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课文是优秀书面语的范例,教师应该利用好课文,指导学生写作。但在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混为一谈。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文质皆美、难度适宜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写作,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要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辩证关系。读不单是为了写,但是读得好确实有助于写。“以写作为中心安排教学”的提法虽然有片面性,但是,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适当顾及写作还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常常把课文称作“范文”,意思就是说,课文是学习写作的榜样。既然是榜样,当然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让学生照它那样写。因此,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写作特点随时加以指点,并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进行指  相似文献   

3.
一、开辟以课内阅读为指导的课外阅读活动课程 (一)课堂阅读 课堂阅读指导和学生课外自读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材只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课堂教每一篇课文的目的,决不是让学生把这一篇课文“吃透背熟”,  相似文献   

4.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但这种“三类课文”的重要性,不是一般三类课文所能比拟的。它是对每组教材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与提高。它给学生提供阅读与写作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可以说是高年级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究竟怎样指导学生学好“读写例话”呢?下边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教好重点课文是指导学生学好“读写例话”的关键每组教材的重点课文,是贯彻重点训练项目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好重点课文,让学生掌握好重点课文的精神实质,是指导学生学好“读写例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读写训练这个环节,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反馈,带动和促进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其它语文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会读书和自能作文的能力,摸索出了“阅读、写作、批改一条龙”的教学程序。这一程序以改革课型结构为其基本特征,故称作“读写改三课型一条龙”教学法。我把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写作课和批改课三种基本课型,使阅读、写作、作文批改紧密结合,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阅读、领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写作方法;再用课文作范文指导写作;然后通过作文批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6.
课文是优秀书面语的范例,教师应该利用好课文,指导学生写作.但在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混为一谈.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文质皆美、难度适宜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写作,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初中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做了一系列尝试: 一、语文课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紧密结合 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最好的范文。通过讲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写作。例如:学生写说明文困难大,而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以说明文为重点内容的。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的“说明”和附录“谈谈说明文”两篇知识短文。使学生明确说明文需要掌握的四点知识,即:一是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赵丽君 《天津教育》2020,(5):153-154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新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贴近生活,文质兼美,不仅是学生的好读本,更是学生课外练笔的好范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例进行课外练笔的写作训练,取课文之法,用课文之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学会多种写作技巧,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乐于思索,乐于动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高效背诵文言文?从六个方面具体进行了方法指导:化“长”为“短”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按写作顺序背诵法、利用课文画面背诵法、进入课文角色形象背诵法、根据课文线索背诵法等。并结合具体的课文进行了阐述,从而可高效地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0.
习作例文既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材料,又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肩负着把阅读训练过渡到写作训练的双重任务,是一种特殊的二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它与二类课文的关系,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同处和差异点。一、在指导方法上,习作例文与一般的阅读课文一样,都要求体现“半独立性”,不要当作讲读课文来教。怎样体现“半独立性呢”?对教师而言,既要善于“扶”,又要敢于“放”;  相似文献   

11.
“课文素材作文”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练习写作.当然,作文的要求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要有所创造地“再现”课文;或改变课文的容量,或转换表现的角度,或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总之,既要依托课文,又要超越课文,写出一番新的境界来.“课文素材作文”是读写结合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将阅读、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更为直接,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一、从阅读中抓有利情趣,相机作文。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作。让学生学习名篇佳作,进行尝试性的模仿或读写课文情节,能打破单纯传授语文知识与作文教学绝然分开的传统教法,使学生把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使学生首先去掉怕作文的“厌烦”情绪,从而萌发写作兴趣,产生创作欲望。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指导写作,在阅读中指导细节描写,收到一定的效果。二、灵活处理,变换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13.
一、指导预习,培养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包括指导预习、征询疑难。“指导预习”是教师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把课文中有关重、难点的知识让学生预习,使学生初步感知教材,为课堂学习、讨论作准备。预习中,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内重点会通过自学大体弄懂,基础差的学生也会对这些知识重视起来并寻找理解的途径。指导预习,应着重把课文重、难点知识明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预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和意图。如布置预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要求:第一,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课内生字、新词。第二,了解课文整体布局,找出描写条件艰苦的…  相似文献   

14.
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多做练习,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多练”的“多”,一般是说次数的多,其实还应该包括方面的多和方式的多。不止是笔头的练,还有口头的练;不止是练作文,还有为写好作文而进行的各种基本训练,更还有为读好课文而进行的各种基本训练,而教好一篇课文,实际上也就做好了一次习作指导;讲授课文时进行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巩固与加强对课文已有的理解,而且实际上也让学生受到各种方式的写作的基本训练。这又是相互推动的。这些练习,随着课文所提供的材料,随着学生在不断提高着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水平,而有各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发挥课文的作用,将阅读和写作的知识落到实处,做到教那一方面的知识就让学生练那一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在写作时,有所依托,有所仿效,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逐步达到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异呢?我们认为有效方法是:在读中指导学生写,在写中引导学生读。 一、抓住课文重点读,在读中指导写 1.把解释文章题目与练习审题紧密联系 古人把诗文标题喻为“龙眼”,画龙关键在于点睛。“睛”点得好,能使文章精警得神,发人深思,足见文章标题举足轻重。因此,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题目,从而使他们深刻认识课题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自己作文审题的能力。在讲《手术台就是阵地》时,首先引导学生从内容分析入手认识这一课  相似文献   

16.
读写结合指导写作○刘常洪(泰和县冠朝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仿、补、续、改、扩、套、引”的方法,联系课文指导写作,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途径。既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写作兴趣,又能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作文技巧,开拓想象力,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7.
一、以“学习指导”为桥梁,引入课文。“学习指导”安排在每篇课文之首,大体包括:①简要说明本课主要内容;②揭示学习本课的基本要求;③提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就为我们快速有效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导入课文大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先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指导”,使学生初知本课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其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或适时发问引入课文,或故事激趣引入课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以“学习指导”为窗口,理解课文。“学习指导”作为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不仅分析了课文的主…  相似文献   

18.
目前 ,语文教学的倾向是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 ,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学课文与做作文毫无关系 ,其实语文课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文章 ,通过分析引导 ,能使学生从中悟出写作的门径来。生活是写作之“源” ,这是常理 ,在这里我也不妨把语文课本比作写作之“流” ,利用课本这个“流”来引导学生写作 ,能使学生思维畅通 ,受益非浅。一 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给作文命题课本中的名言警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给人以启迪。首先 ,课文中许多名言警句其实也就是一个个明确的课题或论点。如写忧患意识就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作者思路,进行分段指导 四年级是学生学习分段的重要阶段,指导学生分段,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就提问:“课题是《爬山虎的脚》,课文中哪部分是在写爬山虎的脚呢?”学生读后很快弄清楚了第3—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范例,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结合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点拨、指导,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学生学有榜样。而随文练笔正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