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怖主义犯罪是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公害之一,正确的认识恐怖主义以及恐怖主义犯罪,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打击与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与战略意义。文章拟从刑事法学与犯罪学的角度界定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的防控对策,以期对我国防范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化过程中存在着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不明、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地位不清、反恐怖主义犯罪立法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性质不同认识而产生的。依据法理和司法实践,有必要在恐怖主义犯罪刑事化过程中完善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法规,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有效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3.
严密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法网,将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纳入法治轨道,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基本手段。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大多国家在本国国内法中也明确设置了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条款,我国刑法同样反映了惩治恐怖活动的法律决心。针对恐怖活动犯罪的特殊危害性,我国还应完善对恐怖活动犯罪的刑罚制度,以充分发挥刑罚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犯罪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安全的国际犯罪,但对恐怖主义和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取得共识。本文拟从国际条约、各国法律以及学者对于恐怖主义的定义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考察其历史演变对探究恐怖主义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带着历史的眼光去考察恐怖主义犯罪的渊源或许能够给我们以启发,恐怖主义犯罪与经济矛盾、民族矛盾、文化宗教矛盾有着直接渊源关系,大国间的利益冲突加剧了恐怖主义犯罪的盛行。  相似文献   

6.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种类包括"工具手段型"和"目标对象型"两种,其危害性比传统恐怖主义犯罪更强,不仅将网络作为犯罪工具且将其作为犯罪目标.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特有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以网络为辅助平台,利用网络传播恐怖主义信息、利用网络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利用网络筹集活动资金;以网络为目标对象,利用网络实施恐怖攻击.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有效的制裁思路应着眼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刑法规制的不足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立法的不足和完善,同时兼顾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制裁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7.
恐怖犯罪存在地域广且破坏性极强,打击恐怖犯罪需要完善的立法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为适应形势需要,我国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刑法中有关恐怖犯罪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立法调整,但是我国刑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尚不够严密和成熟,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需要进一步弥补。  相似文献   

8.
从恐怖犯罪的犯罪构成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出发,梳理和界定该罪概念上的内涵与外延,介绍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构成中有关犯罪主体、犯罪目的、犯罪手段及侵害对象等方面的学理观点和争论,理清脉络,并从国际刑法角度,谈在控制和减少恐怖主义犯罪方面国内立法完善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从而为防治和控制恐怖犯罪提供一些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9.
价值论把社会事实区分为"科学事实"与"价值事实",价值事实是主体性的事实。由于犯罪是一种价值事实,恐怖主义犯罪也是一种价值事实,因而,恐怖主义犯罪概念是具体主体的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作为最高层次主体的整个人类社会,因为存在一个普世接受的伦理与价值体系,以这种价值体系为基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就应当是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从恐怖犯罪的犯罪构成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出发,梳理和界定该罪概念上的内涵与外延,介绍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构成中有关犯罪主体、犯罪目的、犯罪手段及侵害对象等方面的学理观点和争论,理清脉络,并从国际刑法角度,谈在控制和减少恐怖主义犯罪方面国内立法完善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从而为防治和控制恐怖犯罪提供一些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四个新动向,根据这些新动向及现行刑事法律对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不足,提出了新疆防控恐怖主义犯罪的几点建议:首先在刑法中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罪名;其次规定恐怖主义犯罪的特殊减刑或免刑事由,以便强化瓦解恐怖主义犯罪组织和团伙的力度;最后提出对恐怖主义犯罪罪犯的刑事处罚应当增设没收财产刑和罚金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宣扬恐怖主义罪是为了预防恐怖主义犯罪而设定的危险犯,体现出反恐刑法的预防性特征.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就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存在类似之处.网络宣扬行为包括"美化型"宣扬以及"转发型"宣扬两种类型,我国已有判决中被入罪的多是网络空间中的"转发型"宣扬行为.宣扬恐怖主义犯罪不需要行为人具有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的犯罪目的.行为人对"宣扬恐怖主义物品"这一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应具有认识,否则可以排除故意.行为人也应认识到在网上宣扬和恐怖活动相关信息的违法性,在目前情况下,并不属于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不可排除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供指导。刑事政策主体、对象、手段、载体以及目标等构成反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要素。反恐怖主义犯罪应在联合国的统一领导下来制定和实施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应以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人作为其研究和调整的对象,应以规范手段的调整为主,非规范性的调整为辅,体现反恐怖主义犯罪目的的正义性,反恐行动的合法性、合作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是具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特征的"三股势力",影响新疆稳定的因素主要是"东突"等恐怖组织策动的以民族分裂为宗旨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暴力恐怖犯罪危害极大,反恐防暴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打击和遏制新疆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阐述了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现实危害,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犯罪的存在和蔓延,不仅造成广大无辜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随着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犯罪加剧,如何有效惩治与防范恐怖主义犯罪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恐怖犯罪的特征、产生原因等角度分析、研究控制恐怖主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犯罪是世界公认的社会毒瘤,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恐怖主义犯罪日趋严重化,越来越向着跨国犯罪、高科技犯罪的方向发展,"9·11"事件无疑是恐怖主义犯罪发展的高峰。基于此,世界各国都着手进行规制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规制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体系也渐趋形成。在未来,进一步规制恐怖主义犯罪,应当更注重国际合作,明晰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规制以及加强金融立法监管,严防恐怖主义犯罪洗钱等。  相似文献   

17.
国际反恐理念直接影响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管辖原则的确立,其中包括恐怖主义概念的界定,反恐理念下国际合作观;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全面地采用了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国旗国管辖和普遍管辖的原则,而其中的普遍管辖原则最为重要;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原则中存在特殊问题,如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适用、政治犯不引渡规则的排除、豁免权排除、时效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恐怖主义利用核等放射性物质进行恐怖袭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联合国大会于2005年4月通过了<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为预防和惩治核恐怖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鉴于此,应当将危害性极大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化,并应制定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具体罪名和刑罚,设立专门的机构,遵守特别的程序,加强国内监管和国际合作以更有效地预防核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与洗钱犯罪紧密相连,打击贩毒集团的洗钱行为是对其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致命打击。采取金融调查策略是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我国可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重构查证毒品洗钱行为的金融路线图以及立法和制度等方面完善毒品洗钱犯罪的金融调查。  相似文献   

20.
略论洗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由于洗钱犯罪的频繁发生,国内外法学界对此极为关注。文章从洗钱犯罪的由来,洗钱犯罪的含义及其防治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对洗钱犯罪的防治主要通过完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职能和加强对洗钱犯罪的打击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