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行动论,构建了由质量治理目标、质量治理权力、质量治理保障、质量治理文化四维互构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模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系统特征与动因,进一步探究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治理行动的运行机制,即协商机制、共治机制、协调机制、共识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逆全球化浪潮和“人工智能+”推动全球教育治理迈向新的阶段。《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社会契约”的视角。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旨在将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并呈现出治理主体的扩大化、治理客体的动态化、治理规制的协同化、治理目标的原则化、治理效果的多维化等特点。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多元主体参与的“合法性”危机、混乱世界秩序中的客体泛化风险、教育大数据的孤岛阻碍及智能鸿沟、教育治理效果异体问责的实践壁垒、基于教育公共利益的价值认同困境。迈向“社会契约”全球教育治理的变革将探寻“教育法治”的复合型治理规则体系、转向基于教育证据共识的治理范式,推动建立以教育大数据为依托的“云边端”协同机制、在管评分离的基础上强化第三方评估、发展“公众需求”逻辑下的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教育服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公共教育服务中,除政府这一公认的治理主体外,学校、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都是重要的治理主体。公共教育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治理理念相对缺乏、治理主体相对单一、治理权力过于集中、治理行动相对分散,进而提出构建公共教育服务中的宏观决策机制、管理协商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以及监测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政府管理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体制多样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要求, 因此将原有的"管制"模式向"治理"模式转换成为必然趋势. 治理模式由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构成:治理结构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及其权力、职责:治理机制包括行政契约、市场契约、社会契约. 治理模式包括政府管理模式、市场管理模式、社会治理模式和政府-市场-社会治理模式. 通过治理模式的分析, 采用政府-市场-社会治理模式对职业教育进行治理,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双重趋势下,质量和公平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治理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内部各分支机构以及各二级中心开展教育研究,并有效地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框架;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研制国际政策框架协助各国开发并完成本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为它们提供科学性的决策依据,以实现全球教育治理的目标。这种研究机制与决策机制,以及它的治理理念,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政策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学习意愿强烈,老年教育供求矛盾突出。治理时代呼唤着社会组织嵌入老年教育并参与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供给是回应老年人学习愿望、增加老年教育供给、优化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治理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治理时代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政策环境。社会组织因其灵活性、公益性优势以及较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而具有参与老年教育供给的可行性。在参与策略上,政府要给予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加强监管职能,建立声誉机制;社会组织要以社区为主要场域,推动组织增能,回应老年人学习需求,打造品牌,主动公开信息;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要积极主动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引入项目,参与对社会组织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公共教育利益的实现面临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这使得政府的公共教育治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而政策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能够把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它强调教育政策网络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政策行动者的水平互动、建立信任和协调机制,从而使公共教育利益在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利益行动者的互动中得以实现。因此,政策网络治理对公共教育的有效治理和公共教育利益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是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具有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传统治理模式下,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关系尚未形成,呈现出"局部协作、分散治理"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效率。从分散治理转向协同治理,就是要以锁定共识为前提,以理顺关系为重点,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协商对话、整合治理资源,推动多元主体不同程度和频次的参与行动有序衔接,从而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参与高职教育治理的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服务型教育体系中政府的作用,尝试通过公共政策的理论成果来思考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中政策制定及研究的方向,形成服务型教育体系下的决策机制:即倡导政府从管理走向治理,加强中介组织的作用;重视研究区域教育和规划,建立教育咨询信息系统;完善和充实教育决策体系,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提高教育政策执行能力,建立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加强政策灵活性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协同治理是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方法,在西方的经济、社会等公共管理领域显示出其优势。协同治理强调在管理公共事务中公共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共同参与、达成共识、集体决策和执行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它强调共同愿景和权力协同,强调制度设计和过程改造;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文章在厘清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协同治理的内涵和特点,将协同治理引入社区教育,提出了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基本逻辑和实现路径,为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质是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多主体、多形式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以至利益冲突等问题。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要紧紧围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管办评分离,明晰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与评价中的责权利,建立各主体间更加紧密和更加有效的合作对话机制,实现高等教育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深入,地方行业特色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建构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虽经过多次变革,但也暴露出了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短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工作办事效率势在必行。在多元发展视域下,构建迅速适应市场的决策机制、引入企业化管理逻辑、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应成为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decentralisation of financial control as a strategy used to develop school-based management (SBM)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SBM is a management mechanism aimed at improving schools by shifting decision-making powers regarding the budget from the central level to the schools (Raywind 1990, 142).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decentralisation by exploring the current South African education policy on this aspect of educational reform as expressed through the Norm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funding (RSA 1998). The policy was designed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and restructuring initiatives.

A common featu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is the devolution of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over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to schools. This includes devolution of state-allocated budgets and deleg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to school-based financial management structures through the district as a primary education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for the state. To assist both the district and the school in carrying ou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 model for school-based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是推进公立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权力结构关系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会遭遇"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既得利益集团及高等教育政策治理思维等各种阻力,但其也具有政府治理方式转型、高等教育治理发展趋向、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国家战略、师生内在需要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阻力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应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通过重塑大学精神、破除政府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推进高校教育法治等基本策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5.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治理改革的关键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及发展情况来看,中央与地方关系处于不断简政放权、权力重心下移的过程,分权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省级主体作用未能充分激发等主要问题。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职业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相统一,健全了国家宏观统筹、地方落实主责的制度框架,构建了自主承接的推进机制、公开规范的协商机制,既保证了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又充分尊重省级主体的治理权责,同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省际竞争局面,推动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将为"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设良好的治理保障。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growing development towards new forms of ‘distributed’ governance within current large-scale educational reforms. The emphasis is on so-called ‘governance through standards’ as a transformative reform complex which manifests itself in a simultaneous process of regulative destabilisation and (global) reconstruction of policy control. This newly emerging regulative policy ‘ensemble’ is found to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growing collaborative activity of cross-field networks between governmental, non-governmental and private actors. Empirically,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so-called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CCSS) Initiative which has fundamentally reshaped US education policy since 2001. The initiative comprised the negoti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ling of supra-state core skill standards for K-12 education as the benchmark for other regulating instruments such as assessments, monitoring and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CCSS, the aforementioned new structures of regulation can then be located within an entrepreneurial alliance around the non-profit organisation Achieve, Inc. Through its function as a core policy network manager, Achieve generated simultaneous practices of collaboration and distinction, discourse initiation and (invisible) norm stabilisation.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对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职能应进行整体设计,从系统性和协同发展角度出发,明确职业教育人才调研、培养、质量评价、跟踪改进等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及职责。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与市场的作用。政府作为管理者,应建立职业教育职责间的传导和反馈机制,从宏观角度协调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层面职业教育职能间的对接和指导。在职业教育职能实现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与职业教育主体专业化运营结合的优势,提升职业教育各发展环节的专业性。为保障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应当加强宏观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结合,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加强宏观管理对微观主体的政策指导,实现微观职业教育数据的共享共用,保留并充分利用全方位多层次职业教育数据,提升宏观决策水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同形与路径依赖理论是理解高等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扩张,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民众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质疑以及市场化办学意识盛行。为了面对新的高等教育环境,德国大学引入了新的治理手段,如签订目标协定、引入绩效拨款、加强大学校长权力、设立大学理事会等。综观德国大学治理制度改革,其存在着向新公共管理制度靠近的趋向,也存在着明显的改革路径依赖,即沿着传统的洪堡大学模式在缓慢前进,国家和教授的权力依旧在大学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治理结构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及其相互关系,治理结构改革是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善治的根本保障。当前县域内义务教育治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治理结构复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强调管控、治理手段与工具缺少弹性等四个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县域义务教育治理陷入政府治理负担日益增加、治理的效率难以提高、治理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回应性严重滞后、社会满意度低等困境。多元参与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善治和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复杂情境下义务教育治理和培养公共善的需要。多元参与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方式的合作协商和治理工具多样化。实现多元参与需要义务教育治理从单一主体到合作网络的结构转型,因此需要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向、重新认识治理权威、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不断创新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