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静态阅读时间被碎片化,纸质阅读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被打破,"途书"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推崇的一种阅读方式。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新的载体不断出现,帮助人们实现"在路上的阅读",带给人们一种学习娱乐的新体验。论文探讨"途书"带给人们的好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丘干  关婷 《出版参考》2021,(8):36-38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是解决城市问题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真正从根本上消解所谓"大城市病"带来的疏离感?基于文化治理的阅读空间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探索内涵化、标准化、品质化的社区阅读空间建设,有助于为居民营造"社区共同体",构建在地性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从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迈向社会学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发达,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也呈现出了愈来愈丰富的流行势头。"轻阅读"、"浅阅读"、"泛阅读"成为人们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一种阅读方略,而图书形式及其阅读方式向着材质更轻、阅读更方便、传播和传承更快捷安全的方向不断进化。为有效提高国民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我国众多社会团体(组织)及其有识之士,在不断进行着探索,并为提高国民阅读率而多方努力,其中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举办的"华夏阅读论坛"和"全民阅读论坛"等,平分秋色,各具其时代文化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的阅读方式是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制约的,有什么样的阅读介质,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等)新媒体愈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数字阅读并存共融的时代"。新兴的数字阅读媒介呈现出蔓延、增长、发展的势头,但是,传统的印刷媒介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已有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具有网络阅读及其他阅读媒介无法替代的优势,它的媒介形态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信息时代的日益深化和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引发阅读方式的深刻变革,从"深阅读"到"浅阅读"、从"书本阅读"到"数字阅读"、从"读书"到"读图"、从"熟读"到"遍览"……阅读的习惯在改变,阅读的方式日益多元。近  相似文献   

5.
通观人类的阅读史不难发现有两种力量在塑造着阅读的未来,一种是科学技术层面的"各种新发明、新媒介",另一种是"新的阅读群体".如果说"在阅读中读者扮演上帝的角色",那么,现在与未来的阅读上帝就是以各种方式接触电子文本的青年一代,正是他们在塑造并决定着阅读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阅读,是城市的一种文化,市民的素质和阅读习惯则是一座城市文化品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城市的文明需要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东西,而阅读则是最能展示一个城市的独特风采。今年两会期间,新闻出版界代表就将城市阅读指数纳入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上交提案。城市与阅读之间正在发生聚合作用。城市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单向街的张帆所说,阅读的本质是一种获取,一种快感。源于对更多知  相似文献   

7.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易逝。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浅阅读表现出消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快餐式、随意性、享乐化、碎片化。报纸如何把握住浅阅读时代读者的口味,使报纸让读者乐于接受?首先,应当注重报纸形式设计,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内容上应研究读者口味,提供精彩的"碎片"。一份成功的报纸还应该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并且有意识地加入深阅读元素,逐步完善报纸结构。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阅读的多维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习型社会、网络社会的到来, "阅读"的概念不断丰富与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阅读应该走向全面与终身;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阅读应该走向健康与文明;作为一种媒介方式,阅读应该走向服务与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成长方式,阅读应该走向经典与崇高;作为一种交往方式,阅读应该走向共享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于丹 《新疆新闻出版》2012,(1):79-80,86
阅读是读一种心灵的感悟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其实阅读是读一种心灵的感悟。中国人本来是非常讲究心灵生活的,中国字的心字旁、竖心旁和心字底,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经常说的思想,现代人认为是头脑的事,但是"有所思在心田",所谓的想就是心相而生,你想什么,你心里就有什么,所以心相为想。我们说感恩,什么叫恩情,  相似文献   

10.
书籍形态艺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书籍形态在演变过程中深刻地、系统地反映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书籍形态不断演变、传承、创新.现代书籍设计继承了传统书籍的形态特征,注重书籍形态的艺术表现和创新,但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正确把握书籍形态设计的原则及价值观,提倡健康科学的设计理念,把握好书籍形态设计的"度",需要设计师顺应时代发展脉络不断探索.如今,现代数字科技已然介入书籍形态设计,使阅读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虚拟空间技术与书籍形态设计的融合成为未来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阅读载体以及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推动着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深阅读向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向消遣性阅读转变。根据阅读与出版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从伦理文化角度研究阅读的变化对出版发展的影响,探究如何顺应阅读之变做好出版工作,多出优秀之作、精品之作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在推动大阅读、大出版之中实现出版人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指导师范生有效阅读要研究"三问题":立足层次性,重视专业性,创造特色性。图书馆指导师范生有效阅读要确立"三主观":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馆员是阅读的主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主旨。图书馆指导师范生有效阅读要抓"三环节":利用"符号系统",激发欲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围绕"主题活动",拓展视野,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开设"阅读指要"课程,规范阅读,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图书情报知识》2020,(1):115-127
在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阅读仍然是大家的一项共同行为。作为年关盘点,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们陆续揭晓了"年度阅读推荐榜",众多出版社、书店、图书评论网站以及知识付费平台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年度好书",以此彰显和传达自身的阅读立场、阅读维度和阅读主张。《三联生活周刊》从2015年开始,连续推出"夏日阅读"系列,从自然、食物、行旅、侦探小说、书信等话题展开,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另一个入口",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生命体验。历经了跨年的策划准备,"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阅读书单"在新年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本领域20余位青年学者以阅读人的身份给我们开出了一份极具"私货"价值的书单,它不仅反映出学科领域内青年学者们的阅读状态和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共同追求。希望这份书单能够成为专业研究与社会关照相结合的阅读文化的倡导,并引领学术与文化潮流之间的相互触达。或许你本身就迷恋阅读,或者你正在被感染。此刻,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数字化出版浪潮已成世界出版业发展必然趋势。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低迷,国民阅读方式和阅读心态发生变化,国民阅读正遭遇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亟需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书香社会,增强文化自觉意识,重建阅读文化。尤其出版界应坚守"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注重文化产品的内在品质,着力培育新一代公民的阅读习惯,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15.
听书:阅读的时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通常指读书,是相对纸质图书而言。数字化时代,书籍不再作为唯一的一种文化实体而存在,对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听书"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及阅读方式,它是信息接受的个性化选择,是在网络环境下不受时间、行动限制的一种便携式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民阅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5年3月23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在北京召开"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研讨会",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基层文化单位、新闻媒体、文化企业的20余位专家学者就新形势下各级各类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参与全民阅读进行了研讨。专家们表示,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全民阅读要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主  相似文献   

17.
樊咏梅 《出版广角》2015,(12):108-10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知书"式的图书馆阅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而在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下所形成的"知人"型图书馆阅读模式备受追捧.本文从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阅读方式对图书馆阅读模式与服务模式的影响和变革.  相似文献   

18.
源于读书俱乐部和读者社区的美国高校"新生共同阅读计划",是美国继"一城一书"后新式的阅读推广活动。该计划倡导所有学校成员,尤其是一年级新生,通过共读一本书,促进学生"共同意识"的形成,提升他们的学术能力以及精神生活。文章对"新生共同阅读计划"的实施流程、活动目的、开展方式、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与经验总结,并简述了我国高校实施共读项目的情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读者的大阅读——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新阅读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的阅读呈现出两种交错并存的类型:以纸质为中心的阅读和以新媒体为中心的阅读。读者须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机制,才能应对精神、文化的有效需求,及阅读领域的深刻变化,大阅读由此诞生。大阅读在读者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会促成阅读活动的创新,及个体和社会的思想系统再生产、文化的高组织化和精神生活再造等需求的实现。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民阅读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如何丰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建设书香社会,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是我们遇到的新课题.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阅读史的文明古国,虽然随着时代变迁、文本变革,人们阅读的习惯在改变,但阅读的体验,阅读的感悟,古今中外都是一脉相承的.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我们首先要重视中国阅读史的研究,从古代阅读传统和文化中汲取养分,使之服务于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