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决定着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室管理体制的主要实现目标是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管理体制架构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实验室建设委员会、归口领导机构、实验室与设备督查组。实验室类型可设置为四种行式:专业实验室、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综合开放型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新升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室建制、管理体制、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本校在实验室设置、管理及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对新升本科院校在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管理体制、更新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我国地方院校普遍采用的校院二级管理中心化建制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利弊因素剖析及这种体制下实验室主任工作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校院二级管理中心化建制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是我国一种从传统分散实验室建制向中心化建制过渡时期的好体制,第二,独立建制的中心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是一种比较好的替代制度,这种制度对已经确立中心化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实验室来说,比校院二级实验室管理体制更具有优越性;第三,针对独立建制中心化管理体制下的实验室主任,引进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可以实现实验室主任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4.
校级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刍议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分析了传统体制下实验室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着重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趋势,说明实验室建设要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规律,引入产业化管理模式,借鉴现代股份制企业管理体制,构建全新校级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32-235
以新疆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为重要契机,为改善实验室空间资源和提高实验室层次为目的,以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和管理运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建立有利于学校实验室效益最大化发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验室运行机制的总目标是保障实验室管理体制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便于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便于实验室管理体制目标的实现,便于实验室管理体制的运行。实验室建设委员会、归口管理机构、实验室与设备督查组的运行要制度化。专业实验室、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综合开放型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的运行要规范化。队伍建设、财务保障、设备配置的运行机制要健全。  相似文献   

7.
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加速实验室建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使专业实验室整体规划、管理体制、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队伍、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从而加速了实验室建设。  相似文献   

8.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实验室建设效益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为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实验室管理体制;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实验室“人、财、物”资源的综合效益。本文就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高等学校现有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开放式实验室以及提高实验室建设效益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总结了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分析,指出目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实验室管理体制实例的分析,阐述了对目前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