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明珠 《小学生》2022,(11):28-30
“动手操作”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试一试”“做一做”“说一说”等具体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活动。本文以小学数学具体教学为例,从兴趣导入、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加强引导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学认知、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数学应用。  相似文献   

2.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所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少学生参与的操作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动手操作,经常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学生的操作是教师指令下的行为。因此,不知为何而操作的学生大有人在,使得操作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叶伟飞 《考试周刊》2014,(47):75-7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让他们与周围的世界发生作用,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作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计算机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动手操作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将其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新的突破,是值得每个教师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教 学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更加快捷地掌握数学学习的知 识点,从而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数学教学 中动手操作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热闹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是数学活动,静静的数学思考也是数学活动.其实只有经过数学思考后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才会更加有效,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与发展.因此.数学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也需要学生静下来,作为教师因注意让学生动静结合.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当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度活跃.过度散乱时.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学生要动态性地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对数学教学理论的理解,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黄仁庆 《吉林教育》2005,(12):18-18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拓展其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我们教师在数学中就要善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容易把它片面地理解为“数学教学就是活动的教学”,错误地认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因而,在活动时偏离了数学教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动手操作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在数学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操作的要领,设定明确的操作要求,注重将数学操作与观察结合起来,突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都认识到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不过浅表性的动手活动并不能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手是否“动”了起来.还要关注学生的头脑是否“动”了起来?是主“动”还是被“动”?要努力提升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同一内容的数学教学.有完全不同的教学视角与流程.第一份预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简洁、流畅;第二份预案从数学生活出发.由假想进入实践操作,十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明晰、活泼。不同的教学设计。都达到了同一目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真的有用”。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学具多动手操作,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素质和生理特征的发展规律的。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效果。这里正好运用一条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成语的本义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打磨玉器。数学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好扮演“他山之石”的角色。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他山之石”来“攻玉”谈一点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徐斌 《福建教育》2007,(7):101-102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劫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数学的表达方式是形式化的,但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数学应该是作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不是学术形态的数学,应该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东西,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简单的,是美丽的,是鲜活的,是富有情趣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通过操作三角板、量角器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考题.通过此类操作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加深对理论与实践,数学与实践,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关系以及实践第一,对立统一等观点的认识.尤其是能够表现出勤于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良好习惯,以及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下面举例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因此动手操作在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概念形成的流程为:“事例→表象→概念→应用”,数学教师相对应地要从“感知”、“理解”、“应用”三个阶段为学生搭好动手操作的“支撑点”,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在操作中“感悟内涵”、在操作中“拓展升华”,进而深刻地掌握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不能直接参与,导致动手操作流于形式.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和实际体验的缺失导致他们的作业中经常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错误,比如,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课作业中“1支铅笔10元”“一个书包10角”;二年级“长度单位”一课作业中“我的身高是125分米”“我的课桌高70米”.一些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不够,他们建构的知识框架也就不可能系统、扎实.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学学习,比把现成的结论直接教给学生效果更好。动手操作可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所谓“做数学”.就是“做中学数学”。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数学教学应唱响“做数学”的主旋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在实验操作、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