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爱国之情”牵动全篇──《中国石》教学构想文符顺忠,杨劲松《中国石》是一篇阅读课文。全文以细腻而优美的文笔叙述了作者在戈壁滩上拣到“中国石”以及战士们精心保管“中国石”的故事,表达了战士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本文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爱国情感主线。教...  相似文献   

2.
寒假期间我坚持观看了中央台的系列纪实片《奥运档案》,对比台前的辉煌绚烂,深感奥运背后隐藏着的故事更精彩,更令人震撼。《奥运档案》之五《鱼钩与长矛的故事》讲述了高志凯先生撰写的《鱼钩与长矛》一文对奥运会的安保问题提出了崭新的、建设性的独到意见。“鱼钩”与“长矛”理论,被迅速运用于实践,为奥运安保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930年前后,钟敬文撰《中国民间故事型式》一文,文中列出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45种,其中“水鬼与渔夫型”故事位于第二;其后,学者们对水鬼渔夫型故事的讨论颇多,但对于《聊斋志异)中“王六郎”故事的涵义,尚有许多讨论之空间,如“鬼魂报恩”、“厌胜之法”、“轮回与瓜代——常与非常”、“私利与道德——得失之抉择”以及“故事之流布与演化”等等。  相似文献   

4.
最近拜读了《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教师是如何被“发现”的》一文。颇受感染和教益,触动了我在做管理工作上长期冰封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丑小鸭》一文以童话的方式,讲述一只丑小鸭生下来就被别人瞧不起,被迫离家,后来发现自己竟是一只美丽天鹅的故事。 阅读教学要提倡创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教学《丑小鸭》一文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比如:善待弱者、自强自信等。在学完《丑小鸭》一文后,我给学生一些自由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其中一个学生问道:丑小鸭真能变成白天鹅吗?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学生甲:能,因为“剩下的那个特别大的蛋”就是天鹅蛋,只不过被鸭妈妈给孵出来了。所以在小鸭于眼里…  相似文献   

6.
水鬼渔夫故事析义--以聊斋志异王六郎故事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前后 ,钟敬文撰《中国民间故事型式》一文 ,文中列出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 4 5种 ,其中“水鬼与渔夫型”故事位于第二 ;其后 ,学者们对水鬼渔夫型故事的讨论颇多 ,但对于《聊斋志异》中“王六郎”故事的涵义 ,尚有许多讨论之空间 ,如“鬼魂报恩”、“厌胜之法”、“轮回与瓜代———常与非常”、“私利与道德———得失之抉择”以及“故事之流布与演化”等等。  相似文献   

7.
动画版《丁丁历险记》正式登陆中国了。“丁丁”是世界动画和漫画史上的经典作品,故事中的丁丁、白雪、阿道克船长、杜邦兄弟、卡尔库鲁斯教授、张等人物陪伴过好几代人。特别是其中一套《蓝莲花》,它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国,太有意思了!这些故事都是由一个叫埃尔热的爷爷创作的。1907年,一个名叫乔治斯·雷米的男婴诞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他就是后来创造了“丁丁”的漫画家埃尔热。“丁丁”这个卡通人物诞生75年来,全世界有无数的儿童为之痴迷。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根据埃尔热的漫画改编的39集同名系列动画片。小朋友们可以随同丁丁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在教材第六册“积累·运用七”中,《李四光》一文讲述了李四光专心致志研究石头的故事。本期刊发一篇《李四光的故事》,希望小读者喜欢。语文俱乐部  相似文献   

9.
《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会刊)1992年第2期《文摘耦合与文摘质量评价》一文,对1990年全国400余家文科学报被《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三家文摘权威刊物选文情况,作了统计与分析。在《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被摘编较多的前40名高校文科学  相似文献   

10.
《咬文嚼字》2002年第11期《老“童生”的辛酸泪》一文讲了两个读书人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唐代刘虚白屡试不第,穷愁潦倒,到老仍是一名生员;后来他年轻时的同窗好友裴坦做了主考官,刘虚白写了一首很感伤的诗送给主考官,打动了主考大人而被录  相似文献   

11.
刘美 《语文知识》2009,(4):39-40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的代表作,采用的依然是在中国文坛上流传了千年的“才子佳人”,故事模式。从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看,《小二黑结婚》颇符合“才子佳人”的故事要求。然而。正是通过“才子佳人”模式的故事结构,《小二黑结婚》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文本”,带给人以“快乐”而非“新生的极乐”。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故事报》1998年第5期第4版《尴尬二题》一文中有一句子:“阿莲曾经是个清纯的女孩子,所以我为之心动过心痛过。”句中作者将“心痛”与“心疼”混同了。“痛”与“疼”本义相同。“痛”,病也(《说文》)。“疼”,痛也(《广雅释训》)《说文》里无“疼”字,“疼”是唐时才出现的俗话词。“痛”与“疼”都有“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之意。如:头痛、肚子疼、心口疼痛等。在表示“惋惜、舍不得”的意思时,“心疼”与“心痛”通用,如巴金《关于〈激流〉》:“毁掉它们,我看着心疼。”《子夜》:“曾沧海捧起另一枝…  相似文献   

13.
《将相和》一课教学浅谈东北师大附小罗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将相和》一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讲述了蔺相如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被封为上卿的过程,以及因为职位比廉颇高而引起两人的矛盾,引出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了解蔺相...  相似文献   

14.
是金还是铜?     
问:小学历史《商鞅变法》一课中“南门徙木”故事里所说的金是黄金还是铜? 李石答:小学历史课《商鞅变法》中商鞅“南门徙木”取信于民的故事,取材于《史记·商君列传》。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汉字是有故事的,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我们一同走进中国汉字,去了解更多的汉字故事。读《“贝”的故事》“贝”字是怎么来的呢?读一读课文《“贝”的故事》,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读过《“贝”的故事》,相信你已经充分了解了“贝”字,给大家讲一讲“贝”字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6.
《我的故事》一文,小作者以深恶痛绝的口吻倾诉了他在上小学六年级时,新数学老师对他的几次“侮辱”,并发出了“我要维护我的尊严,我的人格”的强烈呐喊,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继 1999年第 1期上《秦观词探微》一文被《新华文摘》摘登之后, 2000年第 1期至第 3期又有 36篇(近 6成)稿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或选作索引。 36篇稿件中, 3篇全文转载, 33篇被选作索引。这是近日从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电子部提供的“转载表”上获悉的。 3篇全文转载的是 2000年第 1期上《书目与目录称谓的同异》和第 3期上《企业经营伦理:美国的实践与我国的现状及思考》、《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其中《书目与目录称谓的同异》一文作者系阜阳电大分校的张康同志。 我校学报自 1999年公开出版以来,先后被原省教委、安徽省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并自公开的第 1期就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2000年,我校学报又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华期刊展示网”。  相似文献   

18.
明媚  林泉 《留学生》2013,(8):8-10
电影《中国合伙人》火了,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也很火的关于“土鳖”“海归”和“愤青”三个人也代表了三类人,一起创业的故事。《中国合伙人》的英文译名为《AmericandreamsinChina》,意为“中国的美国梦”。虽然是以“美国梦”为背景,但影片实际讲述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间大变革背景下,三个小人物为改变自身命运,艰苦创业,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教材解读《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讲述了李时珍师徒为写《本草纲目》,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投宿一所“破败”的古寺的故事。故事围绕“夜宿古寺”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具体事件体现出了李时珍师徒“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对待学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中,本人循着“浓缩-瞄准-求证”这一线索,展开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木兰诗》和《石壕吏》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前者叙述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后者讲述石壕村里一个老妇人替“夫”从军的故事。两文的故事内容近似,但给人的感受却是一样“从军”两样“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