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美国华文报刊,既经历了政治风云激烈动荡的战争年代,也经历了政治气候逐渐变暖的和平年代,从而导致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同祖国的密切联系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逐渐进入政治淡化期,政治色彩日渐淡化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4.
戴楠 《传媒》2014,(16)
正从欧洲最早的华文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飞龙报》算起,中文报刊在欧洲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真正由华人创办的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法国,是1907年6月22日由巴黎新世纪书报局编印的《新世纪》周刊。本文主要着眼于21世纪以来的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格局,以此来探讨海外华文传媒在新世纪的发展态势与功能角色定位。 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华人移民的数量持续攀升,据2008年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的调研结果,欧洲的华人华侨总人数已超过250万人,近  相似文献   

5.
马嘉 《当代传播》2005,(6):46-48
办报理念直接影响着报刊特色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华文报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榜“言论中立”的办报理念和“以商养报”的经营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文报纸的发展,但其中的负面影响应予以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报刊经营全面转上商业化轨道,商业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美国报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自1894年澳大利亚第一份华文报纸《广益华报》问世至今,华文报刊在澳大利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澳大利亚华文媒体尤其是华文报刊的繁荣,说起来不过是近20年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华文报刊业还一片冷寂,甚至可以称之为“被遗忘的角落”。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成了其今天的繁荣局面?其繁荣与发展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的探讨。一早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前7年,即1894年9月,一份名曰《广益华报》的华文报纸就在悉尼问世,这是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华文报纸。该报在当时的悉尼邮政总局注册登记,登记人共有3人,其中一位华…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源地,亦曾是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在海外进行宣传和舆论斗争的最重要的阵地。70年代以来,华人人口迅速增长,基辛格秘密访华打破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僵局,两岸逐渐建立并增加了交往……在这种环境中,华文传播媒介在美国大地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从1971年到1978年,华文报刊相继复苏,华语广播电视开始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竞相出局的“日报大战”中,美国华文日报初步达到“生态平衡”;待日报结束“战国时代”,周报开始迅速进步,华文传播媒介发生了全面变化和发展。在这里,作者以较长篇幅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华文传播媒介的具体变化和特征,其中包括:1.报刊的总体构成已基本上实现了新旧交替;2.社会报刊、专业报刊大批涌现;3.广播电视从无到有;4.舆论一边倒的局面有了根本变化;5.传媒的主要对象由老华侨转向新移民;6.跨越“落叶归根”,鼓吹“落地生根”;7.传媒的总体水准大提高;8.信息传输和排印出版技术实现现代化,9.迈向现代化经营管理;10.双语报和英语报获得新经验。  相似文献   

9.
1898年,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赴日本留学,到1904年前后,留日学生已有3000人之多,1906年更增至10000多人。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见解的知识阶层,“他们比任何人都热心地追求那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斗争的理想”。他们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创办的华文报刊,就充满了这种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这种华文报刊累计达六七十种,这使得日本成为当时革命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本文拟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的历史与作用作一概述。一1.同盟会成立前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由留日学生创办…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新闻知识》2003,(8):38-40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0,(22):1-1
全球馆长专家共论华文报刊文献数字化10月25日"国际图书馆东亚文献合作暨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球知名图书馆和汉学研究机构的250余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出席会议,共论"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字化发展计划",寻求全球华文报刊资源共享。"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字化发展计划"将整合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廉价报刊在19世纪30年代的应运而生.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美国报刊大众化趋势增强,报纸种类大量增加,报业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3.
泰国华文文学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五四”运动影响的不断深入,华文文学逐渐发展。当时在泰国的华人知识分子大多来自中国,他们并没有将自身融入泰国社会,而是更多地受到中国政治风云的影响。这一批作家以新文学为武器,在1925—1927年间,在华文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及散文,将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使新文学在泰国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14.
报刊大众化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现代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新闻史上的大众化报刊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分期,历来有多种说法. 国内首先对海外华文报刊进行分期的是方积根、胡文英,他们在1989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中,根据主办者的身份,将海外华文报刊"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从洋人办报发展到华侨办报,又从华侨办报发展到华人(或华裔、华族)办报……"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是美国政党报刊论战最激烈的时期,两派报刊相互诽谤谩骂并进行人身攻击,这个时期被美国新闻史学家称为"新闻事业的黑暗时期"。然而,这种报刊论战对新闻业的贡献不可小觑:催生了专业化编辑;产生了社论;进一步提高了编辑的政治意识和记者的参政兴趣,深化了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从而促进了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外资企业在中国购物中心行业中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购物中心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并于70年代随着零售业的急剧发展获得迅速增长,并且直到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着这种增长速度。我国购物中心产业随着商品房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相似文献   

18.
从华侨报刊到华人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海外华文报刊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这些报刊的大多数已从中国人在外国的出版物变为外国华裔公民的出版物。我们可以将这种变化表述为由华侨报刊到华人报刊的演变。这一变化是历史的必然,影响是深远的,也是积极的。它对报刊自身的长期生存发展,对华人的长期生存发展,对所在国和我国都是有利的。华人报刊是从华侨报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有以下相同点:1.都是在外国注册出版;2.其地位和影响一般说都居于主流报刊之后;3.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它们又有原则上的区别:1.政治认同上的区别;2.编辑方针上的区别;3.内容上,特别是对中国报道上的区别。因此,忽视其历史的延续性是不对的,忽视其严格区别,以衡量华侨报刊的政治标准来平价华人报刊,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9.
世界传媒新秩序与中国传媒业位置当今世界传媒秩序的构建与美国的传媒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美国便士报推动开启传媒产业化;两次世界大战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凸显传媒政治功能,同时也开始走向垄断发展轨道;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传媒业伴随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向全球传播美国文化和整合世界传媒秩序,将垄断推行到世界范围内,建构了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传媒垄断集团集合话语权的世界传媒秩序.  相似文献   

20.
正海外华文传媒在服务华侨华人、传递中国声音等方面一直以来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华人华侨人数的日益增多,意大利华文报纸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当地华文媒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同质化竞争、资金来源匮缺、发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