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联党和国家对苏联出版业的发展和经营的决定权很大,各个出版社作为企业作重大抉择的余地很小。近几年来在苏联有些这样的公开看法:中央文化教育事业,包括出版机构在内,在处理创作过程的问题上应更为灵活和更富于想象力,应限于掌管协调工作,为出版计划制定大政方针,指定最重要的创作题目;有些人建议在经济问题和编辑工作方面应给予出版社更大的自主权,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仍控制很严。本章所述内容包括出版社对其上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举行了全苏晚报工作讨论会."莫斯科晚报"的编辑福米切夫同志概括了讨论会参加者的意见,他说晚报应该是日报的补充.我们尽量不使晚报成为日报的翻版,不去重复日报的消息.晚报和日报不同的就在于.我们不发表官方的文件,而为了使官方文件能得到普及,我们就去朵访和了解对文件的反映,等等."新西伯利亚晚报"的编辑波诺玛列夫同志说:报纸要为让者提供新鲜的题材.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则引用日报,简短扼要地向让  相似文献   

3.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1918年6月6日,在当时的首都彼得格勒钟楼大街正式成立了一家私人出版社——人面鸟出版社。它的创始人是苏联图书出版大师萨穆伊尔·米罗诺维奇·阿良斯基。人面鸟出版社的诞生在当时被认为是苏联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人面鸟出版社的组织者萨·米·阿良斯基当时并不富有,他创办人面鸟出版社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对著名诗人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布洛克的热爱和敬慕。他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以布洛克为首的象征主义派诗人和作家们出版他们的作品。萨·米·阿良斯基是出版社的唯一工作人员.组稿,编辑,校对,发行,他都自己干。他还亲自请美术家为“人面鸟”的出版物画插图,作装帧设计。  相似文献   

4.
弗索,伦敦一家较激进的出版社与苏联国际关系出版社达成一项协议,弗索出版社在苏联与西方之间最先建立联合出版公司。为此,双方于今年5月2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签字仪式。联合公司将在弗索出版社的领导下工作,出版的图书用英语和俄语在苏联和西方国家发行。联合公司由双方共同拥有,并分摊运转资金。弗索出版社总经理考林。罗宾逊说:“弗索出版社加入这项协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们想通过这种途径向苏联提供西方评论,同样,把苏联对西方的评论提供给我  相似文献   

5.
苏联著名编辑塔·波·伏尤科娃曾经在全苏广播电台、儿童文学出版社和教育出版社工作长达30多年,退休后写了一本自述其编辑生涯的书——《八十五次喜与忧》。此书1980年在苏联初版问世后,受到了读者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苏文化协定,苏联出版代表团一行三人,应文化部的邀请,于8月15日至23日访问了我国。代表团团长是苏联国家出版委员会委员莫尔达万,两名团员分别是苏联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巴诺夫和苏联国家出版委员会对外联络局副局长巴甫洛夫。苏联出版代表团应邀访问我国,二十多年来还是首次。莫尔达万等同志在北京和上海时,受到出版界的欢迎。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国家出版局副局长刘杲在京会见了  相似文献   

7.
在莫斯科国际书展期间,我们出版对外贸易公司的几位同志,曾访问了苏联的世界出版社、俄语出版社和全苏国内图书贸易公司。现将我所了解到的情况,简单介绍于下。 (一)世界出版社世界出版社是苏联国家出版委员会所属的专业性出版机构。它的任务是出版翻译著作,包括把俄文译成外文、外文译成俄文的图书。  相似文献   

8.
苏联《书的世界》通讯员B·谢尔格耶娃向苏联几个中央出版社提出了下列问题: 今年出书计划的特点和主要方针是什么? 预计要有哪些出版计划措施? 出版社对苏联国内最重要的事件将有何反映? 出版社将以哪些有趣的图书来充实各图书馆和弘人藏书? 政治书籍出版社副总编E·л·劳什卡列夫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介绍了该社出书计划的几个重点。一、今年出版计划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阐释和宣传苏共二十五大和随后几次中央全会决议精神的书籍; 二、出版关于苏联新宪法的书籍,阐述苏联宪法的内容、意义和它与各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苏联考察期间,了解到苏联出版界的一些情况,现将有关出版改革的一些部分介绍如下: 苏联共有264家出版社,一年出版8万多种书,在世界名列前茅。目前出版改革刚刚起步,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一)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以往,出版社所有出书选题必须经过国家出版委员会(苏联政府的一个正部级管理出版的职能部门)审批,现已把选题的决定权下放给出版社,国家出版委员会只保留宏观调控权。具体做法是:国家和共和国的出版委员会控制出版用纸,凡经出版委员会批准的选题,采取国家订货的办法,按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出版工作被誉为“人的工作”,尽管它不是一项极容易赚钱的工作;出版社编辑的社会地位较高,编辑工作很受欢迎,特别深受那些大学毕业的女性的欢迎。但是,要进出版社工作是相当不容易的。每年报考进出版社的人很多,真正能录取成为出版社职员的人却极少。如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5年接受200多人的报名考试,但经过考试面测,层层遴选,最后只录取了5人;该社的录取比率还算是比较高的。出版社对编辑的要求是比较严的。首先,要成为一个编辑,学历很重要,编辑绝  相似文献   

11.
陶膺 《出版史料》2003,(3):62-62
1949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学者米哈伊洛夫著《在苏联地图上》一书,同时苏联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不久,天下出版社(在北京东城草厂胡同)根据英文版译成中文出版(书名为《苏联地理》),印过5000册。1952年9月间,天下出版社因将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是把该社若干种图书以“现时读者似还需要”为理由,写信给人民出版社要求转移版权,希望继续印行。《苏联地理》(即《在苏联地图上》),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苏联出版印刷业规模很大,其出版社有200多家,书店超过一万七千个,售书亭达四万三千多。苏联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出版物是政治、经济类图书,包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苏共中央全会文献、有关苏联发展远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以及哲学、社会学、法学等。马、恩著作用52种苏联各民族语言和47种外国语言在苏联出版近四千次,总发行量为一亿四千多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图书馆工作者代表团于1956年10月4日至19日到苏联进行访间。代表团的组成人员有高等教育国务秘书、科学图书馆馆长施密达同志(代表团团长)、莱比锡图书局长费利什迈那同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立柏林图书馆馆长昆则教授、席勒大学图书馆长泽利布迈那同志等人。代表团在莫斯科的期间内,曾访问了苏联科学院科学技术情报研宄所、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基本图书馆、苏联高等教育部国立科学图书馆、苏联国立外文图书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苏联图书出版局、苏联文化部图书馆局、外文出版社及其他的图书馆与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苏两国出版界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曾经成为我国出版工作“楷模”的苏联,现在的情况又怎样了呢?对此大家甚为关注。近几年来,随着两国出版代表团的互访,两年一度的莫斯科国际书展活动以及两国出版社对口交换出版物和进行合作出版,特别是1985年以苏联国家出版、印刷和图书贸易委员会委员莫达迈为团长的苏联出版代表团来华访问,使我们对苏联出版工作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对这些情况做了一些整理,供出版同行们参考。图书出版的数据苏联每年出版图书的数量,号称世界第二。其实按苏联的统计惯例,历来把非正式出版物也统计在内。1984年苏联公布的8.4万种图书,实际上正式出版的图书只有4.9万种,其余3.5万种图书都属于非正式的出  相似文献   

15.
王迎胜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8-5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出版事业蒸蒸日上,创建了一批国营出版社,对私营出版机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我国出版社已达101个,其中包括54个中央出版社,47个省市地方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共有64个出版社参与了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活动。1 主要出版社及出版活动在1949—1976年间,我国翻译并出版了734部苏联作家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和上海新  相似文献   

16.
苏联国家出版委员会于1987年12月作出了关于促进出版社机构改革,实行民主化管理的决定。对此国家出版委员会主席 M·涅纳舍夫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目前正在实施的新的步骤:各出版社已逐步转向独立拟制和确定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要保证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做大做强出版社,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发挥编辑工作的重要作用。编辑加工书稿,基本上是个人劳动,这个特点决定了编辑活动的好坏主要靠编辑的自觉性。编辑自觉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素质的高低。所以,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个人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新闻出版业正在广泛开展的“三项  相似文献   

18.
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国家出版局在上海召开了编辑工作座谈会,就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以后,如何提高出版社编辑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了讨论。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出版局、上海各出版社、上海新华书店的代表和负责同志共五十余人。座谈会上,着重讨论了编辑队伍的建设、三审制、编辑职称、编辑进修、出版社的体制等问题。同志们踊跃发言,会议开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9.
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整个国家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近些年来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在对国家整个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出版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为什么在这些国家里,都会发生对现行的国家管理体制以及出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苏联国家管理体制的传统模式上去认识。长期以来,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时,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认识,都把苏联的模式看做是唯一的样板。苏联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把经济、文化、教育、出版等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国家,形成了一种集权型模式。单从对出版事业的管理来看,不论是出版社的经营,出版社职工的工资,出版社干部的任命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不疑教诲     
跨出校门就进出版社,一干十余年。意识里“工作”等于“编辑”,“单位”等于“出版社”。人就这样被自己固定下来。多年来,老编辑们每每教诲:编辑工作是大学问,是大文章。三十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