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此,笔者设计了下述两则小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一、"种菜"游戏在运球练习中,由于学生的兴趣不高,常常带有懒散的心态,尤其是在高、低运球练习  相似文献   

2.
<正>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创设练习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思维创造能力,是青少年足球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在足球项目练习的初级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足球项目的兴趣。如果教学和训练过于枯燥,势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与训练的质量。本文针对以上观点给出了一些练习方法和建议。一、按手势进行变向运球(一)练习方法练习者面向教师进行运球。教师随机用手(或持标志物)指挥学生运球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单纯地模仿或重复练习单手肩上投篮,会让原本极具学习趣味的教材变得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在实战中的技术运用能力,教师应设计一些新颖、实用的组合技术。单手肩上投篮组合练习的设计应根据学情并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在具体的课时教学中设计一些运球或传接球再接单手肩上投篮的组合练习,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该技术动作,练习的积极性也  相似文献   

4.
<正>一、重视体验成功的作用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置不同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水平差异进行分层练习。如图1所示,教学内容是足球脚内侧运球过杆练习。实线表示运球的路线,黑色圆圈表示障碍物,部分学生对脚内侧运球技术不能在绕杆的运动情境中有效运用,在练习中容易出现人跟不上球的现象。多次的失败经验使学生失去继续练习的兴趣,同时自我效能感降低。在足球脚内侧运球技术学  相似文献   

5.
所谓逆向练习法,就是指教师要求学生按其动作口令(或指示)的相反方向和位置去完成动作的一种练习方法。如在原地队列练习中,教师发出“向左转”的口令,学生必须完成“向右转”的动作。同样,教师口令“向右转”,学生动作“向左转”。又如在徒手体操练习中,教师喊“臂前举”,学生做“臂后举”。另外,在篮球的运球练习中,教师作“高运球”的手势,学生做“低运球”的动作。实践证明,这种逆向练习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但使学生感到新颖,兴趣得到激发,精神愉快地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绝招绝招1:手心贴胶布辅助器材:手心大小的白色圆形胶布。练习方法:在手触球的部位用圆形胶布贴在手心上,反复做运球练习(见图1)。练习要求:运球时手心不碰球,运球结束后,查看学生手心部位的胶布,判断学生的技术动作是否正确(胶布变脏证明手型不正确,胶布干净证明手型正确)。练习实效:学生明确正确的手触球部位,掌握了运球的手型,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自我纠错的能力。绝招2:巧用限制线练习方法:练习前,在地面上划一条竖  相似文献   

7.
<正>行进间运球是篮球项目的基础技术动作,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熟练掌握动作就想快速向前运球,容易造成失误丢球,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篮球教学实践,将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与经典跑动类游戏结合,进行二次创编,增强运球练习的趣味性、多样性,增强练习密度,融合篮球常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当中,有效提升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一、案例描述在二年级篮球原地运球复习课中,笔者和以往一样先让学生练习原地运球,然后再学习向前直线运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连续两三节原地运球课  相似文献   

9.
篮球的运球技术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球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对篮球的熟悉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他的运球反映出来。人们接触篮球一般都是从运球开始的,因此如何让学生更有趣地学习运球,如何让学生在练习运球的过程中始终有新鲜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变换练习方法。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诱导手段,是促使学生迅速掌握、改进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节省教学时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常用的诱导手段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呼号运球通过传统“呼号”游戏改编而成。本课准备部分以行进间(慢跑)运球熟悉球性和热身,报数为叫号做铺垫,基本部分以叫号举手、叫号往返跑、叫号运球为主要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层层深入,通过分组练习加大练习密度。  相似文献   

12.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密切的关系。兴趣是动机培养的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篮球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一、篮球学习兴趣的特点 (一)学习兴趣的选择性。在篮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选择性,学生对运球、投篮等技术感兴趣,练习起来积极性高,兴奋性强,而对身体素质训练和脚步动作的练习,则不大感兴趣。然而,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又直接影响技术的掌握、战术运用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展示课呈现出的特点1.教学设计完整,导入新颖本次展示课的大部分教学设计重视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重难点确定较为准确,教学策略得当,教学步骤合理,教学细节处理得力,教学目标完成率较高。如,《足球:双脚交替踩踏运球练习》《韵律呼啦圈》《肩肘倒立》《跆拳道:前踢》四节课的导入环节让人眼前一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篮球:原地运球》和《跪跳起》两节课的游戏导入更是引人入胜,快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风格明显  相似文献   

14.
笔者经过几年来的足球教学实践发现,利用篮球、排球的技术教学为基础,在足球教学中适时地加以讲解运用,使学生对足球技术练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熟练地掌握了足球基本技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足球教学中,颠球、运球变向是提高个人控制球能力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与排球中的自垫球、篮球中的运球变向很相似,只是前者利用除前臂之外的其他部位进行练习,但是击球部位及重心随球移动是相同的。2.足球练习中颠球练习采用的方法(1)在每次课中安排15~20分钟的颠球练习,对学生讲清颠球的技术要领及对提高足球技术的重要性,并…  相似文献   

15.
<正>在篮球运球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对游戏进行改进、变化,然后运用到运球的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层出不穷的游戏中,完成运球的学习任务。一、篮球运球游戏环节的变化1.分组方式的变化篮球运球游戏的分组方式有个人、小组、班集体等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随机、同质、异质、合作型、帮教型、友伴型等变化。游戏中,不同的分组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个人分组能够充分展现个人的运球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学情分析主教材行进间运球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球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小学生体育学习》中首推的活动形式,所以学练该内容非常重要。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性、协调性也较差。而五年级学生毕竟有一定的原地运球技术基础,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运球和活动形式。因此,本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引出传统游戏与运球练习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达到一定的行进间运球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剖析两个案例同样的"篮球运球过人"教学内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一)教学方案方案一:熟悉球性→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曲线运球→让学生讨论有哪些运球过人的技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体前变向运球过人→面对标志物。如,标志杆的练习→面对消极防守的练习→一对一的实战练习→运球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1:教师在上课前介绍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整节课采取的是"示范——讲解——分解练习——纠错"的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不断强化练习持球部位、击球位置、脚步如何超越等技术要领。学生的练习兴趣渐无,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下降。分析:在球场上只要有2个人在,很少看到2个人一起练习运球、传球等技术,一般都是在练习投球或直接进行比赛。本节课教师采取以技术为主的教学方法,忽略  相似文献   

19.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是运球突破技术中最实用、最容易学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最喜欢学习运球突破的,一方面他们是受到艾弗森等NBA球员高超球技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喜欢运球过人。下面我介绍教学中五种巧用篮球场地、标志物、学生来提高学生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合理分配学生练习的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20.
<正>运球技术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小学生专注力较差、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而技术教学又需要反复地练习,容易使学生在学练一段时间后失去兴趣。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练习,利用富有挑战性的小游戏,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下面以二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一课为例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