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权制度变迁是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必然对会计制度提出反映自身利益的要求,利益驱动是会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高度一致,与此相应和产权制度的变革呈现出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是各个利益主体经过多次博弈达到均衡的产物,其实质是制度创新,是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核心.制度环境的变革是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而民办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是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经历了重建期、法制化时期、专门化时期等三个阶段,基本特征是:从中央政府为主向地方政府为主、从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转移;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增强企业主体动力,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渐进式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华 《高教探索》2006,(1):17-20
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改变了高等教育制度环境。由于扩大高校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高校成为制度变迁需求的主体。在财政紧缩、政局稳定、国际竞争、人民支持率的压力下,迫使政府滞后地提供制度变迁的供给。制度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规定着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渐进式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经济改革改变了高等教育制度环境.扩大高校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方式变革,使高校成为制度变迁需求主体.在财政紧缩、政局稳定、国际竞争、人民支持率的压力下,迫使政府滞后地提供制度变迁的供给.制度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并规定着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正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强制性制度变迁存在局限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带来了如实现形式表面化、实现动力不足、实现目标简单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激发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是政府主导下的变迁,而我国政府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经济主体,有其强烈的利益诉求,在整个变迁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进程中,政府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并非如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制定会计制度的机构。我国政府拥有一般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同时又是以利益主体的身份参与会计准则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既体现出政府的利益诉求,更关系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选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人性假设和内容层面作为切入点,从主体、动力、方式这三个制度变迁的维度,对两者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指出了两种理论的相异之处以及这种相异的原因所在;并对二者的理论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整个过程,如何更好的理解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上讲,其对初始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又是教育内部行为主体在大的教育制度背景下的行为选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而就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实质来讲,是整个教育内部利益的冲突和再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整个过程,如何更好的理解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上讲,其对初始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又是教育内部行为主体在大的教育制度背景下的行为选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而就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实质来讲,是整个教育内部利益的冲突和再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工资制度变迁历程的梳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工资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机理,即制度变迁的内外部动力、变迁的主体、变迁的方式与特点、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表明,我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变迁是一定时期价值观的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学校本位的一场博弈,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其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积极变革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2.
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变迁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度选择集合、技术、制度服务需求以及其他制度安排等因素的改变共同诱致了我国电子商务法的产生,我国统一电子商务法的制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变迁看高校后勤改革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改革初期的制度变迁属强制性制度变迁,它的一些弱点使得众多的高校因缺乏后勤改革内动力而处于改革停滞状态,唯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密切配合、良性互动,才是推动高校后勤改革进入新阶段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内容。我国普通高中建设制度前后经历了“坚持教育效率优先,建设重点学校”的重点阶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示范学校”的示范阶段和“强调教育质量提升,建设特色学校”的特色化阶段。普通高中建设制度“重点—示范—特色化”的变迁脉络受到经济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等深层结构的深刻影响,政策的自我学习及利益主体的互动角逐是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和直接动力。由于政府重点扶持职能的自我强化和学校恪守以往的利益固守,普通高中建设制度变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点。未来,我国需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深化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一是重塑多元主体关系,激发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积极性;二是调整利益格局,优化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制度环境;三是深化评价改革,创新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冬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5):90-104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发轫初创、试点实施、全面推广和转型升级四个阶段.本研究通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解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变迁机制发现,其变迁主角以政府为主导且融合高校与社会,变迁目的 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国家创新创业效益最大化,变迁动力是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张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本体认识偏好变化,变迁方式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变迁路径是注重规模扩大与体系构建的后发外生型路径.虽然这一变迁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实施、体系优化和范式转型,但是其多主体协同合力仍待进一步提升,内外部价值效益尚需进一步平衡,方式惯性与路径依赖有待进一步超越.因此,我国需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参与机制,增强政策变迁的协同互动合力;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的平衡与统一,优化政策变迁的目标和动力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有机耦合和联动推进,以"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方式优化政策变迁的路径;统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驱动和内涵发展,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向提质增效的纵深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制度创新,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核心。董事会制度变迁是制度变迁主体多元化,各个利益主体多次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在不同层次发挥作用,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的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全面解读,包括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条件、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过程、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根据各自的需求,用较高效率水平的制度代替较低效率水平的制度的过程。一般来说,它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经历以下阶段:1978年之前是制度变迁的僵滞阶段,1978年后开始进入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起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转入诱致性变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高校起主导作用。把握这一演进的逻辑脉络,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框架、准则和实施组合的持续调整,而制度创新则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1]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结合起来,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都人类行为的结果,由于受主体自身和外在约束和限制,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是有限理性的,主体行为的理性特征使制度变迁有理性设计的特点,而主体行为理性的有限性则使制度变迁有自我演化的特点,因此,制度的变迁带有自我演化和理性设计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