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民营”现象逐渐显现,特别是近年来公办转制学校,民办二级学院、高校后勤社会化等多种改革模式的出现,“教育民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对我国“教育民营”现象的分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民营”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  相似文献   

2.
上海现有的民办中小学校,数量不大,其中有不少是由原来的“公办”学校转制衍变而形成的。由“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转制过程中,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还有待于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提出我们的看法,旨在引起讨论,促使上海现有“公办”中小学校在转制中能顺利健康地发展。 一 上海的“公办”中小学校转制为“民办”,在上海基础教育的领域里,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上海社会生活中的一件重大现象。任何的社会重大现象的  相似文献   

3.
广西的民办中学教育早于公办中学,发展过程经历了几次反复,是广西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办中学教育在建国前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比重大、非营利性质明显、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转制灵活、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办学经费筹措渠道丰富多样、教学质量高、政府鼓励和支持民间发展私立中学并重视通过立法规范私立中学的办学行为等特点,为我们今天发展民办中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办中小学教育近1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主要的办学模式有私人或企业投资兴办的“私立学校”模式,公办学校转制的“国有民办”模式,“民办公助”、“公有民办”模式,社会团体与个人合资创办的“民有民办”模式,连锁经营的“教育集团”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合作制模式,以及正在萌芽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等。综观广西现有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其特征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多样性”,即办学主体的多样性、投资来源的多样性、产权归属的多样性、运作模式的多样性和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办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同时,又在一些公办学校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制试验(本文主要指幼儿园和中小学转制),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向.在江苏,基础教育阶段公办转制中小学(含幼儿园)已有1145所,其中高中(含完中)23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102所,小学59所,幼儿园961所.公办学校转制数量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4.6%.[1]在上海,转制学校数量已经达到非公学校的50%以上,各学段的学生数占全市同级学校学生数的比例分别为:幼儿园4.20%(含民办)、小学2.63%(含民办)、初中4.31%(含民办)、高中9.87%(含民办).[2]其他如广州、北京等地也都进行了公办学校转制试点工作,公办转制学校呈日益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国家对基础教育中的公办学校投入有限、办公校内部体制改革难以继续深化等情况,公办学校转制改革势在必行。本对“公有民办”这一新起办学形式的独特优势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办学校转制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模式,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转制的出发点是通过转变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学校运行机制,以扭转我国传统公办学校日益暴露出的投资渠道单一、经费不足、管理机械、特色暗淡等弊端,达到增强公办学校活力、改善基础教育阶段办学环境的目的。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实践,公办学校转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转制学校的数量大幅上升,转制的形式类型逐步增多,由“转制”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国有民办职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可 《中国培训》2006,(3):12-13
一、国有民办体制的内涵所谓国有民办,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有指学校所有制性质不变,学校教育资产及增值部分为国家所有;民办,指引入民营机制,享有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与待遇,可以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逐渐把学校办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公办学校的一种新形式。发生“两权”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所有制同生产力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不相适应,或者完全不相适应的缘故。“两权”分离是用以缓和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制同生产力之间矛盾的一个手段、一个途径。教…  相似文献   

9.
浅谈浦东新区民办(含转制)学校的类型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0年9月10日止,浦东新区有民办(含转制)中小学校20所,占全区267所中小学校总数的7.49%,在校学生11712名,占全区220900名中小学生总数的5.3%。浦东新区民办(含转制)学校的类型及其走向:1.按学校性质分:现有民办(含转制)学校可以分为民办学校和转制学校(又称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前者不用或基本不用国家教育经费,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自筹资金兴办的;后者是公  相似文献   

10.
公有民办中小学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型办学模式,“是一种集公办与民办为一体,既体现政府办学的规范性,又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吸引社会对教育的投资,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及办学质量有一个较快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依靠的主要力量,针对公有民办中小学新的特点,有必要探讨其教师管理。一、公有民办中小学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公有民办中小学发展至今,数量还不是很多,每个地方拥有具有代表性的一两所学校。“国有、自筹、承办、自主”是学者们公认的此类学校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构成…  相似文献   

11.
张起 《中国培训》2006,(3):10-11
一、学校国有民办的界定国有民办制学校是介于纯政府办学与纯民间办学之间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政府将全民所有制的公办学校,按照有法定效力的程序,交由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承办,其资产及以后的资产增值仍属国家所有,而事业费和日常运行经费的全部或大部由承办者依法筹集,承办者享有民间办学的政策权利和办学自主权,这样形成的教育法人实体,称作国有民办制学校。公办学校转制改革为国有民办制学校,即学校国有民办。学校国有民办的意义重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育改革实践,其结果是建立由…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办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同时,又在一些公办学校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制试验(本文主要指幼儿园和中小学转制),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向。在江苏,基础教育阶段公办转制中小学(含幼儿园)已有1145所,其中高中(含完中)23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102所,小学59所,幼儿园961所。公办学校转制数量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4.6%。[1]在上海,转制学校数量已经达到非公学校的50%以上,各学段的学生数占全市同级学校学生数的比例分别为:幼儿园4.20%(含民办)、小学2.63%(含民办)、初中4.31%(含民办)、高中9.87%(含民办)。[2]…  相似文献   

13.
姚雁 《教学与管理》2005,(12):11-13
公有民办中小学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型办学模式,“是一种集公办与民办为一体,既体现政府办学的规范性,又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吸引社会对教育的投资,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及办学质量有一个较快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依靠的主要力量,针对公有民办中小学新的特点,有必要探讨其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断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浙江万里学院办学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调查结果 ,对公办高校“转制”的内涵与依据、动因、思路、意义及“转制学校”的性质等作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形式多种多样。有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条龙”式的办学模式,大都涵括了各级各类教育形式,如浙江万里教育集团、黑龙江东亚教育集团、北京南洋教育集团等;有主要提供高等教育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办学模式,多为中外合作办学,如北京美加教育集团、北京锡华才奕国际管理学院等;有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其中有公办的,也有民营的,民营也往往包括有与公办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如广东信孚教育集团(民营)、江西临川教育集团(公办)等;也有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多由中等职业教育若干个有着相同…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所曾经颇多争议的学校。她的名字叫翔宇教育集团。2001年,她将宝应县三所最好的公办学校——宝应县实验小学、宝应县实验中学和宝应县中学——捆绑收购,开了中国民间资本收购公办(且是基础教育)名校的先例,公办名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该不该一卖了之?公办中小学名校集体转制民办,是不是意味着要加重老百姓子女的教育成本?所谓“宝应模式”,是不是又一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关于她的“前世”——公办中小学名校捆绑转制,媒体已经多有报道,本刊也于2004年第4期(教育管理)用“独家策划”的方式,对所谓“真假民办”作了专题探讨。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她,是想看看她的“今生”——转制以后的公办中小学名校究竟发生了什么?寻找她的管理秘笈——是什么力量使她能够立于潮头、独领中国民办中小学教育风骚?  相似文献   

17.
“现有公办学校在条件具备时也可酌情转为‘公办民助’学校或‘民办公助’学校”,这是《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向我们昭示的今后十几年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公办学校的改制,本质上是开放公办学校门户,让社会力量进人公办学校,参与支持学校建设,形成民办学校发展新格局,这绝不是像某些近视者所说是为了钱,而是立足于教育发展战略的全局提出的,它符合了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提出问题,尤其是把准了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命脉:“政府办学为主,多主体参与,共…  相似文献   

18.
北京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公办学校办学体制"转制"改革试点工作,先后办起40多所公办"转制"试点学校,通常被称为"民办公助"学校或"国有民办"学校。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民办公助学校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并在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选择性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民办公助学校在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等方面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问题和弊端。因此,2007年北京地区民办公助学校再度经历变革,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将其或公或私的身份明朗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民办普通高中教育存在办学经费短缺、与公办高中竞争升学率、办学用地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公共财政给予扶持。根据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建议公共财政侧重民办优质高中、特色高中和综合高中学校给予支持,重点解决民办普通高中的师资问题,以促进民办普通高中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办学校多数是投资办学类型,特别是承担学历教育的民办中小学校,是投资者根据大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产生的,并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采取企业家投资、教育家办学的思路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有同等的法律地位”,那么民办学校同样应该承担与公办学校相同的义务和责任。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的各种法规,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