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闯  江磊 《传媒》2006,(5):50-52
继2005年央视和湖南卫视分别在其独播剧《京华烟云》和《大长今》播映期间赢得创记录的收视率与广告收入之后,同时也在央视总结了因为没有买断《亮剑》与《武林外传》等电视剧的独播权而被地方电视台瓜分上亿元的广告收入的教训之后,2006年的初春,央视与以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代表的各省级卫视为争夺收视率而展开了购买独播剧的激烈资本竞争.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芒果台"的湖南卫视,在省级卫视中,拥有无人能敌的制作团队、优质节目、明星主持和市场占有率,以绝对的优势称霸"卫视江湖"多年。2010年底,一颗鲜红的"荔枝"突然吸引无数观众的目光,大有盖过"芒果"之势。这就是被观众戏称为"荔枝台"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欢喜冤家》《老公看你的》已经成为全国很多观众的首选。据索福瑞34城市收视调查,江苏卫视的《欢喜冤家》《老公看你的》首播成绩都拿下了同时段收视第一的宝座。  相似文献   

3.
叶欢  陶政 《新闻世界》2010,(10):69-70
《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2008年开播的具有较高收视率的一档"脱口秀"节目,本文试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解析该节目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咬文嚼字》杂志刊文指出,"甄嬛"的"嬛"字在《甄嬛传》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昔日冷僻的"嬛"字因热播大剧《甄嬛传》一夜间妇孺皆知,电视剧制作方的一个失误,让几亿国人跟着读错。  相似文献   

5.
随着《宫》的热播,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将目光投向穿越类题材,一时间,电视荧屏上穿越成风。观众的态度也是旗帜鲜明,有的爱的如痴如醉,有的则认为"粗制滥造"、"不尊重历史"、"山寨"而坚决抵制。穿越剧在观众们的爱与恨中收视一路飘红。穿越剧究竟魅力何在,未来还能走多远,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卫视现象”的营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浩然 《视听界》2006,(3):62-63
1997年1月1日,湖南电视台一套节目正式通过亚洲2号卫星传送,呼号“湖南卫视”,互联网域名为www.hunantv.com。湖南卫视上星播出之后,推出了《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晚间新闻》、《新青年》、《音乐不断》、《今日谈》等一系列名牌栏目,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确立了频道强势品牌地位。“快乐旋风”、“玫瑰花香”,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湖南电视现象”。事实上,湖南卫视一轮又一轮的节目创新,收获的不仅仅是收视率的攀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广告收入,更多的是提升了湖南卫视的品牌价值,在国内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我们羡慕、…  相似文献   

7.
肖柳 《声屏世界》2004,(9):43-45
2004年春节前后,湖南卫视隆重推出自行拍摄制作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古装电视剧《还珠格格三》(以下简称《还三》)。由于成功的市场营销,《还三》为湖南卫视创造了近年来电视剧收视的最高纪录,也为频道创造了可观的广告收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频道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琼 《声屏世界》2011,(5):38-40
2010年的电视圈异常热闹,300多部电视剧和种类繁多的综艺节目让观众应接不暇。《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一系列"零门槛"节目的迅速走红,以及明星娱乐、选秀风潮的日趋平淡,预示着中国电视已经提前进入了"后选秀、后综艺"时代。纵观往年的电视台竞争,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可撼动,湖南卫视的老二位置也无人动摇,其他卫视你争我夺的只是"季军"地位。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把《超级女声》推向全国,产生了不凡的效果,成为继《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后,湖南卫视推出的第三个娱乐品牌。在中国各省级电视台开始萌发频道定位意识时,“快乐中国”的定位在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省级卫视竞争中,开创了一条品牌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湖南卫视凭借“快乐中国”的旗号,创造着辉煌。但同时,又在娱乐与电视媒体社会责任之间品味着失落与无奈。  相似文献   

10.
李孝娴 《声屏世界》2007,(11):38-39
2006年,对大多数观众而言,真人秀节目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央视的《梦想中国》《非常6+1》,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各种真人选秀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占据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成为电视观众的新宠,2006年也被冠以“选秀大年”的称号。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炉,仍采用分赛区海选、步步晋级的方式,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甄选演员。  相似文献   

11.
“电视湘军”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妤 《当代传播》2008,(6):126-127
湖南卫视近年来可谓声名鹊起,《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等一个又一个颇具全国影响力的电视栏目,不仅使何炅、李湘、汪涵等一批主持人成为受到追捧的明星,也使湖南卫视异军突起,成为格外引人瞩目的一家省级卫视。  相似文献   

12.
这年头,倘若你没听说过“山寨”,那就OUT(落伍)了。从具有超强扬声功能的“山寨手机”,到让人啼笑皆非的“山寨春晚”,从《新闻联播》对“山寨”的破格关注,到倪萍大姐对“山寨”的严厉抨击……“山寨”就像“病毒”一样在全社会迅速传播开来,甚至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日常问候语。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山寨”成为流行语之一。一时间“山寨”好似一种时代文化。任鹏飞在《小康》杂志撰文说:虽然说“山寨”文化也有些亮点,但是一哄而上的“山寨”作品能有几部留下痕迹?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08,(6)
《幸运52》被停播电视娱乐节目的冬天到了?;《李小龙传奇》成央视八年收视最高剧;湖南卫视明年再度启动“快男”、“星姐”上星;剧情人物雷同“实属巧合”荧屏刮起“山寨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12,(1):80-80
2011年10月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倾世皇妃》,8天内在某视频网站的点击率超过一亿,而此前的另一部电视剧《步步惊心》在各大网站上的点播率更是数字惊人。视频网站这种人气激增的蓬勃状态让不少人惊呼:电视剧的“网播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6.
因为一部电视剧——新《水浒传》的播放时间,近期多家卫视频道和视频网站之间展开了"口水仗"。有卫视频道指责网络播放的新《水浒传》存在"抢播"现象,但网站方面却认为自己没错。最终,经广电总局多方协调,  相似文献   

17.
"叫座"与"叫好"之间的差异比比皆是,总叫人困惑不已。2010年和2011年度全国电视剧收视率前40位的电视剧中,仅有《我是特种兵》《毛岸英》《解放大西南》《幸福来敲门》等11部获得第28届"飞天奖",前3位无一获奖,前10位仅3部获奖①。这个差异和2012年度喝倒彩的电影"金扫帚奖"形成奇特对称,即70%的好评节目不受观众关注,70%的热门节目获差评②。  相似文献   

18.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章于炎博士介绍,在当今美国报界,以媒介融合为指向的"全媒体报道"已经比较普及。无论是《今日美国报》、《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之类的大报社,还是影响力较小的中小报社,都在近两年普及了"全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20.
尚弓 《军事记者》2011,(10):57-57
近几年来,在各种传播媒体上,"雄关漫道"这个词语被使用的频率很高。如八一厂出品的一部宏伟革命史诗电视剧,片名就叫《雄关漫道》。前不久,香港凤凰卫视有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专题报道,片名叫《雄关漫道——抗日战争记忆》。至于评论、诗歌等等,此词语更非鲜见。很显然,上述种种使用"雄关漫道"这个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