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贤亮是新时期以来争议颇多的作家之一,而描写性爱则是其小说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然而,透过文本的外在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张贤亮的小说创作是与以弗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所以,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探讨张贤亮的小说不但可以回应争议,同时,也会为这种批评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使用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的小说观深受李贽文学观的影响。《红楼梦》的创作态度及创作原则与李贽的文学观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发展。曹雪芹的“亲睹亲闻”,“取其事体情理”、“新奇别致”等小说创作主张,以更新的文学理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思域,在小说理论史及小说美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远大前程》是其晚期作品之一,深受读者喜爱。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从现实角度和社会角度去分析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创作手法。然而,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认知诗学研究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去解读狄更斯的作品。本文依据认知诗学研究范式,以原型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语言学中的扩散激活理论,探讨《远大前程》中水和火等基本物质范畴与小说创作之间的联系。其中,水代表的重生、净化和火所代表的惩罚、训诫对主人公的塑造和主题突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多次反复出现在小说中的基本物质范畴进行原型分析和统计整理,并结合扩散激活理论对阅读者进行原型教学有助于读者形成一定的阅读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和背后隐藏的深层寓意,最终为文学阅读和文学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飞  王翼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15-119
清末民初时期是小说翻译创作最繁荣时期,经历了翻译小说的繁荣到创作小说的繁荣两个阶段。小说成为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中心体裁,其创作手法、体裁、文体等在翻译小说的影响下日益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冰心堪称"首席作家",其问题小说极具典型性。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与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从泰戈尔短篇小说母题中,冰心确立其创作问题小说的人道主义与"爱的哲学"的母题;从泰戈尔诗化小说的影响下,她形成了结构松散、情节淡化的散文诗式行文结构;从泰戈尔短篇小说的熏陶中,她奠定其冰心体语言、诗画美的艺术风格。本研究表明,冰心的问题小说无论在小说母题、行文结构还是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借鉴了泰戈尔的作品,并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问题小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仫佬族文学创作,虽然其作家文学发展史并不长,但新时期以来仫佬族文学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诗歌创作有新突破,小说创作发展迅猛,散文创作引人注目,仫佬剧创作成就丰硕。仫佬族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数量不断增多,形成具有多元文化审美意识的文学群体,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张悦然论     
本着对一个有潜力的文学新人负责的态度,细读其文本,将其置于文学史座标系中来考察,会发现张悦然的小说属于主观型创作,诗化小说;其小说存在明显的唯美主义追求,且充满魔幻与灵异色彩;从女性文学角度来看,其作品是典型的女性文本,具有女性的阴柔极致之美。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饮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师爱伦·坡,在其短暂而多舛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文学理论批评,并对后人产生深刻而明显的影响,其文学意义和艺术价值不容小觑.而目前对于爱伦·坡小说的评论多集中在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上,往往忽视了占据重要部分的幽默小说.从叙事风格、创作主题及现实意义三个角度分析爱伦·坡的幽默小说,指出这些对于全面理解爱伦·坡的创作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已经不再有八十年代那样的轰动效应,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了迥异于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文学所处的文化环境,市场化是中国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得以实现的巨大动力,而现代性则更是中国文学自新文学诞生以来甚至更早时间内持续的现代化诉求。把九十年代的小说放在这样的全球化、市场化,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有了期盼世界认同的努力和尝试。在这样的理想下,小说创作在思想表现方面虽然失却了深度模式但是却成就了叙事意义上的另一种成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7):87-89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小说中最基本的创作倾向和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他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其最大的特色是他的悲剧艺术性。他的现实主义的悲剧小说创作具有启蒙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等特点。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之发轫,创现代小说之特色,集现代小说之大成,对“五四”文学及其后的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领潮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戴维·洛奇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从其创作萌芽阶段、创作转折期、到创作巅峰阶段,他在小说中始终如一地灵活运用二元结构模式。本文讨论其在这三个时期中使用的单一二元结构,双重二元结构,多重二元结构,旨在说明其小说创作中融合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香港浸会大学,张炜紧密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写作实践,讲述了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语言、故事、人物、主题等,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名为《小说八讲》。这是张炜第一次具体地、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理念,其意义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开始从理论的层面对小说创作进行思考,张炜也因此对当代作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张炜的小说创作理论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以《古船》为例,论述其小说人物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文学猛然敞开大门迎接陌生的外界各色文学思潮时,冯骥才的民俗小说也自然被评论家们有理有据地归为寻根文学的一支.通过解读他的小说,不但可以揭示其小说创作思想中的现代主义与民族文化保护主义矛盾统一的原因,还能梳理其小说创作思想中的现代主义与民族文化保护主义矛盾统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部小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且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创作主张。这些理论主张犹如没有珠串的线珠一样散落在其序言、后记、回忆录中。因此,系统地研究张恨水的小说理论,对全面认识“张恨水现象”以及指导当前的通俗小说创作均有其重要的价值。一、“小说就是小说”:小说史上的科学命题。如果说高尔基的“文学即人学”揭示了文学的“个性”,那么,张恨水的“小说就是小说”则揭示了小说的“个性”。张恨水不止一次地强调:“小说就是小说,并不是历史”,“与布告有别”,“与教科书也有别”。“吾作小说,令人读之而不否认其为小说。”  相似文献   

16.
张贤亮的小说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人们称他为我国的“西部作家”,把他的作品誉为“西部文学”的代表。张贤亮曾热诚地呼吁宁夏的文学工作者:认清社会的潮流,深入火热生活,深入人民群众,“努力发掘大西北人的特点、自然的特点、经济的特点,创作出富有西部特色的作品来。”(1)由此可见,他的小说之所以富有独特的塞上情致和韵味,是其在创作中自党地探索、追求,不断刻苦实践的结果。张贤亮小说的鲜明地方特色,首先表现在他善于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抒写自己熟悉和热爱的自然景物、地方风光等特定的地理环境上。  相似文献   

17.
朱天文是台湾眷村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十几年的眷村生活经历对她的文学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其小说文本入手,把握眷村情结在其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探求眷村生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龙宫原为佛教文化意象,当其以文学意象的身份进入古代小说后,成为小说作品中的一个常见文学形象。受时代的小说创作潮流、创作群体以及受众层次变化的影响,唐宋小说与明清小说中龙宫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旨趣发生变化。历代小说中龙宫意象即在这种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发展丰富,构建起意蕴深厚的龙宫信仰文化。  相似文献   

19.
微型小说同海外华人社会黄万华在文学界困惑于"文学会不会死亡"之际,无论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还是在东南亚、欧美华人社会,微型小说的创作却呈现出一发而不可收的趋势。综观世界各地的华文创作,众多的报纸副刊成为孕育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主要园地,而正如台湾著...  相似文献   

20.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和小说表现技巧在对拉美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实验亦发生着示范滋润作用。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叙事的非逻辑性和迷宫式结构,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和后现代风格追随者们效仿的对象。这些具有后现代创新精神的中国作家在自己的小说实验中,彻底打破文学思想上的禁锢,用从博尔赫斯等后现代作家那里借鉴的小说创作元素,并以自己对这些文学元素的独特理解,开拓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后现代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