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学是人学.“教育以人为本”,文学阅读教学要传达、弘扬和追求人文精神,这是由语文教育的属性决定的。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以人的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
杨林 《考试周刊》2010,(41):188-189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中的人文知识灌输。物理教师应该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中的人文知识灌输.物理教师应该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对文学有着化不开的情结,为什么他们却不喜欢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语文学科?不是他们不喜欢文学,而是他们不喜欢当今的文学教育。换言之,是我们的文学教育缺失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缺失一种对文学的价值的叩问。所谓“文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行为,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指向的是作家在体验中见出的深义、诗意和个性色彩。文学教育只有把学生置于这种价值世界中,让学生去寻觅、体悟、创造出自我的生活的真义和诗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对文学有着化不开的情结,为什么他们却不喜欢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语文学科?不是他们不喜欢文学,而是他们不喜欢当今的文学教育。换言之,是我们的文学教育缺失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缺失一种对文学的价值的叩问。所谓“文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行为,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指向的是作家在体验中见出的深义、诗意和个性色彩。文学教育只有把学生置于这种价值世界中,让学生去寻觅、体悟、创造出自我的生活的真义和诗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既包含科学技术教育,也包含人文艺术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当前大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把人文精神高度运用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去,以培养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当前学校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人文精神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又反过来对社会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巨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的磨砺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文精神,一般指的是人对自身历史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对人类生存价值的关注与思考,对宇宙真理的不断探索.人文精神是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内在动力和支撑.人文精神既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反映,又对该时代的人们发挥着积极的熏陶、教育和引导作用.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晓明先生在同年6月的《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了《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以此为契机,学术界发起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力求在人文与科学、物质与精神方面和谐发展、共同进步.那么,十余年后,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文学意识,从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20,(2):99-102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极其重要。文学既具有审美功能又具有教育功能,文学课教师应发挥文学独特的学科优势,为立德树人做出努力;"中国现代文学"里有爱国主义、人文精神、人生思考等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充分挖掘这些思政资源,使之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培养出有担当、有情怀、有追求的新一代大学生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焦爱娣 《学语文》2005,(6):49-49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以来,人文主义精神及人文主义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深切关注人文教育。给美国高等教育界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1.
以大航海时代为崭新视角,从征服海洋、荒岛、异族和自我四个方面去解读海洋文学《鲁滨逊漂流记》中资本家所具有的征服意识。英国四面环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以及新航道的开辟,造就了一批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有着剥削和掠夺的本性,并企图征服全世界的野心。同时也褒扬了鲁滨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拼搏意识以及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取其精华,将其精神财富转化为青年大学生学习借鉴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2.
国民性是国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总和。高等教育对国民性的重塑自然是责无旁贷。大学教育除了可以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增加通识性和人文性,在学习方法、教授方式上立足自主性和实践性外,大学教育更应该通过创设一种自由的氛围,激活师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承担起反思和改善社会生活的责任,培养未来社会优秀公民,为社会的变革与国民性改善提供精神上的支撑和行为上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是十七大报告中对全党和全民提出的明确要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与责任。教师必须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视域下语文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渗透追求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涵:认识生命,感受与获取生命内涵、存在及其延伸;体验生命,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赢得情感与价值;完善生命,开启生命智慧,不断超越自我,达至精神自由。而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则是文本教学,即通过文本教学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  相似文献   

15.
处理好左翼文学教学与成人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成人学员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是非常有帮助的。左翼文学具有存在合理性、革命现代性和先锋性,它完全可以作为成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而回到文学自身、以人文教育为本也应该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成人教育理念。我们相信,正确认识左翼文学的本质,不但可以提高成人学员的文化修养,还可以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论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精神成人是近百年来的世界性公共话题,其实质是使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通过大学生的自由吸纳、日常践行,而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血肉人格即德性。对高等教育而言,“精神成人”直接影响着“专业成才”。为了使大学生快成才、早成才、成大才,必须以极大的努力,矫正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文精神的弘扬、心理素质的健全、精神家园的营造等已是关系到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铸造的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的部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少对人的精神关怀、缺少一种"真诚的精神权威",如果还执着于只注重外在功能的层次,那它就只能是内容高尚的形式教育。因此,需要从问题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性认定方面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精神造就品质的能力,真正担负起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人性基本沿着“文以载道”的历史惯性运行于社会性一翼,1930年代朝自然性稍稍拐弯,很快又重回社会性,直至1990年代才最终完成对自然性的确认,人性范畴才逐渐得以明晰。文学中的人性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权,唇齿相依呼吸与共。人性理论的多元开放不仅为文学撑开了天空,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基础。精神重塑是21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学生知行脱节,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时代性,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平凡生活。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正确把握各种情况,沉稳的对待一些事件。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理论,又包括其继承者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但是在大学生接受的系统教育里,只是重视强调业务学习和进修,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接受和传播,则是忽视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