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先生:光明老师,如何教低年级孩子写作文?我平时去接送孩子,也听到太多的抱怨,大多是因为孩子的作文。有叫孩子听写的,有干脆拿来自己写的,越俎代庖,还得童言童语,那叫一个辛苦。以我读书的经验,写作这事儿,多看书就可以了。我孩子小学三年级,对作文类的书籍与报刊没有兴趣。每次写作文很受罪。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是小学低段到高段的过渡,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关键时期。尽管二年级时已经练习过一些写话练习,但我深知,三年级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还是重中之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读书首先要培养阅读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数年,我常听身边老师发出感慨:"三年级语文难教,难就难在作文刚起步。"确实,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三年级孩子的写作指导就会存在较大难度。但如果能够在孩子们低年级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写话方面多加指导,就会让孩子在写作心理和写作技巧方面有个过渡。"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是新课标对小学低  相似文献   

4.
我家天乐今年8岁,进入了小学二年级。孩子们的习作已经开始了,有时老师会布置一些写日记的作业。每一次天乐都能够愉快地完成作业,还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如今,他对写作充满了兴趣与幢憬。我是小学语文老师,私下里经常有许多家长与我讨论如何辅导孩子写好日记。其实,二年级的小学生初识写作,这时的写作和讲话一样的,只要把自己要告诉别人的事情说清楚就行了,远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困难。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承担了指导学生作文入门的重任。这是件令农村语文老师头疼的工作。一提起作文,农村三年级的孩子就谈虎色变。他们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对习作缺少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照搬照抄,东拼西凑;要么言之无物,像记流水账一般。因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习作的康庄大道,并在这条路上走稳、走好,越走越远,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在此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4,(1):54-54
正近期,光明老师应合肥市康园小学邀请,为该校四百余家长做了场家教讲座。该校系新建校,到会的一年级家长占85%。会上的两个对话,与各位分享一下。(一)一年级家长:郭老师!我家孩子的拼音听写一蹋湖涂,会拼,会读,就是听写写不出来,我想了各种办法都不行,请问您有好的办法吗?光明老师:1.一个一个字母地"描红",别怕麻烦。2.一个一个地写,陪孩子写,引导写大一些。过程中不断鼓励。  相似文献   

7.
<正>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承担了指导学生作文入门的重任。这是件令农村语文老师头疼的工作。一提起作文,农村三年级的孩子就谈虎色变。他们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对习作缺少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照搬照抄,东拼西凑;要么言之无物,像记流水账一般。因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习作的康庄大道,并在这条路上走稳、走好,越走越远,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在此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向  李月卿 《河北教育》2003,(11):20-21
一、赏识学生每一次的习作,尊重个性 对于初试写作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一种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冲动。当他们把自己或模仿或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品”呈给老师的时候,怀有多少憧憬呀!这时教师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品尝到每一次习作的喜悦。教  相似文献   

9.
进入小学中年级后,写作成为孩子们进行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他们通过作文展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女儿上三年级后,在老师的要求下写了一些作文。这些文章称不上多好,但都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且写作过程中不打草稿。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习惯,一气呵成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随着老师的批改,女儿的一气呵成大不如前了。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世界》2013,(Z1):85
叶女士:光明老师,我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光明老师:小学生需要老师或家长把好检查作业这—关,失去有效的检查,那么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家长要学会正确的检查方法,以培养孩子仔细认真、独立思考的能力。叶女士:我也重视,可是不知用什么样的方法。请您教教。光明老师:孩子读—、二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小学五(5)班是生本教育实验班,学生从二年级的一节课写400字左右,发展到现在的上千字;从个别孩子文章出色,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每个孩子40分钟都能即兴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一路走来,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每次都为他们的写作水  相似文献   

12.
三年前,《汇报》曾刊登《儿子的研究报告》一,使人备受启发。作是留美人员,写孩子到美国小学读书写作的事。孩子在国内已读到四年级。转到美国小学后,老师要求作的第一篇章《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家长担心孩子写不出来。可是孩子自己很努力,借参考书,网上查资料、选材、组织,最后居然在电脑上打印出二十多页的一本小册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一二年级写话目标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小学低年段的孩子个个都天真烂漫,他们天生就是诗人,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特体验.老师要利用身边的素材,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感受这个世界,说出孩子自己的话.  相似文献   

14.
学写日记是小学三年级第一册中“习作7”的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了解日记的要求,掌握写日记的技巧,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对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学知道什么是日记,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接着通过阅读例文告诉学生如何把日记写得生动而具体,这一切,进展得都很顺利,学生学得也很有兴趣。我非常高兴,于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想一想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模仿例文格式,学写一篇日记。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以为学生一定会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写,所以我兴致勃勃地调动学生说话和写作的欲望:“同学们,读完…  相似文献   

15.
<正>一、符合学情,让学生明了例1:"你的这篇作文详略得当,具体突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妈妈对你的关心。如果能再具体写一写自己看到的心情,习作会更棒。"这是一位老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评语,从文字的表述上看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评语写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合适吗?三年级的孩子,习作刚刚起步,能把一件事文从字顺地写出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他们  相似文献   

16.
如今,孩子已经读高中了.他的作文写得很不错,每次考试,作文都得高分,还有一些在各大杂志上发表.很多人说,孩子会写作是遗传,遗传了妈妈的文学细胞,但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布置写作作业,每天都要写.孩子一个字都写不出.我采取的办法就是“帮孩子写”.怎么帮呢?每天晚上,与孩子坐在一起,回忆当天最开心的事或者最难忘的事.回忆完毕,我不要他写,我自己动笔,以一年级孩子的思维和笔调,写一篇百字左右的日记.写完,我把日记拿到孩子面前,请他“审批”.这时候,孩子总是会一本正经地审阅,有时候,还会修改一两句话.后来,他就有了自己写作的冲动.当然,对他写的文章,我也会认真阅读,大加表扬.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3,(17):54
叶女士:如何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呢?我觉得自己的孩子每次写作业总是一会喝水一会吃水果一会上厕所,事情一直不断,写不了几分钟就要跑出来。光明老师:有许多朋友向我请教,说他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问我怎么办。说实话,孩子们从小到大做作业都很少是大人眼中很专心的,总是很难  相似文献   

18.
周玲 《考试周刊》2014,(65):49-49
<正>低年级是小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好作文起步教学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忽视一二年级的写作训练,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到三年级突然要求学生习作,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很可能无从下笔,形成怕写作文的心理。怎样让孩子赢在写作的起跑线上呢?一、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写话兴趣1.抓住机会,激发写话兴趣。我们班的孩子爱画画,记得一年级时,孩子们经常把他们画的画送给我,学生送的画多了,我不由心动:何不让他们把  相似文献   

19.
<正>"万丈高楼平地起",这话是说基础的重要,我认为小学生的作文也一样。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三年级整个学期都是进行写段练习,重点训练学生把一段话写清(言之有序)、写具体(言之有物)。这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限于知识水平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尤其需要教师的扶持。一、培养兴趣是孩子们写作的动力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把"杰作"交给老师,总希望老师能给一个完美的回答。为此,我在批改作文时,怀着一颗童心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凡人     
王晓春 《师道》2003,(8):13-14
我曾经在互联网上见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中美比较教育二十条》。作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美国去上学,小学毕业后又回国上中学。文章写的是她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生动活泼,给人启迪。其中,关于师生关系有几段话是这样写的: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国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记得在中国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把老师当作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类”。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