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书刊、电视等媒体中,对有些词语习以为常的使用,其实是误用;一些科技期刊中,对有些单位的使用,也不尽合理。一、一些词的使用和误用1.由于“由于”在报刊中使用率较高,但误用率也较高。“由于”是介词,又是因果复句中的连词。作为介词使用时,其意思表示原因或理由,它和它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那么"一词在媒体播报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误用、乱用等情况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注意. 笔者发现,"那么"一词多出自青年影视人员、前方记者和现场主持人以及时空连线中.以8月4日央视五套广州亚运会倒计时1 00天特别节目为例,.时空连线"中几个记者对"那么"一词多次误用,相信收看了节目的细心观众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另外,据笔者统计,央视一个从外地发回的现场连线报道中,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一连使用了8次"那么",以至于平均两三句话就有一个"那么";而这8次"那么"的使用,竟然没有几次是合乎语法的.  相似文献   

3.
在这场媒体经营者与广告主的市场博弈中,媒体似乎显得有些左右为难,广告价格的"涨"与"不涨"着实成为了经营者的一个艰难抉择。在经济危机影响下,一方面广告主迫于经济形势压力纷纷压缩广告投放预算,对于媒体甄选和广告投放行为也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智,使得大量电视媒体开年以  相似文献   

4.
胡望年 《中国记者》2012,(10):34-35
一、防止"散乱无系" 组织实施的科学性,决定着"走转改"的实际成效.从媒体呈现的各种报道中,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多数单位的"走转改"活动是有章法、有节奏,经过认真思考谋划的.人员分批次、宣传分阶段、采访有重点、文章有思想、报道系统化、阶段有小结,既锻炼了队伍、创新了手法,又提升了媒体影响力.而有些媒体却存在明显欠缺,虽然派出了很多人、刊播了很多稿件,规模很大、范围很广,却给人散乱无序之感.  相似文献   

5.
谢巍 《编辑学报》2014,26(2):126-126
正生态学、植物学论文在介绍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时,经常会出现该地区的气象资料,不少论文误把"年总量"写成了"年平均量"。笔者审读的一期生态学期刊中,有26篇涉及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间的论文,其中只有9篇使用正确,正确率仅为35%。例如,科尔沁沙地的年降水量为300~500 mm,某篇论文中叙述为"科尔沁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366mm"。显然是把"年降水量"误用为"年平均降水量"。所以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作者不了解气象学名词  相似文献   

6.
和谈 《兰台世界》2012,(12):11-12
"瀚海"源出《三国志·魏书》,是东海中一处海域的名称,而"翰海"源出《史记》,本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名词。人们对"瀚海"本义了解甚少,以致在使用"翰海"一词时误用"瀚"字代替"翰"字。《辞源》等辞书再版时应将"瀚海"本义补订进去。  相似文献   

7.
处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台湾媒体,在政党斗争激烈的党派纷争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政党为了赢得受众的支持,媒体和政党合谋出演了一出出"制造新闻"的"好戏"。电视媒体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事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对台湾媒体"制造新闻"现象的历史渊源和现状予以纵深分析,以期对台湾媒体的态势走向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正化工类期刊论文的编辑加工中经常会遇到"气-液平衡"和"汽-液平衡"2种描述,有时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误用频率非常高。这2个词语均描述化工过程的热力学现象,但使用的情况不同,误用会引起概念混淆。现予以辨析。气-液平衡,英文表述为gas-liquid equilibrium,是指气体溶质溶解于液态溶剂中所组成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平衡。必须强调的是,此概念中的气体在该气-液  相似文献   

9.
夏永辉 《新闻前哨》2012,(11):41-42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反映了它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地位。对各级媒体特别是省级党报而言,"三农"报道一贯都是领导重视、读者关注的重要题材。将专业性比较强、远离市民生活的"三农"报道做得鲜活、可读又有深度,既是媒体从业者的本职要求,也是报纸万千读者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沈基松 《编辑之友》2012,(4):103-104
“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的重要成员,是定语的形式标志.但这样一个常见常用的虚词,在书面上常常把本应该由结构助词“地”和“得”承担的用法据为已有,出现了“的”与“地”、“得”的误用问题.本文以《齐鲁晚报》和《山东商报》作为考察对象,分析报纸中结构助词“的”的误用类型,探讨导致误用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于“的”的正确用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7月5日,《南方周末》刊载的《得天下"差生"而教之》中提到,社会只在乎一所中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媒体不会报道那些"差生"有多大进步。媒体不肯报道"差生"进步,这值得关注。学校里有学习成绩差的"差生",其他各行各业也有自己的"差生"。  相似文献   

13.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突发性社会新闻报道,有些媒体还开辟专门的栏目强化此类报道.以金华本地媒体为例,就有"新闻三秒区"、"昨夜今晨"、"百姓零距离"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媒体时代获取新闻手段的发达和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媒体通联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红红火火,这主要体现在媒体主动培养通讯员的重要方式——实习环节的缺失。有的媒体甚至还直接关上了大门,明文规定,不再接收实习生。一、实习生写的新闻会降低媒体品位有一家媒体,曾经因为一名实习生发了一篇失实的报道而遭到非议。从此之后,这家媒体就不再接受实习生,有些托关系来到这家媒体的实习生,领导和记者也不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最多是记者写好稿子把实习生的名字给带上,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相似文献   

15.
案例 最近有两件事看似无关,但媒体解读处理的手法却显得有些简单、相似。 一件是发生在安徽合肥的82岁老人为大病死去的儿子捡破烂还医药费,媒体称为"‘还债奶奶'李家鸾"的故事。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突出了"还债奶奶"的诚信——认为老人面对重重困难,不等不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还清"巨额"债务,以自己坚毅、倔强和执着的行动,谱写了一曲诚信之歌。  相似文献   

16.
许多体育记者为使报道更加生动,常常使用成语,这本来是好事,但使用不当,以致弄巧成拙的情况却时有所见."风声鹤唳"的误用就是一例.先看例句: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通常被有些业内人士比喻为媒体报道内容"两轮之车其中之一轮",是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舆论监督工作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监督。通过运用报纸、广  相似文献   

18.
庄永志 《青年记者》2012,(25):40-41
一问:公众为何指责对于习惯了"铁肩担道义,辣手揭黑幕"这类赞誉的编辑、记者来说,也许有些不解,甚至会给质疑者贴上"无良医院水军"的标签。其实,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是调查者,专业媒体更要经得起"查你个底儿掉"(We can fact-checkyour ass)!监督者被监督,本来就是常情常态。即便媒体高扬舆  相似文献   

19.
关于"魂",医书《四圣心源》有云:"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魂者,神之初气……"可见,"魂"在"神"之前,泛指一切思想、精神之本源。什么是媒体品牌之"魂"?在媒体品牌产生的过程中有哪些本源思想可供借鉴?笔者以为,凤凰卫视是一个绝好的"解剖标本"。从1996年至2011年,凤凰卫视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15年的发展应该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本文以"凤凰之路"为"史鉴",竭力厘清打造媒体品牌的一般规律和本源思想,希冀对当下中国主流媒体以及海外华语媒体进军"国际传播"市场的战略和策略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自中央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的新闻媒体也开始了一场同台竞技。"走基层"是一个契机,为中央和地方媒体搭建了一个平台,这是新闻人比拼功底、切磋学习的好机会。以往,作为地方的电视新闻记者,面对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我们心底总有些不服气。你站在高端上,采访的是国家大事,出好新闻是应该的。而这一回,都是在田间地头,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央视播出的"走基层"系列作品中,精品层出不穷,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也让业内同行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