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声音,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回应.综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及其过程,一条非常清晰的内在逻辑主线蕴含其中: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活力之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质、本质规定;引领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动力、宗旨所系.把握这一内在逻辑,对于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由此启发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顺应历史前进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前提;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敢于自我革新和自我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坚持始终如一的无产阶级立场,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动力;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牢牢把握人民性、主体性的历史主题不动摇,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根基;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表述被首次提出。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需要明晰3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思考中明确“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呈现形式,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深刻回应时代之问的理论创新方向;二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中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是在“为什么行”的思考中明确“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奥秘,是永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标",展示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及其规律性.通过对这一"历史路标"探索,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情基础和时代蕴意;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路径与脉络,深刻领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主要特征;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战略思想,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主要理论形态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内涵;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显著特性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逻辑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三个重大的理论范畴。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有机统一内蕴着丰富的理论思维信息。解读这些信息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使命。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生命力的体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而中国化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的逻辑前提。理论思维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相互促进的现实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伟大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南方谈话作为一篇重要的文献,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一种理论要彰显其科学性必须同时代特质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特点、解决时代问题。邓小平分别从时代主题、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具体解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备了时代性的特征,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反映时代条件的新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其中,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不竭动力;与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内涵;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发展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历史。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重大论断,既精辟论述了“能”“行”“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两个行”重大论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凝聚的历史智慧,而且昭示着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科学把握这一论断的深刻意蕴,对于党在新时代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谱写辉煌篇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的三维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主体维度,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推动马克恩主义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实现逻辑的统一,并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能够实现有机统一的内在依据在于空间、时间、主体这三者本身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全新论断标识着党对坚持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理论前提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承继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内蕴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属性、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品质。从根本途径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并在系统回答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创造伟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以回答并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飞跃成果为引领、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力探索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百年历史交汇点首次明确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创性价值的新命题,是党的二十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的新定位。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命题的理论要义和话语逻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伟大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南方谈话作为一篇重要文献,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主要在三个维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一是以回答时代主题为旨趣的理论言说;二是以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为指向的理论创新;三是以实事求是为内核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个进程”、“两个结合”、“三次结合”引发“三次飞跃”的历史主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命题和话语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内在逻辑与多重动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定格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展开与聚焦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鲜明品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演绎的本质规律,淬炼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执政理念,论述了胡锦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途径,即马克思主义时代是通过总结、吸收、概括和付诸实践得以实现的。论证了胡锦涛强调理论创新时代化与理论指导实践的时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全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过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党;是因为党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一切优秀品质,又获得了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得到极大发展,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扎根在中国大地,转化成了物质力量。党今后要能继续成功,归根到底要靠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主动精神是主动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由其社会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主动推动历史向着共产主义社会大目标前进的精神,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精神的统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探究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的文献的编辑出版。党的文献的编辑出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载体。在认真学习和研读党的文献中,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确立实践主题、认真学习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科学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具体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科学反映时代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根据,实现“两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其实质都是“两化”,即“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化时代”与“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新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就是要不断提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文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破除对“三种”教条主义的迷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相结合、同人民群众相结合,不断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揭示和探讨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对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