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家长是家庭的顶梁柱,那么班主任就是班集体的灵魂,正如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子女一样,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有时会对全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现代社会要求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对待班集体要像经营家庭一样。  相似文献   

4.
葛翠仙 《甘肃教育》2014,(20):124-124
正"不能因为你一个孩子影响全班80位学生的学习。"班主任一句貌似合情合理的劝退词,让无奈的家长张口结舌,泪流满面。这是12岁的琪琪第二次被"赶"出校门了。学校有苛刻的系列规定,班级制订了5条"高压线"。凡入校的学生一进校门就必须签订守纪承诺书,学生和家长一起签字承诺。该承诺明确规定学生第一次犯错,黄牌警告;第二次犯错,劝退处理。军训期间,自控力较差的琪琪因为说脏话,被班主任黄牌警告,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接着开学一  相似文献   

5.
闫益佳 《中国德育》2011,(10):85-87
孩子一进校门就觉得压抑、痛苦;小小年纪就谈起了恋爱;家长批评两句就想到轻生,等等。试问,这些是品质问题、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  相似文献   

6.
徐玲 《广东教育》2005,(6):65-65
优质的生命在于享受幸福,优质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体会幸福。每个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进校门.总会乐得屁颠屁颠,因为他觉得能做学生很幸福。但不消几时,此番热劲就会烟消云散。为何?因为孩子发现随着他们一天天地做学生,所面对的家长和老师不知为何却变得一天比一天没趣。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说长大了不当大官就要赚大钱,  相似文献   

7.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班主任不仅授业解惑还要传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偏离做人的原则,一味地学习知识,不重视思想教育,即使有知识,不会做人,在社会上也不会得到别人尊重和重用。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了解其在学校外的表现,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思想品德、兴趣、爱好。为此要和学生家长沟通。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实施培养阶段目标,逐渐培养能力,激发进奋,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9.
摄影/杨卫东给孩子请家教是一件需慎重的事情,父母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请家庭教师之前,最好与孩子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商量一下,共同分析需不需要请教师、请什么样的教师。父母应重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意见。2. 恰当安排辅导次数。父母给孩子请来家庭教师,除假期以外,都是在孩子放学以后的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或指导。由于目前在校学生的课余负担一般都已经比较重了,如果辅导的次数太多、时间太长,无形中就又给孩子加重了负担,孩子就会产生反感情绪。3. 对家教要先试用。称职的家庭教师应当是通过各种方法,首先了解孩子功课不好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三年级学生林晓伟的母亲说,他儿子在家基本上什么作业都会做,可一到学校或考试时就会做错,不知是性格太内向,还是心理上过于依赖父母在旁边指导?班主任与晓伟谈过几次话后,跟家长进行沟通时说,不是晓伟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平时父母在家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对孩子的提问有问必答,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理解,所以在学校没有父母提示的情况下,晓伟就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了。  相似文献   

11.
"亲其师,信其道",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种能力。一、应有做学生榜样的能力(即言传身教的能力)班主任就好比一个家庭的父母,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影响和教育。首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学习。一位著名作家曾在《开学致辞》中对学生和家长说: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有些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有失偏颇,但还是有些道理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个人认为应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公民。我曾在一所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现在教育出版社工作,还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母亲,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经历谈几点家庭教育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谢仁芹 《教师》2013,(29):34-34
我在一所职业院校任职班主任.我的教育对象是刚刚经历中考的十六七岁学生,且整个班级无一例外的都是女生,女生群体的特殊性让我倍感教育的压力。这些孩子大多未曾离开父母的“管辖范围”,现在来到外地上学。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心理上都会存在落差。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律,同时让父母参与教育管理,我们班主任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为此就要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平台,建立与学生家长的密切关系,以求达到双方的密切配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就介绍我与家长联系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教育与职业》2007,(34):22-23
“师范生一进师范学校的校门,就应该让他们接触中小学、接触孩子,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培养他们对教育、对学生的情感。”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教育家论坛”上表达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6.
周延 《河南教育》2009,(12):32-32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笔者不得不承认,目前情况下.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控能力都不太好.他们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对于老师要求的执行力比较差。这就给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带来了工作难度。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就像一个家.班主任就是家长.就像是孩子的父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系列的琐事.都需找班主任去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在体校工作中,除了教练员担负着重要的训练任务外,文化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这一特殊教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呢?本人就自己在体校九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1.关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因而,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9.
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家庭的影响。因此,要想较为圆满地解决问题,班主任得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一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反思自己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在了解学生发生问题的实质根源后,也去管了别人家的“闲事”,做了一些家长的思想工作。得到了较为完满的结果。现举两个案例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20.
一、别让座位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现在每个家庭孩子不多,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很多家长为孩子挑学校、挑班主任之后,挑座位已经成为他们入学“三挑”的最后一个关键内容。座位安排不好,班主任工作就很被动。我亲眼看见好些家长为座位问题冲到学校闹事,甚至还上告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