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的职业压力的反映,而教师正是这种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成因及对策着手,以期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怠倦的成因,并给出自我应对策略,为深入研究和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近年来引人关注.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学生因素诱发教师职业倦怠为例.深入探讨从心理技术层面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即从干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入手,帮助教师建构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或积极的情绪反应,使教师体验到工作与努力的成效,增强职业幸福感,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便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5.
入职阶段教师处于教师生涯的初期,也是教师生涯的关键时期。研究入职阶段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探讨入职阶段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等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缓解。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的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并与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有超过八成的学前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教师职业倦怠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探究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真正原因,有利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真正消除。  相似文献   

8.
入职阶段教师处于教师生涯的初期,也是教师生涯的关键时期.研究入职阶段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探讨入职阶段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等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缓解.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客: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隐蔽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倦怠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很多研究表明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很严重,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了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博客(Blog)是21世纪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之一,时下,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教师博客的迅速兴起,博客成了教师学习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本文拟探讨的问题是:教师博客的隐蔽功能--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博客在为教师学习服务的同时,如果还能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那无疑是一石二鸟之举,所以该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唐芳贵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7):97-100,109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文章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发展过程、成因等方面综述了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了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成果;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侯娟娟 《教育》2013,(33):20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因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成因"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专门用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12.
肖楠楠 《考试周刊》2011,(16):16-16
职业倦怠在各行各业已经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教师职业的倦怠,从原因、表现形式、相关理论研究、影响及缓解职业倦怠的一些措施对教师行业的职业倦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素隔 《考试周刊》2011,(20):16-17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会对学生、教师本人和教育事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作者选取了中小学教师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方法,以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殊教育教师因其所教学生的特殊性,比普通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在系统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现状及师资实际,提出缓解与预防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那么,如何有效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呢?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宏  曾玉君 《文教资料》2007,(25):145-146
职业倦怠对个人具有极大的危害,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可以对职业倦怠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从而降低其不利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干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把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种自我调节策略归纳为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教师的身心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偏远山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使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山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又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分析和研究偏远山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特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构成一定阻力。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关注的话题。教师职业倦怠是如何产生的?教师怎样才能消除职业倦怠?本期“三人行”栏目将围绕“教师职业倦怠”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