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笔者有一段时间尝试给三年级学生上600~800米自然地形跑,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却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跑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体力分配问题、兴趣保持问题、安全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予以解决呢?笔者曾以一个班为试点,进行"舞龙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是从"三有""三和"等几个方面入手的。一、"三有"是指所上的每一堂体育课要"有序、有味、有趣",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获得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技  相似文献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笔者觉得要促使定向运动教学规范高效,也必须"三省吾课"。定向运动是一项挑战体能与智能的运动,深受学生喜爱。在普及和推广过程中,如何让定向教学规范高效,如何让普通体育老师也能上出"专业"的定向课?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三省吾课"的方法力求教学规范。下面以定向接力课为例来谈谈具体的做法,望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正>有位博友曾给笔者留言:"正规上课"反而没有"放羊课"更受学生欢迎,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呢?这也是笔者经常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越是认真上课,可  相似文献   

5.
<正>一圈250米能跑多少成绩?别人问起的时候,有多少人能自信地回答出来?前后的两次测试,有多少学生会主动地去对比自己的成绩?学生的豁然开朗、成功喜悦怎样显示出来?如果让学生能清楚地知晓自己的成绩,能在乎自己的成绩,珍惜和庆贺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那该多好!之前的学期,笔者其实也进行过250米的测试,也告知了学生成绩,但课前问了3个学生,结果他们都是一头雾水表示"不知道"。对此,笔者决定和学生来场"特殊"的游戏,即在250米测试中,让学生先预测自己的成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次看到关于"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报道,心就会被刺痛。为了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笔者通过实施课堂"三变"策略,提升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一、变教学模式过去,笔者总是按部就班地上体育课,课上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却兴味索然,教学效果不佳。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困惑,笔者走进学生,与他们交流,从学生们那里笔者找到了答案,原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多年来,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备课与实际上课之间往往存在距离,教师授课与学生接受之间又往往存在距离。这两个距离,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缩短这两个距离,上出一堂较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来呢?笔者的体会是课前要“试课”,课后要“思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决不是上好体育课的唯一保证,实践性,操作性是体育课的基本特征而“试课”(即课前将教案自我“预演”一番)正是为  相似文献   

8.
<正>一、"精品学案"研究的背景与目的2010年,笔者学校开始从"学案优化"进入"精品学案"阶段,深入研究"如何从学生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学会自我锻炼、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如何让体育教学设计得更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获取知识技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现今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开放了,教学方式丰富了,可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多了,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呢?一说到上体育课,都愿意自由活动,自己去打篮球、踢足球……不愿意让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正>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用这句话来形容教师的学校生活恰如其分。教师的职业生涯,如同四季更替、循环往复,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迎来一批又一批,唯有不变的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然而,有谁何曾想过,一节体育课如果没有"教师"会怎样呢?一、案例描述2016年3月,我校接到上级单位的通知,将对我校高二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一句话点燃心中的"怒火",责任已不容推卸第一次当班主任时,一位在小学工作的家长问笔者:"老师,你是教什么学科的?""教体育的""体育老师能当班主任吗?"。虽然18年过去了,这段对话却记忆犹新。今天,为人父母的我,读懂了当时家长的心情。在大家的心里,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类学科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有时间与学生相处,具有帮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等优势。希望文化课教师当班主任是绝大部分家长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很多,如,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实效陛、课间操等。笔者将从两个方面谈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即"道"与"术"。"道"是指学生有自觉锻炼的意识,有坚持锻炼的坚韧品质,有科学锻炼的习惯,其可以使学生由"要我练"为"我要练";"术"指的是学生学会锻炼的方法,掌握锻炼的技巧,了解锻炼的基本原则,可以使学生做到"我要练",也能做到"我会练"。  相似文献   

13.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体育制度,在我国已施行40多年了。然而从笔者最近几年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对“达标”一词的含义还存在着理解上的错误。在进行“达标”测验时,出现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每项成绩得30分就算“达标”;另一种说法认为每项成绩得50分寸算“达标”。所以在测验过程中总听到学生问:“老师,我铅球‘达标’了没有?我50 m‘达标’了没有?”……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是30分“达标”?还是50分“达标”呢?笔者认为,这两种说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很多行为习惯还未养成,他们还是一张"白纸"。对此,应该如何让他们"入门"体育课?体育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体育课?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只有用心,才能"开好门"。一、开门第一件事:教会学生排好队一年级的学生进入正常学习、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一、要有"爱心"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爱心如同阳光雨露,时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体育课上,通常会选出六个体育小组长,但有一次班上调皮鬼小宝的入选,着实让大家很是惊讶,偶尔也会听到有学生嘀咕:小宝的成绩一点都不好,又调皮,经常被班主任批评,为什么还要选他当小组长啊?这时候笔者会告诉他们:体育小组长并  相似文献   

16.
<正>当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觉得很奇怪,前滚翻"前额着垫"本身是一个错误动作,为何要给它平反?笔者原来也认为如此,可是经过一次公开课的讨论之后,改变了这一看法,发现前滚翻"前额着垫"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以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河北省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期间观摩了几节展示课。通过对这几节课的观摩,结合自己多次上公开课的体会,笔者在此阐述一下自己对如何上好一节课的心得,敬请同行批评指正。一、对于课的巩固练习一定要"推敲、琢磨"案例:水平二的前滚翻教学(一)场地器材:环形场地;学生每人一块体操垫。(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导入;2.教师讲解示范;3.学生模仿;4.集体练习;5.降低难度练习;6.图片展示、纠错;7.集体练习。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开学笔者的第一节体育课都是室内课,这学期笔者的开学第一课内容是"怎样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在课堂上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跳绳能锻炼到你身体的那些方面?学生的回答让笔者激动不已。一项体育运动,能锻炼人体的各项综合素质。下课后笔者马上进行了课堂反思,笔者自问自答,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分组教学。一项体育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什么样的锻炼效果呢?笔者有自己肯定的答案:他可以让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得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把握课堂教学设计的"六字经"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一、脉络要"准"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教学的对象——学生,可以这么说,脱离具体的教学对象就没有最佳教学设计可言,所以说教学设计应树立学生观,为学生而设计,为学习而设计,因为学生是课堂设计水平高低的真正评判员,不然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是很难把课上好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蒋毅 《体育教学》2000,(2):27-27
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关键。常言道:“备课花功夫,上课显神通。”备课如此重要,我们在备课时应考虑哪些什么因素、抓住哪些环节呢?笔者认为,教者备课要问自己十二个方面的问题。一、学生状况怎样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之一,教者要掌握所教对象的体育基础、心理状态、兴趣特长、组织纪律、体育骨干及男女人数等等。如果教者不了解学生状况,那就无法调控教学过程,要上好课必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