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作为实现中小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的中学数学教育 ,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 :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逐渐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把数学素质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 按照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规律组织教材教科书是按照“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应用”这样的逻辑顺序编排的 ,这种逻辑顺序与原数学研究活动顺序往往是相反的 ,与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动顺序 ,即“问题———定理、公式、法则———…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和课堂以外的课题研究两个方面。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教学过程的探索化,即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材料,让学生独立(或集体)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不等式的证明”中的一堂习题课,说明课堂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要紧扣课堂教学,立足课本发掘探究性内容及方法.开展中专数学探究性学习,本文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中专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及课本中探究性问题的确定,二是中专课本中探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及范例以及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公式和定理是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学习载体.不少教师认为公式、定理课只要学生会背、能套用公式和定理就达到教学目标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公式的结论,而忽略了公式形成的过程以及其存在的内涵与外延,导致思维只停留在机械化的模仿层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研究公式和定理的教学方法、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贺得芳 《青海教育》2003,(10):72-72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证明等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念的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通常总是采用“定义“的方式来引入某个数学概念,然后通过推理得出有关概念的本质属性.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前者是核心和基础,而定义又是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基础,所以定义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合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是由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首先提出来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继而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观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价值,创设情景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交流沟通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小结成果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创新是指学生能自觉地、独立地去探索问题,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在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本文就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为研究视角,对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林源伟 《考试周刊》2014,(71):58-59
<正>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接受定义、公式、定理,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尤为重要的是——数学课堂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总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发展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逻辑力量.因此,加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巧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中,是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式  相似文献   

11.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 ,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对每个数学教师来说 ,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计划及探究性学习的理论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而且要勇于实践 ,把探究性学习实施到每一堂课 .本文以“双曲线”教学为例 ,谈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 .1 实验探究以实验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形式 ,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科学探究形式 .新教材在双曲线概念的引入 ,安排了一个用拉链画双曲线的实验 ,为学生学习创设了…  相似文献   

12.
宋晓平 《教师》2011,(27):55-55
探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培养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创设探究情趣,使学生自愿学习;二是优选探究方式,培养学生乐学;三是把握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广大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探索探究性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培养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本文从问题情境、探索氛围、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教学案例等五个方面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展开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合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内容应立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对某些数学问题作深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培养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创设探究情趣,使学生自愿学习;二是优选探究方式,培养学生乐学;三是把握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梯形中位线定理”这节课是安排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之后,教材反映在字面上的内容较少,一个概念、一个定理及定理的证明,如此而已.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抓住“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这一点,通过类比、变式的方法,设计出富有探究性的问题系列,力求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实验探究—理论释意—实践与应用”的探究性教学过程:1 设计知识“最近发展区”,为探究性学习铺路图1CAI课件:如图1,演示△ABC及其中位线EF动画梯形ABCA′(点F作平…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设置情景,培养兴趣和能力。把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本质属性嵌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背景中再提取出来,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学习正负数概念时设计问题:两辆汽车从同一车站出发,都行驶10千米,它们是否到达  相似文献   

18.
张超飞 《职业技术》2006,(12):97-9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要紧扣课堂教学,立足课本发掘探究性内容及方法。开展中专数学探究性学习,本文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中专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及课本中探究性问题的确定,二是中专课本中探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及范例以及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探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一、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进行引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应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为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之所以陷入单纯的解题教学泥潭,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把数学教学只做为“结果”来进行,不管是概念、定理或公式的出现,还是一道例题的具体解法,经常做为“结果”抛给学生,而忽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