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谓“五缘文化” ,即指通过对沉淀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华族社会中的宗族亲友、邻里乡党、宗教信仰、同业同行和物质媒介等内涵关系的文化提炼 ,明确地定义为“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的五缘文化关系。五缘文化博大精深 ,交相融合 ,它与家族史、谱牒文献的研究可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五缘"文化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五种纽带为基石,分别解析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的涉及范围、传承和发展情况,引领炎黄子孙追溯和珍视自己的文化源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五缘文化支柱之一,神缘探讨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为纽带的文化现象。妈祖文化作为拥有众多海内外信徒的民俗文化,引起海内外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闽台关系,政治学,艺术,旅游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客观上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两岸客家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交流蕴含着五缘文化理论,"五缘"人际网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使两岸客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加强了两岸客家人的情感联络和客属台湾同胞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4.
"五缘"理论学说包括亲缘、地缘、文缘、商缘和神缘,是植根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华商实践,立足现实,面向海外而创立的新理论.本文阐述了"五缘"理论是海西发展的社会资本,是海西发展的人才库和产业链,是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利于闽台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商贸往来和经济增长,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保持血脉相连,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强调建设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须加强和发挥"五缘"优势,以东方管理"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思想为核心,以"三和"(人和、和合、和谐)为目标,构建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相似文献   

5.
缘坐,是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株连其亲属和家属的制度,是一种基于家族血缘关系而产生连带责任的刑罚制度。缘坐主要适用于谋反、谋叛、大逆不道等危害皇权的重大犯罪。因家族中有父兄犯罪,祖母、母亲、妻子、女儿、姊妹也要受到株连,特别是出嫁女即要受到父亲家族的缘坐,还要受到丈夫家族的缘坐,是"一人之身,内外受辟"。对妇女缘坐的刑罚有弃市(死刑)、没官(收为官奴婢)、给功臣家为奴、流三千里等。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妇女缘坐范围有逐步缩小、处罚逐步减轻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古汀州府和龙岩州衍化发展的龙岩市,与台湾有全方位的血缘、地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汀州古称客家首府,也是客家祖地,而龙岩县原属漳州府,后升格为龙岩直隶州,领漳平、宁洋县,是闽南人,也即"河洛郎".历史上大批赴台融人闽南(河洛)和客家族群,抗日战争胜利光复台湾后又有大量赴台人员被称为外省人.闽西的古越族与台湾原住民也有渊源关系,这种全方位的"五缘"是其他地域所少有的.  相似文献   

7.
培育家国情怀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功能。本文依托闽台“五缘文化”,将平潭岛作为研学地点,以“探寻闽台‘五缘’”为研学主题,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为目标,以“情境依托+研学任务+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的思路进行研学活动内容设计,引导学生探究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根同源的历史与现实,深化海峡两岸一家亲的共识,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文化环境依靠文化势缘发挥作用,文化势缘需要主体文化、亲缘文化、地缘文化、业缘文化、信缘文化共同构成势缘合力,同时又必须经过亲缘、地缘、业缘、信缘文化等类型共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本文论证了通过这几种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发挥文化势缘优势,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从新的视角展开文化环境和文化势缘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缘在分析,阐明了缘在存在于与世内之物的牵念关系之中,存在于与他人共在的牵心关系之中,存在于处身情境的牵挂关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缘在与真理的关系,提出陈述的真理有赖于缘在的"展开状态"、"敞开状态",有赖于缘在行为的"开放状态"。真理的本性是自由,自由是"让存在者存在",这要求我们让自己在敞开状态中遭遇事物。海德格尔这些思想对于开拓人们的思维,认识世界,揭示真理,具有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缘”是一个尝试揭开“生命—言语”关系的、统摄性的教学概念,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语文教学要彻底实现因材施教,语缘是基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11.
章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及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妈祖信仰从起源地向台湾传播的原因与过程,并阐述了海峡两岸缠结在这一神缘纽带上深厚的地缘、血缘、业缘等诸多向心力量,以论证在妈祖信仰的表象之下,呈现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化同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白沙作为明代前期重要的道学家,其诗论和诗歌创作都有"缘情"的一面。不可否认,"缘情"说对晚明文学有着开拓性的影响。探讨白沙的诗论思想,并着重阐述白沙诗论及其诗歌创作中"缘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观察和研究了黑缘红瓢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黑缘红瓢虫在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在杂草、石缝中等处越冬 ,是朝鲜球坚蚧等多种蚧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主要分布在桃树、梅树等树上 ,对朝鲜球坚蚧等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黑缘红瓢虫主要以幼虫捕食猎物为主 ,成虫主要起繁殖和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陆机<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是与传统"诗言志"相对的诗学理论,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抒情特质.20世纪以来对"诗缘情而绮靡"的研究主要围绕"缘情"、"绮靡"的含义以及"诗缘情而绮靡"说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诗论中的地位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于继承中有所创见.但对"诗缘情而绮靡"说尚缺乏系统全面的专题性研究,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与其在诗歌发展史程中的地位颇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前人对傣族泼水节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考察经历,采用经验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上古时期的祓禊礼仪或"泼寒胡戏"有可能是傣族泼水节的源点。通过对傣族泼水节缘的分析来看,傣族泼水节的缘正是其源的物质基础和意识构架,傣族泼水节的源又是对其缘的体现与表达。傣族泼水节的源与缘在泼水节的发生中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缘坐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两千多年之久,对政治与社会生态影响甚大。《唐律》中规定的缘坐制度构建起一个认知中国古代缘坐制度相对完整的框架;但根据对于史料的梳理,可以发现在实际的执行当中,唐代的缘坐案例出现了诸多同制度规定并非一致的情况。缘坐制度在历史上长期而广泛的存在,反映出它所具备的内在价值。从经济的角度讲,缘坐制度的设计虽然极其不人道,但却非常有效率;从社会的角度看,缘坐制度适应中国古代社会特点,成为联络国与家之间的强制性纽带。  相似文献   

17.
河湟穆斯林民族乡村社区主要以血缘、业缘、教缘和社缘四种关系构成。文章描述了四种关系构成,分析了各种关系的发展趋势,指出社缘关系发展对河湟穆斯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就蕴藏着丰富的诗学资源。缘事诗学就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它滥觞于“结绳记事”的历史意识,萌发于汉代“以事系诗”的《诗》学,发展于唐代“触事兴咏”的《本事诗》,成熟于宋代“论诗及事”的诗话。然而五四以来,中国诗学一般偏重于缘情诗学的转化而相对忽略了缘事资源的开发。发凡缘事诗学,一是要把缘事诗学从中国诗学的隐体系中呈现出来,从而为中国诗学的多元发展提供多种选择;二是要把缘事诗学从西方叙事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为中国诗学本土化发展提供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命运”为视角来重新审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其中所表达的基本思想为:“在世界中存在”说的是缘在命定的位置;真理说的是缘在命定的展开状态;死、罪责、时间性、历史性说的是缘在命定的有限的可能性。海德格尔一方面确认人的命定性,另一方面依然对人的个体能动性怀有极大的信心,并试图以缘在的选择的自由来对抗这一命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相遇靠缘     
牛崇岭 《学前教育》2010,(12):48-48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靠缘,而这一刻,我想用缘来形容我和《学前教育》的相遇、相知、相伴也再恰当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