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的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从饮食习惯到节Et礼俗、地方方言等,这些都深刻地反映着当地的民俗文化。这些地方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将民俗文化知识合理地融人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等。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方民俗风情的了解,扩大地方民俗习惯的影响,有利于地方风俗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所谓民俗文化,钟敬文定义其为"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1]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大环境上开始重视重焕民俗文化的风采,基础教育界也逐渐开始重视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然而,目前对民俗文化在教育上的功能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德育过程对于学校德育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最为亲切的乡士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感受到亲切的乡士教育;有利于转变和完善学校德育方式,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籍以创设德育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将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学校德育过程,积极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深厚的德育意蕴,主动将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学校德育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生动而丰富的乡土文化学习内容,通过拓宽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地方民俗的文化魅力等,都是发挥地方民俗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相连。语文教学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与创新,人们不断追求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地方文化,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回归生活实践,进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它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注意了鉴赏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丰富文  相似文献   

5.
正客家土楼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方特色鲜明,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近年来,我校已成功地挖掘开发地方课程,让土楼文化走进课堂融入语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此为契机,笔者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土楼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语文教学。一、巧用土楼楹联课件,服务识字写字教学俗话说:"字如其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地处粤西地区的茂名市,乡土资源非常丰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把语文课外活动与本地的冼夫人文化、民俗文化、荔枝文化等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沈美琼 《教师》2019,(15):48-49
风景名胜、美食文化、民俗传统都是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若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能将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优秀的地方文化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文章针对莆田地域内各种文化资源,建议教师选择导游词、写作、分享交流等不同的授课方式,将这些文化资源充分地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受到了普遍重视,而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构建却少有论及,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且是一种生活文化,又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文章主要从民俗文化特点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理念,特别强调课程育人的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将它的先进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语文要素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紧扣教材的人文主题,抓住课堂契机,重视语文实践和学科融合,以此强化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这样,能让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汉字,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它超越时空的界限,有着无穷的魅力。在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若能适时展露汉字文化的魅力,将此作为解读文本的契机,无疑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富语文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凤才 《承德师专学报》2002,22(1):81-82,93
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内涵之一,那么,抓住契机,建设文化大国,应当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大国过程中,既要注意借鉴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亦要重视和发展民族、民俗文化。不能再走“建设性破坏”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承担了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语文素养培育的重任,而且还要求师生重视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成为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必须从课堂入手,联系学生的现状与本土的民俗风情,以兴趣为向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促进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内容,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融入课堂是很多语文教师试图探索的方面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早已变成过去时,广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还原语文的本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开放、高效的课堂。文章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论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术新课标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指出学生应当在美术课堂之中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地方民俗文化的交流。江阴,地域性文化资源丰富,这些资源在美术课程教育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如何将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地域性文化资源进行探究、总结,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将忠义文化在美术教育中融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做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利用学生普遍关注的民俗文化的心态去“导”语文课的学习。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的意识,用深厚的民族感情去“教”学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既培养对语文的敏感,也提高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引入地方文化后,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能真正实现语文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功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发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受到滋养,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爱家乡意识,既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要懂得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一、情感体验的拓展语文教育特别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新课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教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以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讲解内容的,而民间风俗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适当重视民俗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很有帮助。就目前的语文教材而言,民俗内容纷繁驳杂与教材编排的主题交织在一起,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不同课文中挖掘出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这就意味着在普通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有将地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人到语文课堂的"大语文"理念,要有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具体举措并能为此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9.
孟思杨 《辽宁教育》2023,(23):57-59
红色文化属于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的内容范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红色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心中根植红色基因,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问题设计环节、文本延伸环节和实践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体悟红色文化的内涵,激励学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建议中又指出:"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是工具,也是文化,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构建文化语文,在课堂中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下面我就以《月光启蒙》为例,谈谈基于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