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和谐教育与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一样,都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和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是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和谐”的字义来看,“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冲突之意。和谐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和谐也是教育的追求。我国古代的“教学相长”思想,第斯多惠的人格和谐教育观,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等。这些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  相似文献   

4.
和谐教育与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一样,都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和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  相似文献   

5.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追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追求。和谐的课堂氛围,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有利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本文就语文教学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题应该是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成燕娟 《现代语文》2009,(10):89-89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的教育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真谛,而和谐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程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的课堂能促进"教"与"学"的协调发展,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增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就是以爱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水平产生和谐共振。使得学生发展达到最佳状态的教育。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渗透和谐教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思维保持积极状态.促进智力发展、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下面,笔者以不久前执救的《匆匆》一课为剜,力求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努力实践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和谐"既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生存力量与精神的寄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整体和谐的一部分,应与社会的其他部分保持和谐一致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应追求内部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可以协调关系,平衡利益,获取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因此,和谐不仅是人们的追求,更是教育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语文活动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同样。教育要取得成功,必然要使教育主体(学生)之外的各因素和谐统一于教育主体。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它是当今社会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配合得当和匀称。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和谐教育需要和谐课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的课堂,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在于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大效益。作为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整体和谐的一部分,应与社会的其他部分保持和谐一致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应追求内部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可以协调关系,平衡利益,获取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17.
和谐产生美,一堂课的美在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等各个方面教学因素的和谐。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产生教育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使学生个体和发展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追求和谐课堂能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教师的责任,师生平等互助是和谐高效课堂的主体,改革教法是和谐高效课堂的途径,坚持创新是和谐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和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追求和谐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和谐产生美、和谐汇集凝聚力、和谐调动积极性、和谐推动生产力、和谐彰显社会优越性。作为新形势下的政治教师,也应该树立和谐思维,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有赖于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和谐课堂。一堂课的美在于教与学、师与生等教学因素的和谐。和谐的教育、和谐的课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使学生个体获得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