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综合能力考查,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新高考政策的要求,调整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来组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能深层次、高效率地进行数学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沈蓉 《时代教育》2014,(12):72-73
高校图书馆是将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然后提供给学生和教师进行阅读的地方,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心,在这种情况下,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革,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发展,从固定的服务模式向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转变,进而实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服务的目的,帮助学生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从大量信息中准确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源。本文主要分析了艺术院校图书馆服务个性化的内涵以及其制约因素,并根据艺术院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特征,提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措施和途径,以期为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流通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在多媒体技术普及、学生个性化凸显、电子阅读盛行等新形势下,流通工作具有新的特点,需改变以往管理方式以适应流通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发展。随着"个性化阅读"理念的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从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和个性化阅读教学三个维度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新高考改革要求,结合新高考改革要求分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价值,并从阅读目标设置、把握阅读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阐述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要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更需要不断调整图书馆建设方向,用具有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为读者提供有效的阅读服务。就高校图书馆建设以及在数字化阅读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进行探讨,提出建立特色数据库、提高馆员综合素养、"以人为本"丰富馆藏资源等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逐渐在我国高中阶段普及开来。它是一种新型的个性化教学组织方式,旨在打破传统固定教室的班级授课形式,尝试通过走班的形式推动个性化教育发展。个性化教育旨在根据个体的学习兴趣、需求为其提供适合的资源、工具支持,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而达到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目的。如何在选课走班背景下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如何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融入个性化教育理念将是此研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语文阅读中的必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2017-2023年新高考实用类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新高考政策实施后命题会呈现出的新变化,从而对其测评趋势进行猜想,为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与学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少华 《现代语文》2006,(10):79-79
伴随着高考改革的进程,阅读和写作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对语教与学均提出了新课题。针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种种流弊,新课程实施以来,语界就这一问题了热烈讨论并明确提出课堂阅读必须实行个性化道路的主张,影响深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点要落在学生身上,以往教师填鸭式的阅读教学已经不符合当今实际。一千个读一千个哈姆雷特,开展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个体阅读为基础的原则,把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为归宿,将课堂阅读切实归还给阅读的主体——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尚雪 《林区教学》2024,(3):100-104
专业优先的选考制度、选课走班的教学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了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新理念和个性化学习的新定位。赋权选择的高考导向更加突出个性化学习的特征,更加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意义,更加重视个性化学习质量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使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PISA学生测评项目关注学生科学、数学、阅读等核心素养,强调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的理念和技术,对建立普通高中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提升个性化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为此,可以运用如下策略,构建适应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下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通过关注背景,熟知学生个性化特征;通过关联终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依托技术,构建智能个性化辅导系统;通过精准反馈,坚持动态持续个性化评估。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地阅读,阅读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素材,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备战高考的压力下,在快餐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学生已经鲜有机会静下心来专心研读,探究文本的深刻意蕴。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握时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巧架桥梁,引"读"入胜。先要重视阅读的根本——"积累性阅读",然后传授创造性阅读的方法,提供个性化阅读的空间,进行"理解性阅读";同时重视拓展研读,深入研讨,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收获创造性阅读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新课改中对中学的语文课本作出了很大的改变。其中对于学生阅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阅读的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变化。新的语文课本中提倡学生要培养个性化阅读的习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培养。个性化阅读需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强调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在对个性化阅读进行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探讨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意义,期待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上花了那么多心思,每次考试包括对口高考语文阅读题、简答题的得分率却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技巧训练上,脱离了学生情感体验,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宗旨相违背。本文从创设民主平等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对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的评价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显然,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如何有效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一、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所谓阅读期待,是指由读者已有的阅读经验构成的主观知识经验系统。现代阅读心理研究表明,阅读就是读者将书面材料提供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提出的个性化阅读问题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阅读内容.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高考改革的趋势越发明显,很多省份在高考考点设置、考试科目组合、分值搭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需要明确新高考改革的动向,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重塑数学教学目标,更新数学教学方案,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本文分析新高考视角下数学学科考查点的变化,阐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探索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的接触,并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整合后建构出意义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而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是新时代的要求.能解放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中,因个性发展需要而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