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享环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最具有"心理味"的环节,也是决定一节心理课成效的关键要素之一。提高学生在心理课上参与分享的积极主动性的具体策略包括:教师示范卷入并自我开放,营造心理安全感;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课堂考核制度;充分运用强化,及时给予鼓励;利用承诺与监督,建立信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山区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包括循环式自卑心理、扭曲式补偿心理和"破罐式"的自弃心理,然后提出了应对山区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策略,包括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需建立必要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分析,挖掘心理危机的根源,为学院和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保障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手法之一,是对一定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内心活动的描写。宋人陈郁在《藏一话腴》中讲画人物",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写文章也  相似文献   

6.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索心理学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新举措,将心理服务和旅游服务紧密融合,让游客既能在游山玩水中体验到美景带来的感官愉悦,又能感受到相应的心理服务带来的心灵成长,实现"快乐+成长"双重收获,以期推进旅游产业和心理服务共同发展,由此深入探究了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新的旅游产品——心理旅游的内涵及开发策略;提出了心理旅游产品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同时为创建和谐社会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积极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本文基于个别化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IEP平台,对农村小学随班就读生的心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心理干预的若干策略:创设"多维支持系统",营造儿童心理安全场;实行"多级循环运行机制",保障心理干预有效度;采用"多项有效措施",达成心理干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非典"时的恐慌来自非理性的从众心理和暗示心理,是一种盲目的自慰方式和无奈的自救策略.相互猜忌,只会加大突变的严重后果.自由人和信念的自由流动、心理调整和心理救助是解除恐慌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指出无英语学习动机学生的心理:畏枯燥心理、被束缚心理、畏难心理与归属感缺失心理,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使这类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从而帮助他们加入班级的主流群体。在众对策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了解各个后进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大小至为重要,激发思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习得英语,而同水平后进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不同,需要教师去了解才能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9·11"恐怖袭击是有史以来发生在美国本土上的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和危机事件.它使美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新的趋势.危机管理和校园安全成为后"9·11"时代美国学校心理服务的重点,促使专业的学校心理组织和政府不断地探讨新的心理服务资源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聚集成群的人将形成一种不同于个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它是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心理基础。学生群殴事件是一种既普遍又特殊的群体性事件类型,我们有必要对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以便正确引导学生在群体中学会"共同生活",尽量避免"800名学生群殴"之类的悲剧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状态是学习者有效、高效学习的载体、前提和保障。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是一般的学习心理状态和特殊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有机结合。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调控性、协同性、主体性和意识性的特征。学习者可通过程序训练策略、学习体验策略、环境优化策略和心理调节策略实现对学习心理状态的外部调节 ,通过自律训练实现对学习心理状态的自主调节  相似文献   

14.
高校优秀生一直被冠以"好学生"的光环,也是教育管理的"免检产品",因此很容易忽略其身上的问题,学生优秀生作弊心理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学生优秀生作弊心理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笔者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偏见等方面分析了学生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并提出了引导中职学生矫正过去的心理创伤的三条途径:一、进行"自我省察";二、运用"生命线"回溯;三、写"情绪日记",希望对矫正中职学生过去的心理创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心理优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支持、支配、暗示、诱导学生在学习中争强好胜、会强会胜、能强能胜,终于强胜的一种心理活动.本文论述:通过营造和谐氛围,培养自信心;因人设计任务,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成功,提高自信心;适度宽容错误,增强自信心;鼓励性评价,强化自信心等五方面的尝试,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英语的那种"必强必胜"的良性心理定势,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创设数学思考的氛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琼英 《教育》2012,(27):59
心理教师首先要能承受别人的非议。最初,不少人一听到"心理"这个字眼,会以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眼光看着你。他们时常会问你:你是学心理学的,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大有把你难倒的架势;也有人说:学心理学的很恐怖,我们心里想的什么他都知道;也有人会在你面前摆出一副半个行家的样子,与你谈话间戏谑地考究你,这件事如何心理定位,那件事如何心理分析;还有一  相似文献   

19.
韦元助 《广西教育》2023,(20):42-47
本文论述运用绘画心理测量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普查的策略:选择合适的绘画主题,对绘画心理结果进行筛查、分析,依据学生绘画心理普查结果采取转化心理危机的有效对策,即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对需要开展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和安全监测;对可能出现危机状况的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从学校教育和管理层面提出心理危机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