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以来的一个永恒追求。从古到今,上至帝王贵族,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十分珍惜健康,注重强身。几千年来,中国人世世代代探索生命的奥秘,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强身健体的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2.
养生快报     
《健身科学》2013,(5):8-8
May本月关键词血管健康5月15日是我国第三个血管健康日。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说过一句话:"人与动脉同寿",也有人形象的把血管比作"生命的蜡烛",这些都说明了人类的寿命与血管的健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的老龄化,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很多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还有下肢的血管病变,其实不仅仅是跟我们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面向新世纪的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维持和保障健康的体魄无疑是最受世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具体的方法上都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分析和论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但还不能从更深的理论角度和实践上对当代及未来人类的诸多健康方式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如对传统的体质观、健康观以及生命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完整认识等)。最近,由甘肃工业大学体育艺术部李重申教授主编的《面向新世纪健康教育读本》以人的生命质量为主题,从人类体质、健康、心理、优生、优育、疾病、寿命以及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提起“养生”,说来话长,学问亦深。凡年过半百或近“古稀”之人,皆多有考虑。作为已过六旬之人的我,也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仅与老年朋友们共勉。 “养生”者,保养生命也。世间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存在一个保养生命的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即是最初还处于愚昧时期,都没有不知道保卫自己生命的。因为人的生命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而且是十分宝  相似文献   

5.
高壮飞 《精武》2007,(3):35-35
太极拳在武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武术又富含哲理,既可技击又可养生。我们应从人类自身的结构去了解自己,再以太极拳的真髓功法去练习,方可达到养生和技击的作用。1.人类未达到自然寿命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寿命都是其生长期的5到7倍。马的生长期是6年,其自然寿命为30到40年;牛的生长期为4年,其最高寿命为20到30年。所有的哺乳动物差不多都能活到自然寿命。而人的生长期为20到25年之间,其自然寿命应为100到175年,但人实际却达不到,其原因是人类进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的根本性特征是铭刻于身体之上的,身体成为人类唯一能够感知的思想和实物存在.体育运动是人的自然需要和本能冲动,是一种寻求生存平衡、身体强大和生命意义的自然表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也是最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对于人类身体的忠诚与可靠,就在于它对于生命的保护,是人类唤醒身体本能运动的思想存在.站在人类身体本能的视角来探寻体育运动的历史路径,试图从中寻找属于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体育运动就是人类身体本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类而言,征服的欲念一直都是挥之不去、拆解不出的主题之一。千百年来,人类与动物之间复杂的一直难以找到平衡支点的关系,多数也正是来源于此种生命与欲念拆解不开的缠绕。对于其他生命体的征服欲念,最初的来源可能仪仅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然而,在漫长的生命演进中,征服已成为人类对  相似文献   

8.
合理地安排饮食、科学地进行大脑思维的训练、掌握经络保健的方法、保持适于自身的最佳体重、加强自身免疫能力,是作者谓之的"人类寿命五步规划”这是人类开启长寿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吗?看了下文,请读者自度。 人的个体寿命究竟有多长?这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但每个人又都不知道自己能够活多大年龄.因此提出对寿命的规划,似乎可能性十分渺茫. 目前医学生物学根据婴儿细胞离体培养分裂代数估计人的极限寿命约为120岁.对比哺乳动物平均寿命是其生长期的8-10倍,人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其生长期为20-25岁,由此估计人的极限寿命约为120-200岁.人体科学的寿命论,还依据人类寿命随历史变迁,年龄段死亡率以及其他统计结果,估计人体寿命应为120-160岁之间. 但是现代的人们,发展中国家平均50-65岁,发达国家 平均65-75岁.远远未能达到上述指标.人们从事社会工作的退休年龄法定在55-60岁之间.因此也谈不上对自己寿命的规划.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的生命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人的生命的长短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早年夭折,有的年过耄耋。为什么人的的寿命有长短呢?怎样计算人的寿命的长短呢?本文想通过对人的年龄的探讨,初涉长寿之道,以裨“生命在于运动”之说。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1996,(3)
一提起肥胖,人们都会想到减肥。但迄今为止,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减肥仅仅是为了更加美丽苗条,而肥胖最大的危害——损害身体健康、缩短寿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据欧美科学家最新统计:世界上每年死于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的人数占这类疾病患者总数的95%以上,其死亡率远远超过了癌症和艾滋病,成为危胁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11.
冯理达 《武当》2008,(1):1-1
健康、健美、长寿学,是我们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疾病谱变化,根据人类新的健康需求而创建的医学保健学科和科学模式。实现健康健美长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幸福的人生基础,是事业成功的根本,是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望与追求。按照寿命系数推算,不论是哪种推算法,人都可以活到110岁,或112~140岁,甚至175~200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生命在于什么”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析认为,生命是在于价值的体现,而不是大众认为的寿命长短的问题,生命的价值就是人的三种价值的综合体现,而运动和静养在培养和体现人的三种价值(内在价值、效用价值、交往价值)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运动和静养都可以帮助人们体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它们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胡西林 《收藏》2009,(9):95-95
孔子云: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这是千古圣人对人的生命状态的至高观照,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福气逾过这道槛,让生命步入从心之年。譬如王铎,这位乱世中命途多舛、命不假年的人,享年仅六十又一,命里就没有从心之福。但是他的书法不为生命所囿,恣意挥洒,意象万千,管毫在握,字字从心,生理寿命不逾从心之槛,艺术生命却早早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进入从心状态了。这是天意,让两种生命互补,并且,一种生命延续另一种生命。  相似文献   

15.
翌晨 《健身科学》2013,3(3):43-43
摄影让生活更美好养生学告诉我们:精神健康是一个人生命健康的重要体现。要想精神健康,就必须少一些物质方面的索取,多一些精神层面的积累。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欣赏,会使一个人的精神愉悦,精神状态好才能让人从心理到身体都处于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人类研究中的发展,一般是指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这些变化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生命中其他方面的变化,人类发展中有许多领域值得关注,尤其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阶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幼儿体育教师对促进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容遗忘     
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生命的支点,球星也同样如此。对于一个自信满满的王牌射手而言,他可能无法在任何主帅那里都找到纵容自己驰骋的空间,但假如有一个最适合他的已经找到了,并且还游刃有余,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他已找到了这样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人们对于"生命在于运动"这种观点深信不疑。然而,柏林的瓦格纳博士却得出结论:人的寿命不仅仅是通过锻炼延长的,良好的教育和稳定的收入很可能大于运动的长寿效果。美国的医学教授塞格尔对狭义的"运动"也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认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人,都以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名言来勉励自己:“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我十四年的运动生活中,我也曾不止一次地用这段名言来鞭策、鼓励自己。每当重重困难缠身,使我心灰意冷时;每当遇到严重的挫折,使我丧失前进的勇气时;每当伤病折磨,使我想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是人的自由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自由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人类活动的每一环节与层面都是自由的不同体现形式;一切源于人的生命本身的对需要的追求与满足都是人的自由活动的应有内容。体育运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成为人的自由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