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实时BIA技术,探讨了蛋白A与小鼠免疫球蛋白G (MIgG)之间的相互作用,求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速率常数ka=5.07×104 (mol/L)-1s-1,kd=9.65×10-5(s-1),结合常数KA=5.25×108(mol/L)-1.同时使用蛋白A固定的传感片用于MIgG浓度的检测,在 0.64~ 12mg/L浓度区间内,MIgG的响应值与其浓度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床是中国第二大原生轻稀土矿床,萤石是矿区主要脉石矿物之一,碳酸岩和正长岩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稀土成矿存在密切联系.在过去萤石和碳酸岩 -正长岩杂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稀土成矿流体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的成因联系.矿区碳酸岩和正长岩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 87Sr 86Sr)0,( 143 Nd 144 Nd)0,206Pb 204Pb,208Pb 204Pb同位素比值,位于地幔端元EM1和EM2之间,它们是造山环境的产物.与稀土矿化共生的萤石显示不同的稀土配分模式,但是它们具有一致的Sr、Nd、Pb同位素比值,与碳酸岩和正长岩相似.这些表明不同稀土特征的萤石来自相同的源区,稀土成矿流体与碳酸岩和正长岩岩浆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以环戊基甲基酮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酮连氮化合物(环戊基甲基酮连氮,C14N2H24),采用1H NMR、13C NMR和IR表征确认产物的结构,并通过Gaussian 09计算对产物分子构型进行解析,表明(1E,2E)为最稳定构型;同时测定环戊基甲基酮连氮在常压下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沸点(Tb,238.4℃)、熔点(Tm,-38.2℃)、密度(ρ,0.910~0.969 g·cm-3)、动态黏度(η,2.35~13.17 mPa·s)和比热容(Cp,2.97~3.63 J·g-1·℃-1),并根据密度计算其等压热膨胀系数(α,8.26×10-4~8.75×10-4-1)。结果显示ρ、η与温度呈负相关,Cpα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垃圾焚烧厂排放重金属Pb的吸入性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CALPUFF模式模拟某市多个垃圾焚烧厂排放重金属Pb浓度的空间分布,进而对Pb的吸入性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受局地气象条件及地形等影响,Pb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及地形依赖性特征.秋冬季扩散范围较大,地面浓度高值区位于西南部,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分别为7.9×10-3和7.0×10-3μg/m3,春夏季扩散范围相对较小,浓度高值出现在中部,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5.4×10-3和7.5×10-3μg/m3.各季节健康风险分布与地面质量浓度分布一致,儿童的暴露风险是成人的近2倍,成年男性暴露风险比女性稍高,但均远低于USEPA推荐的非致癌风险参考值,风险增量不及背景浓度下风险值的4%.  相似文献   

5.
使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济南市2011年春、夏、秋、冬季大气气溶胶中PM2.5样品,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PM2.5样品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研究PM2.5中PAHs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PM2.5中16种PAHs的全年总浓度变化范围为1.94~92.19 ng·m-3,且浓度水平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秋、冬季灰霾天PAHs浓度明显升高.诊断参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指出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燃烧和生物质燃烧是PM2.5中PAHs的主要污染源.4个季节灰霾天的BEQ平均值和CR平均值均高于清洁天,秋、冬季灰霾天BEQ平均值(5.32ng·m-3,8.65 ng·m-3)和CR平均值(5.85×10-6,8.88×10-6)明显高于春、夏季灰霾天的BEQ值(3.31ng·m-3,2.63ng·m-3)和CR值(3.64×10-6,2.89×10-6),表明济南市秋、冬季灰霾污染的健康风险高.  相似文献   

6.
溶解碳随森林溪流水体流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碳源汇过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解溪流水体溶解碳输出的潜在能力,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溪流径流量最大的降雨季节,在集水区4.31 km2的范围内,调查所有15条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集水区面积溶解碳的最大年输出速率为12.99×103 kg·km-2。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集水区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3.56×10-2、2.12×10-2和1.43×10-2 g·m-2·d-1;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溪流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2.01×103、1.20×103和0.81×103 kg·m-2·d-1。长度大于30 m的溪流,全碳和无机碳的浓度表现为源头>入河口,而有机碳的浓度则相反;长度小于30 m的溪流,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浓度均表现为入河口>源头。这些结果表明,降雨季节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水体流动导致大量溶解碳的流失。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气候变化情景下高山森林陆地系统与水体间的生态联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假设{Zn;n=0,1,2,…}是一个随机环境中的分枝随机游动(即质点在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还作直线上随机游动), ξ ={ξ012,…} 为环境过程. 记Z(n,x)为落在区间(-∞, x]中的第n代质点的个数,fξn(s)=∑j=0 pξn(j)sj 为第n代个体的生成函数, mξn=fξn' (1). 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存在随机序列{tn}使得Z(n,tn)(∏i=0n-1mξi)-1均方收敛到一个随机变量.对于依赖于代的分枝随机游动,仍有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定量化分析不同遥感观测卫星所反演的大气CO2浓度之间的差异,对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准确揭示全球大气CO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CarbonTracker模型模拟的大气CO2廓线数据对SCIAMACHY、GOSAT和OCO-2卫星反演的大气CO2柱浓度数据进行校正,并通过计算卫星校正前后的差值分析不同卫星观测平台对大气廓线的响应差异。同时比较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的各卫星观测所刻画的大气CO2柱浓度变化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CIAMACHY的差值明显大于其他2颗卫星,且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区域分别显示(-0.25±0.15)×10-6和(-0.38±0.25)×10-6的浓度差异。消除这些差异后,3颗卫星的CO2柱浓度观测数据显示相似的季节变化、年变化特征以及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数据可用来整合这3颗卫星由于观测仪器响应和时空尺度不同所引起的大气CO2柱浓度数据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长周期、高Q值的扭秤,并选择恒温、隔振、电磁屏蔽以及外界引力干扰小的实验环境,从而有效克服传统扭秤实验中扭丝的滞弹性和热弹性等影响,采用扭秤周期法在 105×10-6相对精度上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为了进一步提高G的测量精度,还系统研究了精密扭秤实验的各种系统误差及其对G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盐分含量高,综合利用难。赤泥堆存的环境安全问题正严重威胁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土柱淋溶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处理(G0:不添加石膏;G2:添加2%的石膏;G4:添加4%的石膏)条件下,石膏对赤泥盐分离子迁移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G0相比,G2和G4的初渗率、稳渗率和平均渗透率分别提高31%~36%、16%~33%和9.3%~35%。G0、G2和G4渗滤液的pH值变化范围分别为8.3~9.4、8.8~10.0和9.0~9.8;EC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0~4.0、5.8~7.2和5.2~7.5 mS·cm-1。石膏有利于渗滤液中Na+、K+和CO32-的迁移,为赤泥堆场盐分调控及赤泥土壤化处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熊耳山前河地区金矿是熊耳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矿之一,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区。该金矿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以深部幔源为主,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以熊耳山前河金矿为例,搭建区域成矿的二维地质模型,分别进行稳态与瞬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合理的岩体和断层参数条件下,来自岩浆的高温成矿流体沿断裂带流动,加热断层及其围岩,可以达到成矿需要的温度和压力。热液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液在断层带中流过携带的物质和热量。流体传递的总热量与断层宽度、热液源头的流体温度压力、断层渗透率的大小等有关。断层渗透率越高、源头压力越大、温度越高,断层内的热液流速就越大、平流传递的热流密度就越大;在同样热流密度下,如果断层越宽,则传输的总热量越大,更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达到在特定压力下利于金矿生成的温度,形成金矿。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由于断层带的渗透率可以变化几个数量级,它的影响尤为显著。当断层渗透率较低时,前河地区热液成矿系统达到稳定的适合成矿条件需要~1 Ma;而断层渗透率较高时,只需要千年尺度就可以达到稳定的适合成矿的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病原菌及其指示菌的数量变化状况.检测对象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军团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uidA基因的进水浓度在108拷贝数/mL左右,从进水到出水减少了2个数量级;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进水浓度在102~103拷贝数/mL左右,数量较少,并在后续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到检出限以下;军团菌16SrDNA基因在氧化沟内检出量较小,大约是10~102,但在出水样品中的数量与进水差别不大,在104~105拷贝数/mL左右.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人体血浆多相模型,研究了人体血浆体系中Tb(Ⅲ)物种的分布.结果表明,Tb(Ⅲ)的物种形式随着Tb(Ⅲ)的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Tb(Ⅲ)的量浓度低于4.000×10-8mol/L时,大部分Tb(Ⅲ)物种以可溶态存在;当Tb(Ⅲ)的量浓度高于4.000×10-8mol/L而低于1.667×10-2mol/L时,沉淀物种(TbPO4和Tb2(CO3)3)成为Tb(Ⅲ)的主要物种.可溶的Tb(Ⅲ)在量浓度低于1.0×10-4mol/L时,主要与运铁蛋白键合,分布于[Tb(Tf)]中;当Tb(Ⅲ)的量浓度高于1.0×10-4mol/L时,运铁蛋白耗尽,可溶的Tb(Ⅲ)主要分布于[Tb(HSA)],[Tb2(Tf)],[Tb(Ox)]和[Tb(Cit)]等物种中.  相似文献   

14.
超级陶粲装置(STCF)是未来计划的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机,将是目前正在运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亮度的100倍。利用亮度为2.5 fb-1质心能量在7 GeV的e+e-→qq模拟样本,研究STCF实验上电子湮灭产生单举带电π介子对或带电K介子对的Collins不对称度测量的精度。在预期积分亮度为1 ab-1(预期在STCF上采集一年的数据量)的情况下,预计ππX过程的Collins不对称度测量精度为10-4量级,KKX的测量精度为10-3量级。研究发现测量的不对称度的系统误差受本底水平与K-π误鉴别影响很大,因此在未来的STCF实验上采用契伦科夫探测器提高高动量的K-π鉴别能力对提高Collins碎裂函数测量精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