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播操在小学一年级的有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广播操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质,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小学一年级的广播操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就如何实现广播操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播操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组织学生做广播操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它有助于广大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调节学习、生活节奏,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那么,如何在广播操教学中让学生牢固掌握技术动作,在课外练习中不易忘记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以下七种教学方法:1.难点提炼法广播操教学课节较多、时间较长,每一节课都按操的节次顺序传授下去,往往等难点动作教完,学生基本掌握了,前面所学内容也就忘了,或者熟练程度大打折扣,影响到动作的连贯性。所以,只有将本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倪胜勇 《体育教学》2012,(6):58-59,2
"补偿性体能"是一种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教学行为,与"课课练""循环练习"不同的是:不再套用运动训练学的体能训练模式进行移植或嫁接,而是通过诱发学生学练动机与兴趣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持续参与感悟和享受运动的乐趣,进而促进体能与技能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我们在实践操作层面尝试构建了一种"补偿一介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案例描述 又到学年初,教授新一年级学生新广播操之时,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年龄小,的确有很多教师“头大”。我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学生广播体操时也感到教师辛苦,学生疲惫。学生对学习广播体操兴趣不强,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尽管我通过课上反复示范、讲解、引导练习、小组评比、激励展示等多种方式试图提高广播操的教学质量,但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引导低年级学生喜欢广播操,喜欢学习广播操,实现小学低年级广播操教学的高效,这是我在广播体操教学中需要思考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踝关节对于短跑和跳跃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业余训练中基层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运动训练要注重学生踝关节力量的增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结了六种行之有效且对踝关节力量提高较快的练习方法,供参考。一、阶梯单腿跳方法:在看台上做连续的单腿跳跃练习,步幅  相似文献   

6.
<正>双人练习在训练中应用较为广泛,且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协同配合的作用,以下是笔者总结的部分双人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新广播操,动作新颖,姿态优美,富有节奏感和时代气息。青少年只要常年坚持,并高质量地做好这套表现出青春与健美风貌的新操,对于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姿态,改善、塑造形体的健美会有突出的效果。近几年来,笔者看了多所学校的早操、课间操以及广播操表演。总的印象是质量不高。表现在动作幅度小,力度差,姿态不优美。其原因是学生对做操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锻炼价值不明确;学校体操运动开展不力,学生得不到正常而系统的形体素质训练。如何提高新操质量,笔者认为:一、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农村小学开展广播操比赛,它对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学校气氛,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体质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作为2015-2016年度的支教教师,在安徽省定远县八一学校小学部开展了一至五年级的广播操比赛,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下面以此次赛为例,谈谈在农村小学开展广播操比赛的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9.
循环练习法是我们体育教师非常熟悉的,而且在教学与训练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由于它具有练习项目多,练习过程活泼有趣,参与练习的人数多,能同时发展学生的多项素质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循环练习法的运用进行了多种尝试与编排,创编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循环练习法。具体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各学段起始年级学生都要学习广播操,并要进行年级和校级比赛,如何提高广播操的质量?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 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途径有各种各样,遂昌县小学采取五结合的办法,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五结合是 1.广播操与身体素质操结合。我们根据小学教材内容,选取一些提高身体素质及培养正确姿势的辅助练习,编写了几套简单易做的素质操,在做完广播操后进行练习,每次一套(五节)。素质操内容多样,运动量适中,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并按季节变化而异。这样能充分利用广播操时间有效锻炼身体,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 2.课内与课外结合。每堂体育课都从基本教材的需要出发,以身体素质练习为辅助教学手段,作为“课课练”内容安排,保证每课有一定的密度和运动量。并规定各班在每次课外活动时由班主任指导,体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事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每学年都要教新生广播操,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掌握广播操,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三心二意一备"的教学心得,在此与广大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3.
李楠 《游泳》2001,(4):24-24
学龄中期的学生正是训练游泳的黄金阶段 ,要想抓好这一阶段的成绩 ,教练员制订一个系统、全周期的训练计划是极为重要的。但是 ,在这期间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这里就此类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在日常训练中 ,教练员们常常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也由此得到相近的感受。1 .分散练习的效果优于集中练习。对普通学生来说 ,一堂课练习10000米 ,就不如上午、下午各练习5000米。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 ,讲究精炼、实效、出效果。如 :水上练习和陆上练习相结合 ,效果更好些。2 .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学生练到一定水平很难再提高 ,即所谓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20日下午,笔者在二年级(6)班上课,在练习"小组合作进行呼啦圈游戏"的基本方法时,各组都按照笔者的要求到指定地点进行游戏创编了。就在这时,笔者听到马晨越小组传来争吵声,笔者走过去询问争吵的原因,小组长李嘉毅说:"老师,他们都不听我的,都不按照要求来练习","老师,小组长的声音太大了,都不让我们说话,他让我们都要听他的",林凯文激动地向笔者告状。哦,原来如此啊!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练习,笔者急匆匆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课余训练的时间有限,跨栏跑是一项技术较复杂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弹跳、柔韧性、节奏感等素质。如何能在跨栏训练中,让学生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跨栏的运动技术,对教练员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准备活动部分有计划地安排专门性辅助练习可以增大练习的效果,缩短运动员掌握技术的时间。现列举笔者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学校不久,面临的是常规训练和广播操的学习。特别是广播操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得费力、学得痛苦。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常常面对一张张无精打采的小脸觉得愧疚,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再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这不是我要的教学。因此,我想在体育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强化他们的体能锻炼,促进他们智力的提高,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案例描述这是一堂一年…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描述:在一次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的课上,在做好准备活动后,学生按照笔者的要求,有序地进行练习。突然,一名学生跑了过来,对笔者说:"沈老师,王哲远没有排队练习,每次练习的时候都躲在队伍的后面,还经常捡地上的石子砸我们","王哲远,为什么会用石子砸你们"我问道,"因为王哲远上节语文课上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学生回答道。笔者一听,马上就想去批评他,让他好好地和同学们一起乖乖的练习。笔者带着怒气走向他的时候,看到的是他对抗的眼神,笔者就灵机一动:以前我也经常批评他,但效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方法很多,利用各种器械器材来辅助练习,也是常见的手段。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和训练总结,利用篮球,也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使教学和训练不至枯燥乏味。笔者在此把利用篮球发展学生速度的三种方法介绍给大家,共同探讨。一、利用篮球,提高步频,发展快速跑能力目的:通过人与球的抛接配合,完成快速摆臂抬腿练习,加快步频发展了学生  相似文献   

19.
谢慧敏 《体育教学》2011,31(5):77-77
我校语数英每学期都有“免考生”,只要平时成绩都是优,表现良好的话就能够成为各学科的“免考生”。学生们都以能够成为“免考生”为光荣。每学期开学初,各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要安排广播操的复习。当我把教学内容布置下去的时候,学生都会面色凝重地叹一口气,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复习,。播操的不屑情绪。我在思考体育课可否设置广播操“免考生”?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的时候,他们立即来了精神,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我。我规定评选广播操“免考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复习广播操时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并能做到互相帮助;二足大课间做广播操时,动作也必须认真、规范。我会跟班主任进行交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同学在本单元学习内容结束之后,就可以成为广播操的免考生。  相似文献   

20.
正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往往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教学手段单调使得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下降。因此笔者精选了一组双人徒手练习身体素质的方法,在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供各位同仁参考。一、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