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艺术并不是一门独立术,它与生活艺术密切相可以说不懂得生活艺术就写不术性强的作文来。在《妈妈爱吃鱼骨头》续尾的作文练习中,两个同学的就说明了这一点。《妈妈爱吃头》原文情节是这样的:吃鱼时妈总挑鱼头和鱼骨头吃,我问为什么这么爱吃鱼骨头,妈妈不回答我。一次我和妈妈到外做客,从外婆的口中,我终于弄其中的原因。其实妈妈也不是欢吃鱼骨头,只是想把鱼肉留吃,才这样做的。一位同学续写道:“再吃鱼时,我要让妈妈吃鱼要是妈妈再吃头,我就不吃饭另一位同学续尾道:“又吃鱼我先占了个鱼吃。妈妈不解地‘你怎么吃起头?’…  相似文献   

2.
担心妈妈     
我的妈妈总爱担心我,我做什么事她都不放心,喜欢大惊小怪。我就叫她“担心妈妈”。一次,我一个人从奶奶家回来,妈妈知道了,大叫道:“哎呀宝贝,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会迷路的呀!”“妈妈,我没有迷路!”“不!你会迷路的。”妈妈还是固执地说。还有一次,外婆来看我,吃饭的时候,妈妈忙着和外婆说话,顾不上给我剔〔t〕ī鱼骨头,我就自己夹了一块鱼吃。等到妈妈回过头来,她立刻瞪大了眼睛,还一把抢过了我手中的筷子。“妈妈!”我很不高兴地喊道。“小宝贝,鱼刺会扎着你的呀!”说着,妈妈还硬逼着我张大嘴巴给她检查,好像鱼刺已经扎破了我的喉咙。说…  相似文献   

3.
妈妈每天早上到小镇上卖蔬菜。自从我懂事起,早上和中午,我都要给妈妈送饭。爸爸用饭盒装好,叫我送去给妈妈吃。我也从来没看饭盒里是什么。是什么。我没吃过米粉,早就想吃一回。有一次,我给妈妈送饭,对她说我想吃米粉。妈妈愣了一下,然后带我买了一碗米粉,妈妈当时没说什么。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又想吃米粉,妈妈对我说:“要是你爸爸不吃你会吃吗?”我不明白:“妈妈怎么要问这个?”妈妈说:“我只想告诉你,你爸爸从来不会一个人吃米粉,妈妈也不会。”我说:“为什么呢?”妈妈说:“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妈妈又说:“在我们这个…  相似文献   

4.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素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7,(5)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与学生一起欣赏陈运松的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文章写了“妈妈”、“外婆”、“妻子”三代母亲自己吃鱼头,把鱼肉省给孩子吃的故事,以小见大地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褒扬了中国女性克己为子的传统美德。选材精巧,立意深刻,读来催人泪下。不少同学在谈阅读感受时说:“我妈妈也‘喜欢’吃鱼头,可我原来怎么没发现呢?”是啊,我们为什么没发现呢?其实,我们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到处充满着感动,只是许多同学往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心感受放任自  相似文献   

7.
开心QQ糖     
为什么魏同学打电话给何同学,何同学不在家。于是,他妈妈接电话:“喂!他不在家,请问你贵姓呀?”魏同学:“我姓魏。”何妈妈:“魏什么?”魏同学:“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爸爸姓魏,所以我就跟着姓魏了。” 一根鱼骨头老师:“我们人体中共有大小206根骨头。”学生:“我有207根。”老师:“你怎么会多一根呢?”学生:“今天早晨我吃下一根鱼骨头。” 靠山学生:“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写错了。”老师:“没错啊!”学生:“我是‘峰’,你写成‘峯’了。”老师:“这俩字可通用。”学生:“可我爷爷说,那样我才会有靠山。” 做好事课堂上,老师正在表扬做…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有数不清的“不喜欢”,但这种“不喜欢”却是一种无形的母爱。这样的情景我永远也忘不了:每当我想把可口的食品与妈妈分享时,妈妈总会说:“不用了,还是你吃吧!我的胃不喜欢这个。”当一盘香喷喷的红烧肉摆在我面前时,妈妈就会把瘦肉夹进我的碗里,自己吃剩下的,还若无其事地说:“我怕吃多了不容易消化,所以不喜欢多吃。”当我把各种高级食品给妈妈吃时,她总会说:“我不喜欢吃,你自己拿去吃吧!”这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母亲所饱含的深情。一个冬去春来的季节,桃子还没上市,但偶尔能在超市的水果摊上看到。新鲜的…  相似文献   

9.
口味不同     
真是怪事,小时候,我和妈妈的口味总是不同。那时,我家的主食是玉米饼子和地瓜,就的是咸菜,只要是我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总是“不喜欢”吃,妈妈说她和我的“口味”不同。比如,我喜欢吃白白的馒头,妈妈却“喜欢”吃黑馒头;我喜欢吃鱼肉,妈妈却喜欢吃鱼刺和鱼头;我喜欢吃瘦肉,妈妈却喜欢吃咸菜。  相似文献   

10.
妈妈误区:以自己的喜好教育孩子有些妈妈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孩子一定也不喜欢。这种预先给孩子灌输“哪种菜好吃,哪种菜不好吃”的思想,轻易地就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建议: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种类的营养食品,扩大孩子的选择范围。让孩子亲口尝一尝,即使孩子真的不喜欢,也应该鼓励他多吃一些。妈妈误区:勉强孩子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勉强孩子吃不喜欢吃的东西的做法可是大错特错了,孩子不但不会因为你的“高压政策”而喜欢上某种食物,反而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还会发生呕吐的情况。但也不能过分投其所好,只给孩子做他…  相似文献   

11.
小熊宝宝,妈妈不在家。我来陪你玩。 你妈妈去哪里啦?我爸爸去上班了,爸爸挣钱给豆豆买玩具,我爸爸可好了。我们吃饭吧,你用勺子吃饭,不可以乱扔勺子哦,乱扔勺子不乖,要打屁股。 你喜欢吃巧克力吗?巧克力可好吃了,我每天都吃,妈妈说只能吃一颗。等她下次给我吃,我就让你尝尝。  相似文献   

12.
亮亮从家里带来一只变形金刚,明明看见了,也想玩,就向亮亮借。可亮亮说:“你把手里的泡泡糖给我吃,那我就把变形金刚给你玩。”这样类似的交换现象,在幼儿园里是屡见不鲜的。其产生原因是百有好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种“交换”的氛围里。比如,孩子不肯洗脸,妈妈会说:“洗好脸,妈妈给你买巧克力。”孩子不愿睡觉,妈妈就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口味     
我妈妈个子高高的,不胖不瘦,由于过多的工作,皱纹早就爬到她脸上了,虽然她平时很少在家里吃饭,可是她的口味很特别。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一进门就闻到了烤肉的香味,妈妈说:“快来,我做好了你最喜欢吃的烤肉。”我放下书包就坐在椅子上等着吃饭了。吃饭时,我尽挑瘦肉吃,而妈妈只吃肥肉。妈妈说:“我喜欢吃肥肉。”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师道》2006,(3):5-5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上初中了,为了凑够男孩兄弟姐妹们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  相似文献   

15.
角色转换     
幼儿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在家庭生活中,我经常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和孩子进行角色转换,收效甚佳。儿子不喜欢吃青菜,这曾让我非常苦恼。一天,菜汤刚端上桌,儿子就喊:“妈妈,俺不吃青菜,你给俺拣出来!”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常问,我来当宝宝,你来当妈妈好吗?”儿子眼睛一亮,爽快地说:“噢!”我便学着儿子平时的样子,扭着身子,撅着嘴说:“俺不吃青菜!”儿子笑了,马上“教育”我:“青菜有营养,可好吃了。你看妈妈吃了它!”说完,就端起汤碗喝起来,一会儿功夫,一小碗汤就喝了个底  相似文献   

16.
吃过晚饭,我准备为孩子赶织毛衣,可毛线还没绕好,孩子的爸爸又在洗碗,我不觉自言自语地说起来:“只好我自己绕了。”这时,正在我旁边捏橡皮泥的孩子听了我的话,便好奇地问我:“妈妈,你绕毛线干什么呀?”我说:“给你织毛衣呀。”他忙说:“妈妈,你一个人不好绕,我来给你帮忙吧!”我不信地说:“你哪行?会把毛线弄乱弄脏的。别耽误我时间了。”“你总说我不行,不行,我不是已经学会了扫地、洗  相似文献   

17.
镜头一:“宝宝,你快点,我们要迟到了!”年轻的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喂孩子吃饭,孩子到处跑,嘻嘻笑着不理妈妈的话。镜头二:“你怎么这么笨,上学了连个衣服也不会穿,你要让我给你穿一辈子衣服啊!”干练的妈妈一边埋怨着,一边快速地给孩子穿上衣服,孩子撅起嘴巴,悄悄地看了妈妈一眼。镜头三:“不要捣乱,快回你的房间看书去。你不会做就不要做,尽帮倒忙!”妈妈一边忙活着,一边把孩子推出厨房,不管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委屈还是不满。镜头四:“我每天辛辛苦苦,希望你能成才,学习好,生活好。到头来学习不上进,什么也不会做,看你以后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18.
故事的故事     
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天,他不想吃饭,于是妈妈罚他站在门外,然后给屋子里那些听话的孩子讲起一个小故事来。当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发现妈妈在讲故事,哭闹的声音就小了一点儿,因为他想听听妈妈讲的故事。平时他最爱听故事了。这时候妈妈大声说道:“你现在听话,愿意吃饭的话,那么,孩子,我就让你进来听我讲故事。”可是,这孩子仍在抽抽搭搭地哭,当他听到妈妈的喊话声时,又马上大声哭闹起来,就连非常想听故事也不顾了。这时候,有一只老鼠从她的洞里跑了出来,问道:“小孩,你究竟为什么哭呀?我的小老鼠们都在吃肥肉,他们被你的哭闹声吓得呛(qiān%)…  相似文献   

19.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3、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  相似文献   

20.
唉,这孩子真爱吃零食! 妈妈:这孩子吃饭时最难伺侯。这也不要吃,那也不要吃。真急死人了! 爸爸:是不是因为零食吃得太多了? 妈妈:多什么!今儿就是吃了一块冰砖、两块雪糕、一瓶桔子水、几块巧克力和一点华夫饼干。你给他吃过什么东西了? 爸爸:我只给他吃了一杯麦乳精和几粒糖。睡觉的时候,奶奶把饼干筒放在他枕头旁边,也不知他吃了多少。老师:为什么要让孩子吃这么多零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