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管理,就是要把渴望学习语文的学生个体激活,让他们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磨合,具备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解放教师自己,使语文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思考,用于反思,用于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1.缺少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把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都用于专业理论课上,有的学生除上语文课外其余时间一分钟也不学语文.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读技校是学一技之长,语文学与不学、学好和学差一个样.二是学习语文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学习的愉悦感难以激发,因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绝大部分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随意削减语文课时.四是由于教学课时少,语文教师只能依样画葫芦,内容删了再删,完成教学计划了事,从何谈语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汪德杰 《成才之路》2014,(21):51-51
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不等于上语文课的时间,当然也不等于上课时间与下课做作业的时间之和。关于时间的分配与管理方式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并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一、语文学习时间的界定 何谓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它是否就等于是上语文课时间加上下课做语文作业的时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是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对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学习语文的时间应该是指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时间。因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当然,语文学习不只是语言学习,但在语文学习之中,语言的学习显然是核心,也是最主要的。我们常说语文学习重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语言的自我体味、感受、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永远代替不了的。听、说、读、写、记忆、思考、品味、鉴赏等以语言为核心所进行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语言活动。当然,生活中的一些日常语言行为(如问候及一般的交流等)不能算在其中。本文所指的语言活动特指一些能提高学生语言的学习运用和理解、表达等能力的语言活动。抛开智力等因素不讲,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大体上与他语文学习时间的多少成正比。即他的语文学习时间越长,他的语言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老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呢?一、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读书时间、独立思考时间以及互相探讨时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变传统的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为讲课与学生独立思考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解分析多,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少,课堂中的大量时间被教师的过度文本分析和远离语文性的过度发挥所占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问题讨论占领了课堂,真正用于学生读说写等实践活动的时间被大量挤压.新课标进一步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有力地扭转了我国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重理解分析、轻表达运用的不正常现象.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借助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学生一个本真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可有些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思想,而对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等语文现象却不肯花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揣摩、感悟,这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学低效率的突出表现。那么,如何使教师的语文教学具有真正  相似文献   

7.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学习语文时没有多少兴趣,学习过程中也不够专注。和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很少花时间在语文学习上,属于厌学情绪的一种。教师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语文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教师掌握着打开语文之门的钥匙。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主题学习"通过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对语文课程二度开发的策略,将传统的课外阅读纳入课堂阅读,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萍 《甘肃教育》2020,(5):159-159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文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前常常会创设情境用于导入教学,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