,应用公式计算。本文以我省去年小学数学教材考试有关试题为例,谈谈割补法。割补法通常有平移、对折和旋转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融入了手工制作的内容,如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中的“做风车”,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变换”中的“剪小纸人”,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中的“剪衣服”等。当前,把数学手工制作课上成美术手工制作课或劳技手工制作课的现象很普遍。究竟数学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第九册数学课本有一道思考题是这样的:请将图一中的三个图形拼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这道题目,初看起来较难入手,盲目瞎拼不是办法,应当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图形的两个特点:1.图形各折弯处都是直角:2.图形各边的尺寸  相似文献   

20.
拼图形     
“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山羊老师面带微笑走进了教室,手里拿着两张长方形的纸板。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说:“这两张纸板的长都是7厘米,宽都是2厘米,边长加在一起是36厘米(如下图)。请同学们把它们拼成一个图形,看谁拼好的图形的周长减少得最多。大家可以动手试试,拼好的同学就到前面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