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祁门箬坑方言,属于徽语的祁婺片,除具有徽语的一些典型特点外,最突出的是具有成系统的长元音韵母.长元音现象在粤语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存在,在其它方言中较少,解析祁门箬坑方言的长元音与粤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中长元音的共性与差异,并通过与周围方言的比较探讨其形成原因.这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方言中的长元音现象.  相似文献   

2.
辽南方言从属于胶辽官话.目前学界主要是从辽南方言语音的归属、辽南地区个别方言点的语音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方言语音辨正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语音特点、方言区的划分和分析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归纳梳理,不仅能够深入地把握辽南方言地区的特点,更有利于发现方言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研究方言语音.  相似文献   

3.
吴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和英语语音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吴方言者往往会带有方言语音的特色,给英语语音的习得带来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近年来,虽然关于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对吴方言内部语音特点的看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吴语区语音的特点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到更小的方言地域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元任先生是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常州方言的第一人,尤其对常州方言语音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调研出第一个常州方言音系,全面阐述常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常州方言语音,对常州方言绅谈与街谈、常州方言秘密语及常州话方言性变态语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调查皖北方言的基础上,就阜阳方言重要的语音特点作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揭示反映方言地域特征的重要语音特点。探讨并揭示阜阳方言重要语音特点是深入认识和研究皖北方言的需要,对中原官话的分区划片以及皖北方言的内部再划分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的方言接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写并分析了汉阴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并认为这种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主要源于明末清初川陕大移民,尤其是清代乾隆以降,下五省居民迁入汉阴,给汉阴方言带来了南方方言元素。分析汉阴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将为研究汉语语音的南北融合提供可靠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7.
江苏泰兴方言处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带,语音呈现出了吴方言向江淮方言过渡的特点。本文将泰兴方言语音与北方话、江淮方言、吴方言、晋语、客赣方言和徽语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了解泰兴方言与其他方言语音的差别和联系,并结合泰兴历史地理概况,总结出泰兴方言的局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86):89-90
本文主要根据语言学习迁移理论,运用文献检索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方言的语音特点研究,从语音方面对河南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语音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作出细致的分析,并针对这些科学的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河南方言持有者学习英语语音的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河南方言地区教师对于英语语音教学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方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语音系统性的认识是研究方言语音的理论基础。关中方言也有其特色,对中华民族的语言产生过重大影响。文章从声调、声母、韵母和声韵拼合四个方面,把关中方言与普通话作比较,来谈关中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汉语十大方言之一,赣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某些特点对使用赣方言的英语语音学习者来说会产生负迁移作用.文章所做实证研究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了赣方言对英语语音教学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及如何消除负迁移作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呈坎方言是典型的徽语,位于绩歙片和休黟片的交界地带,语音特点明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记录呈坎镇呈坎村方言的音系,归纳其音韵特点,可以为徽语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西南官话中江津方言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它反映社会生活面广,取材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是官话次方言之一.学术界对于江淮官话的归属、特征问题多有讨论和研究,有趋同也有分歧,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江淮官话的分区、归属问题,及其语音、语法等语言特征作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明人祝允明所撰《正德兴宁志》记录了明代广东兴宁方言齐韵作灰、庚韵作阳以及杨、王不辨等特点,并和吴方言乃至明代官话作了比较。而明人黄国奎修、盛继纂《嘉靖兴宁县志》则记录了当时兴宁方言的部分常用词汇。跟现代客家方言比较,从两志所记的语音、词汇所展示的特点可以看出当时的兴宁话已是一种成熟的客家言无疑。就现存地方文献来说,这是目前所见对客家方言最早的语音、词汇描写,在客家方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现在流行于新疆的汉语,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指出新疆汉语具有方言层次参差错综、北京官话分布广阔、回汉群众语言有别、多种民族语言杂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雄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08-110
酸汤话分布在湘黔边界的交界地带,处在湘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它在汉语方言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价值。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酸汤话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过学界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研究。酸汤话既不完全同于湘语,也不同于西南官话,而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特征,它保留着许多古代的语音遗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文章对酸汤话中的古音遗迹,做一个比较详尽的描写,这对研究方言的发展轨迹一定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闽南地区语境下,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有其特有的顺应特征和具体的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视角分析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的会话实例,发现在闽南文化思维语境下,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是说话人在综合考虑闽南话与普通话语言因素、社会文化和心理语境变量的基础上选择的语用策略;在顺应的过程中,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实现了简约、尊重、排除、标记等社会语用功能和情感、强调、幽默等心理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扬州话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其研究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本将20世纪扬州方言的研究分为承古、发展、繁荣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简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四声均和表>和<示儿切语>的研究,考察了清代乾嘉学派中皖派名家洪榜的音韵学.同时以其前辈江永、戴震的韵学为参照.揭示了皖派内部从江永到戴震到洪榜的韵学传承脉络.通过对声母表的研究,阐明了徽语在江、戴、洪三代学者韵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徽派民间家具具有浓郁的徽州文化特征。文章着重从文化背景,家具造型、装饰以及陈设分析徽派民间家具的礼教追求,探究徽派民间家具的礼制文化渊源。文章以家具设计为契入点,以徽学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民俗学的研究成果,集中探讨徽派民间家具的礼教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