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写人记叙文和记事记叙文的区别写人的文章和记事的文章,有时候有一些交叉,但是要看它们的落脚点。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是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写人离不开事,记事离不开人。二、阅读写人、记事记叙文必备知识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读后要明白: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了。明白了这些就掌握了六要素。2.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相似文献   

2.
【写作指导】写人记事除了要交代记叙的要素外,还必须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安排好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每件事情总是随着时间的进程发展变化的,所以记叙文常常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如《一面》,这就是顺叙。顺叙是最基本的叙述顺序,它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分明。记叙文有时也可以不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而把后发生的事情提到前面,先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这是倒叙。采用倒叙手法,先把结果说出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助于突…  相似文献   

3.
初中记叙文写作要写出个性风采,要有写"新"人、写"新"事、表"新"情的写作意识,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写出赏心悦目的佳作。具体来说,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写作。一、选择特定情境的人,写出"新"样子初中生写记叙文习惯于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这使得初中生的记叙文人物往  相似文献   

4.
构篇,指文章的布局谋篇,也就是对写作材料所作的组织和安排。记叙文的构篇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下列几种。一、顺叙构篇顺叙构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文中叙述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按一定顺序交待有关情况,不能前后倒置。这种结构方式有下列几种:1.以时间推移为序。如《海上日出》一文,作者按”日出前——日出——日出后’的顺民写日出的美丽景色。2.以事们发展的顺序为展。冗《飞夺户定侨)一文,作者先写红军为什么要夺侨;授告写红军战工自敌人相的阎,争速度,论占夺侨闭沿阵地;而写日侨战义的场面;员后写夺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学会写记叙文是初中生写作的基本目标。在记叙文写作中,把事情叙述完整,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就为写复杂的记叙文打下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要做到叙事完整,具体来说要考  相似文献   

6.
单元系统自学方法导引及训练四川\龚志华一、记叙文单元自学法自学程序1.卡片摘要初中段可根据第二册记叙文知识短文《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要素》、《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要根据中心确立详略》、《叙述结合描写》、《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分章做知识要点摘录...  相似文献   

7.
教材原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5页第五单元写作《条理清楚》“写作实践”第三题: 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回家晚的原因是什么?回家后的情形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这些内容都可以写进文章里. 2.按照时间先后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写作顺序;也可以先写“回家最晚”的结果,再倒叙之前发生的事件.无论选择哪种顺序,都要注意条理清楚.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相似文献   

8.
翻开高中学生的作文本和考卷,绝大多数是写人或写事的记叙文,看多了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同学、老师的记叙文,猛然发现一篇写景记叙文,怎能不叫人惊喜?的确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多尝试一些新的写作角度,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目前普遍看来,高中生缺乏写作写景记叙文的意识,而就实际而言,这类文章其实也有其特定的写作规律,只要我们恰当引导,相信大多数高中生都能很快掌握各种诀窍,从而在写作时多一种选择,多一份胜算。本文就结合具体佳作谈谈高中生如何写好写景记叙文。  相似文献   

9.
作文     
作文第一课时复习要点审清文章的题目。小学生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审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清写作对象。小学生作文的对象,一般有人、事、物、景四个方面。审题时首先要明确写作的对象。如《榜样》,应该写一个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写人为主;《难忘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说话要做到“言之有序”,往往要先考虑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后说,应该怎么去说,力求把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述得有条有理,清楚明白;反之,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或急急忙忙把想到的一古脑儿“倒出”,就可能前言不搭后语,让听者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云。写文章也同样如此,杂乱无章就不成其文了。同学们现在接触到的作文大都是写人记事。而写人总是通过具体的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行、精神面貌的。事情无论大小,总有个起因原委、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因此,我们在叙述事情时,就得按照这一客观实际,循“序”交待,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叙述清楚。  相似文献   

11.
一般写作教材都把:后发生的事放在前面写”称为倒叙,而把“先发生的事放在后面写”称为顺叙,但后置部分与其后续部分都存在时间上的跳跃和情节上的断裂,其实倒叙既指前置部分,也指后置部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写作文,多数是写记叙文。小学生写的记叙文主要是记事和写人。其实,记事和写人往往是连在一起,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只是各有侧重罢了。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有许多类型,除前面介绍过的“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等两种外,还有一种便是“按规定的中心写人”。  相似文献   

13.
【一技】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写作中的最基本的一类,这种文体的训练目的在于通过描写人物来展现其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要写好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以事“托”人,显其个性。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物的特点总是在具体事例中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大家有一双慧眼,从人物众多的逸事掌故中,筛选出最能体现  相似文献   

14.
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语参杯”研讨会把记叙文写作教学作为活动主题,可谓独树一帜。这次活动力图改变作文教学严重的“无政府”现状和困惑教师已久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用什么教和怎么教”的问题,必将影响深远。下面,笔者结合活动中几节写事记叙文写作教学课例,谈谈写事记叙文写作教学该“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是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我把记叙文的写作看成是一项“心灵塑造工程”。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认为,中学记叙文的写作首先应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材的问题。同学们要选取那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只有自己先受到触动,才能感动读者。其次是怎么写,就是对选取来的人和事进行提炼、加工、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记叙文不外乎写人和事。天下的人和事太多了,究竟写什么好呢?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世上许多人和事,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但有些人和事永远不会…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具有“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写惯了记叙文的初中生学写议论文一般都从它起步,新课标要求初中生也必须掌握一事一议的写法。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成为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从所叙之事开始,做到以理服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具有“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写惯了记叙文的初中生学写议论文一般都从它起步,按规定初中生也必须掌握一事一议的写法。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成为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从所叙之事开始,做到以理服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共安排八次作文训练,内容有看图作文、缩写课文、写读后感、写简单的记叙文。要引导学生把从讲读课中学到的写作书法运用于作文实践,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教师要围绕这一重点,联系相关课又,结合各单元的“读写例话”,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一单元是看图作文,训练重点是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和作前先列提纲。1.观察。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先弄清图上画的谁,她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书桌上的台历知道这天是教师节,从课本、眼镜、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供材料记叙文已成为高考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它有更强的限制性:有的要求扩写,有的要求续写,有的要求写某一特定片断。不管哪一种形式,它的写作都必须符合记叙文的特点,此外,写作供材料记叙文还应在“四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在记叙文写作中,关键要写一人数事型记叙文,它是写好数人一事型记叙文的基础。   一、睹物思人法   以“实物”为线索,运用倒叙手法,触动人的感情,引起回忆。其情节为: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以“衬衫”的由来为线索,采用倒叙手法,扣住“一件珍贵的衬衫”,回忆“我”亲身经历的往事,歌颂周总理关怀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表现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意。   二、抒情议论法   以“中心”为线索,采用顺叙或插叙等手法,在写人记事部分的前面用抒情议论的语言,表明自己对所写人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