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环境育人。由于校园文化的教育性与可塑性、开放性与传统性、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使得其具有了强烈的育人功能,从而也决定了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环境条件,而且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在1916年就指出:学生在学校可同时通过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学到的知认”、“一种是无意识的学到的知识”这里的“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指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和通过人际交往等在品格形成过程中得到的知识,这种隐陛的知识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这种强烈双隐性的教育功能,让它在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道路上洒一路阳光铺满地芬芳。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环境育人的最好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育人效果取决于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的质量,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校园文化的品位影响教育环境和学校育人的品位.建设优质的文化载体是特色办学的应然需求.抓好五个载体,建设五种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育人效果与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的质量密切相关,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校园文化的品位影响着教育环境和学校育人的品位。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是治校实践的基本理念,建设优质的文化载体是特色办学的必然需求。抓好五个载体,建设五种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早在 1994年就强调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1]。 2000年年初,江泽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向全党提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的要求。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校园文化如何构建,不能不令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今天,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  相似文献   

6.
王明伦 《贵州教育》2013,(20):11-14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7.
余瑾 《文教资料》2014,(15):97-99
校园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沉淀、凝练的被校园人认同和接受的文化价值体系,无形地渗透在学生道德生成的每个过程中。本文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为切入点,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及创新五个方面探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存在于学校的一种文化现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要让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和谐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环境的好坏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环境不仅能制约一个人学习、工作的心情,更会对一个人品德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个不良环境则相反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它的首要条件是应该具备优美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为此,我校从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两方面加强建设.以期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姚贺国 《辅导员》2013,(22):45-45
<正>云南省普洱市思茅二小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学校的特色教育,把文化走廊作为环境育人的载体。校园文化是潜在的教育因素之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六一"儿童节,"走廊文化"大放异彩。走廊文化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各班特色,以走廊为空间,学生参与为主体。各班集体谋划,精心设计,编辑出版。形式多样极具创意,力求每一期都有精彩内容展示,以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化校园。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体现校园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是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内涵实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其实就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各中小学应摆正学生的说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直接参与无文化的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模式,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出自己的特色,同时,既要注重实效,使校园人易于接受,又要追求高吕位,让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体现校园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是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内涵实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其实就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的提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应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并详细分析了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几点措施,对促进高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根植于学校历史的精神积淀,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具有长久的导向作用,引领和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使学校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建一种氛围,陶)台学生的情操,为学生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我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书香校园”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书香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深化环境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校风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加强校风建设可以从养成教育入手,抓好校风建设的基础环节。从队伍建设入手,抓好校风建设的主导环节;从树立典型入手,抓好校风建设的激励环节;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抓好校风建设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导向、陶冶、创造、辐射、激励、娱乐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造一种氛围,以期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新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校园就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学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的建设,不仅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还是物质文明的建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就是一个"能量场"、一种"气场"。这种藏纳高雅风尚聚集和谐正气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是和谐社会的沃土、是环境育人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董红敏 《辅导员》2010,(6):38-38
随着“千校一色”的渐行渐远,校园文化建设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校园文化是办学的高层次要求;校园文化就是品牌,有品牌的学校才有市场;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强势品牌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以“爱”为校魂,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不断优化爱的育人环境,并已形成特色,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陈顺 《云南教育》2008,(12):45-46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盘龙区金康园小学创新德育手段,努力铸造德育特色,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2007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