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当语文教师——这是于漪老师的话。原话是:我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在学当语文教师。于漪在学,我们更要学,要在学,要一辈子学。学当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学着做两点:一、学着热爱我们的学生1.面对学生,我常怀愧疚感大凡学生考上好的学校,我常会回到家中,倒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想:假如当初这些学生换作别的老师来教,假如后来我换作别的方法去教,也许他们考上的,远不是今天这一所所学校!  相似文献   

2.
有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后,总有一种困惑:“语文是最容易学的,可成绩为什么总是这么差?”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语文的学习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因为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需要用经历、情感、汗水去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对此深有感触:语文的学习贯穿于孩子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语文、用语文。除去每天的在校时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庭中,与家长有着密切的接触,这同样是学习语文的好机会。如果说教师教给学生“把生活提炼成艺术”是在教孩子语文,那么家长教给孩子实实在在的生活同…  相似文献   

3.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4.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的真善美经过提炼,都被浓缩到语文中。学生活泼可爱,天性爱玩,爱新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学习倦怠,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快乐中学,在学中体会快乐,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使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很多教师认为,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但笔者认为语文是个例外。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学生离开了社会这个大课堂,那么他的语文水平应不会太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界专家的共识,也是高考语文成绩佼佼者的制胜法宝。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特别突出。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如人际交往、信息交流、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等都离不开语文。社会处处有语文。人人天天学语文、用语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提倡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针对以往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片面夸大语文工具性而采取机械性训练,并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不良倾向而言的。其目的是重新科学地估计并准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工作、学习、生活无处不有语文,无处不用语文。一个人除了搞好本专业外,总需要与人交往,总需要不断地提高或学习别人的技术和经验,或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给别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语文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至容 《小学生》2013,(3):46-46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进行交流,是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0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强调的是教,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被动的学。这样忽略了读,也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因而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常想:为什么学生对动画片乐此不疲,对看语文教材就感到厌烦呢?是语文教材不好吗?不,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内容新颖,知识丰富,思想崇高。学生厌烦的主要原因是把它当做了“教材”,似乎学语文就是按教材学。照教材教,“教材”没有成为引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例子,却成了束缚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绳索。针对这种情况,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传授他们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按所教的方法自己广泛探索,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将这些方法归纳为读书“四部曲”。  相似文献   

9.
人生活的目的和实际结果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语文是人生活的结晶,学语文,用语文自然也是为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语文起源于劳动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学语文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学会运用语言的课程,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习得言语能力。但是,语文好像给人一个错误的印象,即不怎么用功,也不会考得很差,也一样会用语文。之所以有人随便学学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那是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经常性用到,具备天然的条件。其实,如果不肯花费功夫,那语文一定不能考高分,语文能力一定不会很强。要想真正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必须把语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堂之外的学习,即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了课堂外的生活中,课堂之外、生活之中成了学习语文的又一个重要舞台。其实,叶圣陶先生在很早就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看法,实际是和现在的观念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王海英 《学周刊C版》2011,(8):131-131
一、语文学习活动 谈论语文教育,以往我们总是注重讨论“语文教学活动”而讨论“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地是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是一个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毫无疑问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时时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13.
滴水穿石     
刘美瑛 《陕西教育》2009,(7):105-105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加之职业所在,务必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究学习,改革创新,语文教师除本专业外,更应该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诵读的多了,语言表达水平也就自然会有所提高。即使是教自然科学,同样需要语文(或文学)功底。一个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人或常有语病、用语不当、言而无味的人,很难把书教好。因为学生不爱听他的话,必然要影响教学效果。实际上,还有比阅读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写作,写作是更高层次的学习,练笔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正>早些年,学校里安排教师任课,那些本事稀松平常的"二把刀",或者是刚入职的新人,反复掂量后就会跟校长提要求:教语文呗。在通常的印象中,教语文轻松容易,一般人都能够胜任,马马虎虎就能对付过去,也不会出什么娄子。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我教过二十几年语文后,以教研员的身份观察众多教师的课堂时,我发现:当个平庸的语文教师容易,当个出色的语文教师,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在学校里,给孩子们终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以语文教师居多。有很多  相似文献   

15.
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对德国人的严肃、守时有所耳闻。在德国留学几年,对德国人的认识也日渐加深。刚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德国小伙子,在学汉语,打算去中国国内大学做海外学习。我们就做了学语言的拍档。我教他汉语,他指导我德语。每次说好的学习时间,他都是一分不差地准时按响门铃,让我颇为佩服他的时间观念,同时也挺纳闷的,他怎么就能做到一分不差呢?  相似文献   

16.
<正>教研员不同于普通教师,他是教师的教师,在学、做、研方面应成为教师的榜样和典范。我从事教育工作40年,其中有20多年任专兼职教研员。怎么做好教研员呢?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研员应该做个“十者”先生。一、做教育理念的先学者教育工作,理念先行,教研员应该先学一步。教研员只有坚持先学一步,学好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史、教育哲学知识,才能扩大自己的教育理论视野,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牛建国 《快乐阅读》2011,(15):26-27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学语文、教师教语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文 《青海教育》2010,(3):27-27
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说:“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每一位语文教师向创新型的教师转变,开阔视野,树立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提高驾驭语文教学的能力,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用语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