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12个月从坐稳、爬行、站立到走路,身心的迅速发展使这一阶段婴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得到了相应发展,半岁以后的孩子对周围声响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更主动地去模仿和独立创造声音。例如模仿大人发音、喜欢听大人念儿歌并跟着念出某些押韵的音节,喜欢敲击玩具,对一些节奏性游戏很感兴趣,等等。婴儿在感受音乐方面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能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在这一阶段,父母可以多为宝宝念念儿歌,和宝宝玩玩音乐游戏,以发展他们的节奏感和发音能力。  相似文献   

2.
0-1岁:天生的音乐家成长阶梯1婴儿对音乐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即使刚出生,他们就具备了欣赏音乐所不可缺少的听觉能力。这一阶段,婴儿的音乐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觉迅速发展;能区别不同的声音;试图模仿声音;会用动作对熟悉的音乐作出反应;对重复的、匀称的节奏有一种天然向往,能感知节奏,体会节奏带来的心理满足;快1周岁时,能尝试制造声音和节奏。宝宝的自画像大人肯定以为我吃吃睡睡,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对周围的各种声音非常敏感。我喜欢妈妈的声音,喜欢优美的音乐,它们让我感到舒适而安全,而那些又大又闹的声音会吓我一跳,我甚至会猛地松开妈妈的奶头,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常的婴儿一出生就有听觉,他们对优美的音乐情有独钟。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我喜欢寻找各种声音,妈妈总是有办法制造各种声音。刚一听到声音时,我会不知所措。但过了一会儿,我就可以找到这个能发出声音的奇怪东西。我用眼睛盯着它,甚至想抓住它。(找到声源在婴儿听觉发育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我们每天和孩子做类似的练习,在出生半个月左右,婴儿就会具备这种能力。)一听到熟悉的音乐,我就会快乐地舞动...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被人喜爱——这是一种本能。在婴儿阶段,那些最能引起大人注意、最可爱的小孩儿往往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照顾,生存下来的几率也更大。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期音高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调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婴儿的前语言阶段的音高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规律,为儿童语言习得领域中一重要研究课题,但迄今相关研究甚少。基频负载着声调的主要区别特征。实现基频的直接物质是声门。而此阶段的婴儿声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本文指出婴儿前语言阶段音高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应该采用对数 z-score(LZ)的方法,与此相应的频域定义取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对婴儿的前语言阶段(八个月到一岁三个月或更早)的音高进行归一化。并采用软件 Praat 进行语音分析。指出了婴儿前语言阶段的音高规律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59):73-74
声调是汉语比较显著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对于无声调的印欧语系学习者来说,声调教学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这一难点出发,探索了汉语声调和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寻求汉语声调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力求利用音乐中的五线谱和声调的五度标调进行唱调教学,以音乐来带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岁半-2岁这一阶段,婴儿喜欢运用全身的动作去体验音乐,能随音乐作一些无规律的动作,这种无结构、无规律的随乐而动是形成音乐动作技能和音乐节奏感的准备。当这种动作能较协调地反映音乐节拍时,就具备了朗诵节奏和拍击节拍的条件。1岁半孩子开始进入学唱期,这时候的歌唱能力与说  相似文献   

7.
这一阶段您的孩子能听懂简单的句子,服从简单的命令,还能用大人难懂的“小儿语”跟周围人说话,甚至能模仿大人的样子与别人“谈话”。但是,他能说的只是一些由一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一、13~15个月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1.语言理解方面这时您的孩于已能听懂一些常见的最基本的日常用品名称。当您说出某个事物的名称时,他能从周围环境中或图画中认出这个物体;当您说出身体的某一部位时,他能认出被称呼的耶个部分;他还能执行某些简单的命令,如“把球放在桌上”、“把鞋给我”等等。由此可见,这一阶段他能听懂的话  相似文献   

8.
一位刚做了母亲的友人对我说,希望音乐能成为她女儿的好朋友,让音乐陪伴女儿的成长至终生。其实,婴儿自出生就与音乐有着一种亲和力。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尚在摇篮的婴儿,就会被那亲切、柔和,特别是有节奏的呼唤声所吸引。这使成人意识到在呼唤婴儿时,会用重复的字词(俗称“儿语”的方式),例如把婴儿称为“宝宝”或“贝贝”,把和婴儿亲昵的动作称为“亲亲”,把喂食的食物称为“甜甜”等。这  相似文献   

9.
一位刚做了母亲的友人对我说,希望音乐能成为她女儿的好朋友,让音乐陪伴女儿的成长至终生。其实,婴儿自出生就与音乐有着一种亲和力。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尚在摇篮的婴儿,就会被那亲切、柔和,特别是有节奏的呼唤声所吸引。这使成人意识到在呼唤婴儿时,会用重复的字词(俗称“儿语”的方式),例如把婴儿称为“宝宝”或“贝贝”,把和婴儿亲昵的动作称为“亲亲”,把喂食的食物称为“甜甜”等。这  相似文献   

10.
上古声调的研究,从明代陈第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四百多年的研究史,从研究的内容和所获得的成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否有声调 上古声调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对上古时代是否有声调的研究。 陈第在他的《毛诗古音考》里肯定地说:“四声之辨,古人未  相似文献   

11.
陈海玲 《文教资料》2009,(33):111-112
声调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由声调产生形象思维是音乐联想的基础。如何启发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声调中体验和理解形象的塑造,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结合《中学课标》进行实践、探究不同媒介表现的声调,和不同表现形式表现的声调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但九年义务阶段中七到九年级的部分学生对语音的学习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山东教育》2002,(33):59-59
一、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加强最基本的音乐开发,即初级节奏和初级的音调启蒙。初级节奏就是在速度可快可慢的情况下要保持稳定均匀的拍子,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初级的节奏开发。初级的音调启蒙,就是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准一个音,声调可高可低,当一个孩子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出一首歌来,那么他就获得了初级的音调启蒙。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同时做好上述两个方面。他可能把拍子唱得很准,但往往调唱不准,也有可能调唱准了,而节奏把握不住。所以要让孩子不断地暴露在音乐面前,不断地得到发展,当一个孩子既能唱准了音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中国人如何感知汉语声调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在声音进入耳朵后约200毫秒的早期认知阶段,汉语声调主要靠大脑的右半球来分析处理,就像处理音乐一样。研究同时提示,说汉语的中国人比说英语的西方人更频繁地使用右脑,更应重视开发右脑的潜能。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15.
汉语言的语音有别于西语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声调,而声调的高低升降就是旋律,本身就具有音乐性;用汉语写成的诗词,一旦与音乐结合,便能产生出一种"诗者乐也、乐者诗也"的美感。我国古代的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诗几乎都是歌出来的,其渊源关系可以追溯到先秦甚至文明之初。我国的诗歌之所以流传广远,长盛不衰,语言"声调"和音乐"音调"和谐、完美的结合,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声乐作品《春晓》来剖析这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张明红 《幼儿教育》2001,(11):29-29
2岁半~3岁这一阶段,婴儿的单词句、双词句这类特殊的语言表述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了,他们的语言发展进入到目标语言的发展轨道。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技能,并开始形成语感,能运用语言进行一般的日常交际。然而,这一阶段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思维的速度往往超过说话的速度所造成的,这对3岁婴儿来说是正常的。为了不失时机地促  相似文献   

17.
音乐初学者对于音乐的感觉好与否,事关他的音乐学习的命运前途。因此,我们所有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尽可能的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事与愿违。以致使不少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相继被淘汰,最后只剩下几个所谓的特长生。 果真有那么多的学生没有音乐天赋吗?我认为:否! 我观察了许多幼儿,他们绝大多数对音乐都有着特别的感觉。当一个婴儿在吮吸母乳时,往往是很平静的,但是你如果要放一首节奏感稍强的曲子,他就可能使小腿随着音乐节奏一翘一翘的,表现出快乐感。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听音乐时,大人教他打拍子,他也能够打的很准确。这  相似文献   

18.
闫超 《天中学刊》2000,15(3):118-119
儿童欣赏音乐可培养其音乐兴趣和音乐美感,提高其自身素质。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是其学习键盘乐器的内在动力,而键盘乐器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一、儿童音乐欣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类音乐实践是从听开始的,并且永远伴随着听而进行。科学实验表明:来到人世间不久的婴儿,就会对动听的音乐产生情绪反应。例如:婴儿在每次需要睡眠的时候,反复听到《摇篮曲》的吟唱,形成在歌声中安睡的习惯后,到固定睡眠时间听不到这首乐曲,他就会感到不安,延长入睡时间。这说明婴儿已形成对这首乐曲的习惯性接受,同时说明婴儿具备觉察动听音…  相似文献   

19.
儿子从小很乖。大人让他干 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怎么说 他就怎么听。自从四年级下学期 开始,他变得“不听话了”,能和 大人争辩是非,能对一件事发表 自己的看法了。儿子一天天长大 了。有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对他 的教育方法。 一天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谈,无意中说到孩子多么幸福。儿子听后说“孩子也有酸甜苦辣,不全是幸福。”这句话令我们吃惊,这简直不像儿子说的话,令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最后他爸爸说:“你有什么酸甜苦辣?”儿子说“比方我正在看少儿节目,你却让我去学习;我已经完成了作业,你们却让我去复习或者预…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在《智能的结构》书中说道:“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婴儿对于声音和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与反映,其实在胎儿期就有了。妊娠的第三个月,胎儿在腹中就能感受母亲的心律声,有科学家用微型集声器,在孕妇子宫里录下各种声音。在婴儿出生后,哭闹时放给他听,婴儿就显得安静了。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与说话能力的发展是平行的,当婴儿语言进入到“咿呀”学语期时,其歌唱能力也出现“咿呀”学唱期。在婴儿期,为其提供反复声音的音乐刺激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发展,也有助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