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陆续落地,围绕着新教材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一线教师目前面临突出的困惑是:这轮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典型特征到底是什么?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一直是语文到底教什么,这是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回望走过的"双基""三维"课改历程,比较异同,寻绎规律,守正出新。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与关键步骤,即教材解读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教与学的整合确定"学什么""怎么学",通过教学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和素养转化,确定"转化什么""怎么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重点落实好三大策略:两两整合,构建主轴思路;两头兼顾,搭建教学梯度;突出语用,促进素养转化。  相似文献   

3.
杨士军 《教师》2014,(24):33-33
正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语文"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师生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试题转。这使得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失去了活的灵魂,使得丰满有灵气的语文课,被活生生地剥掉了血肉,只剩下骨头。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学生自然不想学。对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必须坚持朴实;阅读教学必须讲究扎实;作文教学必须追求真实。一、语文课堂必须坚持朴实想想我们平时的课堂,真的是缺乏质朴之美。不需要教学的,孩子们已经会的,我们也在拼命地讲,教师问一个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台上教师费尽心思去讲,讲台下学生却沉闷不语,甚至恹恹欲睡.学生的困惑是:不知该学什么、怎么学,考试跟着感觉走,分数完全凭运气.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疲软"状态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当下各类教辅资料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教材全解""课文诠释"等,这些教辅资料对课文的涵盖可谓全面,此时的语文教师如果还按老套路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因此,根据日常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教学"三步法".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从儿童出发,从人的成长出发。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与"教""收"与"放",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断地优化语文教学,努力形成"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中发现,课改10年,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多方面有了突破,但也有一些新问题成为"流行病",充斥于课堂。对照2011版课程标准的精神,下面试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角度作分析。一、"教什么",空中楼阁"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不仅是学界,也是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理性共识,但具体到课堂实践,非语文现象仍然严重。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堂我们教什么?该怎么教?这些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眼下却成了问题,也成了众多媒体以及语文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是什么?一个经典性的话题,为什么永远扯不清语文是什么?语文界长期关注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涉及语文哲学课程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是语文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语文教学"教什么""学什么",一篇课文"教什么""学什么",通过一次活动"教什么""学什么",答案的获取似乎并不容易,甚至很不容易. 由于诸种因素乱麻般地纠结,"语文教学内容"问题,几乎成了一个超级难题! 在诸种因素中,有客观的、教师个人难以左右的因素,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科书编撰,优质语文课程资源的供给,语文考试"考点"的清晰、考试信度和效度的提高等等.但其中也有一些主观的、语文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把握的因素.我们就后一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9.
"教课文""教语文"已成为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热词。的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把着眼点放在了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上,对课文逐段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并由课文内容一味生发开去,进行漫无边际的情感发挥,  相似文献   

10.
杨斌 《考试周刊》2014,(38):34-35
<正>有效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地教与有效地学。教学有无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下面笔者试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管窥之见。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近些年我们都是讨论"怎么教"的问题,很少讨论"教什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语文教学中,确有许多教师对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困惑不解。面对新的课改理念,他们茫然无措,无所适从,教学方法非“左”即“右”,只有形式而少有实效的课堂现象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不甚理解,二是对语文课的基本特征尚不清楚,于是教学中机械照搬模式,邯郸学步,结果迷失了自我。语文课该怎么教?语文课堂教什么?这成了摆在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大问题。而相比之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故本文就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略谈浅见。语文课堂教什么?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关涉"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的学理关系。从专家角度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教什么"与"怎么教"原本就是一体的,甚至"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基于教学认知偏颇及策略选择异化的窘状,从学科、学力、学生"三学"维度,建构学生素养提升框架,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应遵从"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学会语文思维,学会智慧地、有价值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没有"用课文教",也没有"教语文",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我们应构建"生活""生态""生本"的"三生"的语文课堂。"三生"的语文课堂是顺学而教的课堂,是顺应学生、学情和学法的课堂,它还原语文的学科本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霍斯茵 《广西教育》2011,(34):50-50
过去,部分教师为语文而教语文,认为只要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教者关注的是自己教了什么,而忽略了学生长远发展,这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出现无效和低效的状况。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于5月14-15日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成功举办.60余位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省内的高校学者、教研员及中小学教学专家齐聚芜湖,<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编辑部也派员亲临会场,共商语文教育发展大计.本次论坛以"确立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主题,围绕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6.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我们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而且更要看学生是怎么掌握的,怎么理解的,怎么学会的。要让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需要努力营造具有"新""实""活"特征的语文课堂。1.如何营造"新"的语文课堂所谓"新",就是让语文课上出新意,上得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做到"新"字,教师课前要充分地备课,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十多年的课改,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与行为上都有了较大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升,但"伪语文""非语文"的因子依然不时充斥着语文课堂。对此,我们不禁要叩问: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学生究竟学什么?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必须坚守本色,返璞求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真",是语文教学的"根"。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主题解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艺术的提升。而对于"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却视而不见。王荣生教授曾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连"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都不甚了了,还谈什么教学艺术的提升?可见,"教什么"远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做到学有目标、教有方向,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为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是确定"什么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的前提"教什么"的问题自然极为重要。但"教什么"的背后,隐含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即"不教什么"。只有清楚"不教什么","教什么"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清晰起来、确定下来。在课程设计阶段,"教什么"是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必须回答的问题,关乎教育目的的达成。在教学实施阶段,"教什么"的问题转化为"什么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  相似文献   

20.
怎么教,才能使语文课堂高效呢?语文学科的教学实在是太复杂了.低效课堂令人烦恼,不少教师抱怨"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前辈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